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宁波市级百名局长进百村作新农村形势报告、奉化市两百余名企业主进村任“经济顾问”、镇海区百家民企与百个村结成了共建对子、慈溪市480多名企业人才反哺农村担任村干部、余姚市开展了示范村党组织与山区薄弱村党组织“1+1”结对帮扶工程……这是宁波市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推动上规模企业、富裕村与经济相对薄弱村的党组织“双结对”,以寓帮贫,以强带弱,携手共同建设新农村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后,由乡村企业家担任村干部的富人治村现象出现且普遍化,但对富人治村的效果,研究者各执两端。本文利用2014~2016年27省份756个村庄的治理调查数据,分析了富人治村对以农田水利灌溉为代表的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结果显示,富人治村能够显著提升灌溉设施维护频率,但对整体灌溉状况和集体行动组织影响有限。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制度约束产生的交互作用:作为非正式制度的宗族网络规模并不能影响富人治村的治理绩效,但正式的基层民主制度可以显著提升村庄的公共物品供给水平。在劳动力外流、乡村治理衰败的背景下,兼具经济实力与政治权威的富人村干部逐渐超越传统的宗族网络,成为乡村公共事务中的主导性力量,而基层民主的发展则对富人村干部扩张中的权力构成了约束,激励其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慈溪市沧南村曾是当地一个经济薄弱村,村干部想谋发展却感觉力不从心。不过如今,他们干事劲头十足。"全靠有市领导经常帮我们出点子,我们对村子的未来充满信心!"村党总支书记陈启军说。今年5月,市主要领导担任该村"第一书记"后,带来相关部门负责人实地考察,为村民争取农民公寓项目指标。在市领导的关心下,该村被列入慈溪市特色村,  相似文献   

4.
今年40岁的杨喜林是新疆和静县巴润哈尔莫墩镇开来村的党支部书记。在他的人生经历中,高中毕业后.当过兵,复员后担任过村里的民兵连长,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1999年从新疆和静县农广分校现代乡村综合管理专业毕业后,从2005年开始带头参加村干部继续教育学习农技推广专业。  相似文献   

5.
日前有网友在天涯论坛发帖,曝光了河北磁县某村党支部书记闫某背着村民以及其他村干部,私自出卖村中耕地。由于申诉无门,村民只能为这位闫书记送上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违法乱纪先锋”,来发泄心中的不满。这位闫书记是磁县磁州镇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2009年4月至今担任沙营村的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干部思想、工作作风如何,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平心而论,村干部身处农村最基层,工作点多面广,任务十分繁重。长期以来,他们在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带领广大农民群众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种养业,实现增产增收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发挥了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但是,不可讳言,当前村干部队伍中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现象:一是村干部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文化偏低,不太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  相似文献   

7.
近日,笔者在与乡村干部群众交谈时,常听他们说到“黑头村官”一词,甚感疑惑。细一了解,原来是一些村在换届后村干部滥用权力自行“聘用”的村级配套干部,这些人或是落选的村干部,或是嗜用拳头的“能人”,或是宗族宗派势力代言人,因其未经群众公认,也非乡镇党委考核任命,故而群众把这种“暗箱”操作产生的“村官”戏称为“黑头村官”。这些村为什么乐用“黑头村官”呢?原因有三:其一,村主要干部为摆平换届中与宗族宗派和落选村干部等各方的关系;其二,村委会的干部们为报答选举中投票支持自己的人;其三,村主要干部利用横行乡…  相似文献   

8.
笔到山区县农村调研时发现,有些村虽然订了不少报刊,农民想看却看不上,不少农民因此产生了意见和怨言。报刊都上哪去了呢?原来,或在村委会,或在村干部家里,都躺在那里睡大觉。那些村干部看完了用不着了,或是他们根本就不看,而村民想看却看不上。这种现象在农村并非个别。报刊是用农民的钱订的,他们要求看报天  相似文献   

9.
<正>村干部的收入问题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村干部是农村秩序得以维系的关键。村干部能不能干得下去,他们的收入能不能支持他们干下去,是中国乡村治理的一件大事。在一般的中西部农业地区,村庄缺少资源,村集体经济也十分薄弱,作为行政体系末端的村干部,不是国家公务员,不能获得公务员工资,而只能作为不脱产干部获得误工补贴。如果村庄相对封闭,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农业和农村工商业,村干部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吴县市在调查经济薄弱村扶贫解困工作中,发现有些村由于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少,村干部就承包了一些土地,搞农副业生产,自己的报酬全部或部分自给,有的还可上交给集体一部分。在村、镇企业大面积转制后,有不少村干部购买或租赁企业,成为企业的经营者或法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彭楼镇党委政府自1998年在全镇实施村级招待零管理以来,全镇杜绝了村干部利用公款三天两头乱吃乱喝现象。与往年相比,节省吃喝招待费12万元,村民人均节省5.3元。他们的具体做法是:在村财务“双代管”的基础上,以各村人口数和村干部职数为依据,实行“村务管理费包干制”。镇经管站按季度把定量的“村务管理费”拨给各村,作为村干部的工作基金:即500人以下的村为1000元;500—800人的村为1500元;800—1000人的村为2000元;1000人以上的村为3000元;村干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支付…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作为农村致富带头人的村干部,他们的思想、工作作风如何,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以及农村社会的稳定。平心而论,村干部身处农村最基层,往往是“双眼一睁忙到熄灯”,工作事无巨细、点多面广,任务十分繁重。长期以来他们在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带领广大农民群众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种养业,实现增产增收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发挥了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但是,不可讳言,…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一些地方的区县乡村振兴工作采用了"村庄公司化"的操作模式。即引入一些本村外出的企业老板返乡担任村干部,然后由企业老板成立公司,向村民流转土地,向政府申请财政项目,承担乡村建设任务。这类乡村振兴的主题无一例外地是融合一二三产业和发展乡村旅游。为了让农民流转土地和房屋,部分村庄成立合作社组织,农民将集体资源和个体土地资产流转到合作社,合作社然后向公司流转。这些被政府引导返回乡村的公司老板,既担任村"两委"负责人,也是  相似文献   

14.
近段时间以来,笔者听到不少村会计反映,随着村干部的换届离任,原村干部与村集体、农户的往来账务出现了“三角债”。村干部在职时,对分片包干的上交款交不齐的,只能是垫付或贷款,而垫付的对象有的是困难户,有的是弃田外流人员,也有个别的刁蛮户。当时认为垫付款是正常的,也有望追回。  相似文献   

15.
在土地流转中,为什么有的村干部成为企业家,有的充当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之间的中间人,而有的则为旁观者?本文基于对山东省N县土地流转的实地考察。笔者认为,在农地工业化价值不高的情况下,县镇政府具备发展型政府的特征,相比于村民选举的压力和村社团体的道德约束,地方政府的作用对村干部行为最有解释力。镇政府通过三种机制影响村干部行为:负责制、扶持措施和自由度。三种机制的不同组合塑造了村干部不同的行为模式。县镇政府既让村干部负责,又出台扶持措施,给予村干部充分的自由,才能更好地培育村干部的企业家精神,让农民从土地流转中获益更多。本文对于界定地方政府性质以及探究村干部行为逻辑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下乡进行农村财务检查,发现不少乡村财务管理混乱,财会人员业务素质差,帐务不规范,“包包帐”、“片片帐”仍然在个别村存在。特别是部分村根本无财务管理制度,村干部可代替财会人员“开展业务”,每个村干部都可以开票收钱管理...  相似文献   

17.
人称“兵头将尾”的村干部,在农村工作第一线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有些地方村干部辞职或不愿干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笔者曾对部分乡镇进行过调查,有近五分之一的村干部表示对担任村干部失去兴趣,有的村干部干脆辞职不干了。可见,稳定村干部队伍,已成为当前农村基层工作的当务之急,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村干部不宜频繁变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加强,特别是整顿后进村的力度加大,使一些政治思想好,致富本领强,具有市场经济头脑的能人进入了村领导班子,有的党员直接担任支部书记挑大梁,对促进村级经济发展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一些地方却出现了村干部特别是主要村干部变动频繁的现象。笔者以为,这难免会产生诸多负效应。 一、容易激发矛盾,影响农村稳定。一些被调下去的村干部心胸狭窄,经常给现任干部出难题,找茬子,甚至故意挑起群众对村干部的对立情绪,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19.
我当会计的“罗曼史”那是1985年,我高中刚毕业,村干部就把我找去,说让我担任村专业会计。说真的,我心里真有点不甘心,想想念了这么多年的书,就这么在村里干一辈子。但又一想,反正是暂时的,等找到了称心的工作,就离开。就这样,我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当了一...  相似文献   

20.
<正>江苏省泰州市朱甜村属里下河地区,距镇区12公里,耕地1638亩。全村户籍人口1256人,党员38名,村干部5名,属于当地民政部门认定的经济薄弱村。2015年8月,我被江苏省委组织部选派到泰州市兴化市合陈镇朱甜村担任第一书记。到村后,我经常入户了解情况,坚持每年在村工作200天以上。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