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财富》2004,(1):47-48
籍以三个分类排名第一、6个第二和一个经三,国泰君安当选“新财富最佳投行团队”,并被基金经理评选为“最受尊敬的投行”。参与调查的基金经理对这家券商的评价是:“历史悠久、信誉不错、人员稳定”,“综合实力强,有销售、研究做后台支持”,“帮助大量优质中盘股票上市”,“做业务四平八稳,承销中没有出现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王嬿 《商界》2010,(5):25-25
赌桌上只有两方,按理说应该至少有一个胜出者。投行们饥不择食地要找个蒙牛的“替代者”,太子奶迫不及待地拉拢投行做大旗,结果在一个市场规则愈加规范的时代,双方都输得一败涂地。  相似文献   

3.
《新财富》2008,(3):64-65
上市公司选择投行时,其专业水平和市场口碑是考虑的主要因素;由于目前投行的创新能力、报价和市场营销能力仍待提高,上市公司对此则鲜少考虑。谈及保荐人个人对项目的影响,六成上市公司董秘表示影响很小。八成接受调查的上市公司都对服务自己的投行“很满意”,另有两成上市公司对投行的服务表示“满意”。  相似文献   

4.
小林 《新财富》2003,(12):86-87
“投资银行和律师都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行业,相当辛苦。从我性格方面来说,做律师更适合我,但投行的经历能让我更好地从客户角度出发,了解客户需要。”  相似文献   

5.
曾几何时,在华尔街,投行被人们称之为“皇冠上的明珠”。彼时,投行的精英们每天接触的是世界上最知名的企业家、最具话语权的金融家。然而.金融风暴开始后,世道变了,美国五大投行相继消失.而中国的投行们仍在继续着、坚持着。  相似文献   

6.
目前,新股发行取消通道制实行保荐人制度呼声日渐高涨,投行业务对于券商未来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投行业务中已经掘得金子的第一创业证券,对于如何挖掘这个含金量高的矿井有着丰富的经验。抓住投行业务不放松第一创业证券年轻儒雅的总裁钱龙海在北京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说:“第一创业证券最核心的是做投资银行,做资金需求者与供应者之间的桥梁,根据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的条件,设计各种产品,使供应者和需求者达成一致要求,实现投行的业务。”年仅36岁的钱龙海,没有年少得志的轻狂,给人的印象非常沉稳、平和,他的眼神里透露着对一切都了然于胸的自信。他对人亲切,谈起话来,让人觉得就  相似文献   

7.
《三联竞争力》2008,(11):40-42
吕梁是中国股市上的一大策划,熟悉他的人说,吕梁只应做运筹帷幄之人,绝不该亲自下海呼风唤雨。今天看来,吕梁很像在做投行业务,不养猪只做猪的买卖,最多扮点“屠夫”角色,把猪肢解一下,将各个部位卖出不同价钱,这就是投行的行话“资产重组”。但吕梁的问题在于只懂得“给猪注水”的财技,连起码的“屠夫之技”也不懂.他的中科创业系如聚沙之塔,一阵沙暴成丘,又一阵沙暴而平。  相似文献   

8.
首创重新定义了做投行与做企业之间的关系,这种模式会帮助中国众多的实业家们完成从实业资本到金融资本的“惊险一跃”吗?  相似文献   

9.
文芳  古杨 《新财富》2014,(3):48-57
虽然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已经启动,但是,投行、发行人、投资者三方的制衡关系仍未形成。从IPO重启以来的数据看,新股仍然不败,承销商可以轻松把股票销售出去,投行与发行人之间仍是唇齿相依的“亲密”关系。因此,海外投行销售折让和承销费用并存的收入模式在中国尚不成立,投行从盈利来源上仍缺乏压低定价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陈雪洁 《新财富》2004,(1):49-52
“投行的使命在于创造多赢局面。我们用十二分精力去控制项目风险,并准备随时牺牲收益,但会通过创新享受投行高收益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杜丽虹 《新财富》2012,(8):78-93
业务创新与业务聚焦是过去30年来华尔街发展的两条主线,它们看似矛盾,其实相辅相承。沿着两条主线,一方面形成了一批“大到不能倒”的超级投行,另一方面则崛起了—批具有鲜明业务特色的“精品投行”。  相似文献   

12.
《新财富》2010,(12):88-89
作为全球顶级投行,高盛的重头报告堪称金融市场的风向标。在国内机构投资者对最佳分析师的评价中,我们不时可以看到“颇具大行气质”之类的字眼。这些顶级投行究竟拥有怎样的研究范式,它们何以成为世人眼中引领全球金融话语权的“大行”?  相似文献   

13.
冯玉 《新财富》2004,(1):56-59
扎实的业务积累、稳定的投行队伍、良好的“守法”纪录、坚实的集团后盾、已成囊中物的超大蓝筹项目,令中信证券初具了“投行寡头相”。其眼下的苦恼是.没有足够的通道。  相似文献   

14.
《商务周刊》2010,(5):15-15
坦率地说,宏观经济分析若和利益搅在一起,颠倒黑白的事就会经常发生。我非常不屑最近从投行宏观分析师传出的一些搅局言论,最有代表性的如“中国人没有消费吗?”“令人惊喜的中国消费者”等。  相似文献   

15.
也许有一天,传统投行和新三板的界限将不再那么明显。有朋友问笔者,IPO空窗期的投行人在做什么?其实,即使IPO暂停了,投行人的工作基本还是照旧,该找项目的继续满天飞,该做项目的依旧苦哈哈地蹲在现场更新材料或一天N城地走访核查。但朋友提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投行人面临IPO越来越不好做的局面,不少投行人也选择转型寻求出路,或是转做并购,或是  相似文献   

16.
孔鹏  陈福  于欣 《新财富》2009,(3):90-106
A股由牛转熊、IPO停滞导致2008年的投行业务蛋糕急剧萎缩,当年国内股票公开发行金额同比下降68.7%,但企业债券发行金额猛增99.5%。在股票发行和债券发行中名列前三的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和国泰君安,本届再次夺得“本土最佳投行团队”前三名。安信证券、瑞银证券和国金证券等资产结构优良的新锐投行则借“精品”项目脱颖而出,分列“进步最快投行”前三名,瑞银证券成为外资券商拓展内地业务的新标杆。  相似文献   

17.
《浙商》2008,(19):34-35
9月14日,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至此,美国五大投行中已有三家(雷曼兄弟、美林和贝尔斯登)倒闭,仅剩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公司苦苦支撑。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加剧的形势下,雷曼兄弟的破产是否会引发“金融海啸”?  相似文献   

18.
新兴的中国投行业伴随内地证券市场而生.十多年来.业内许多成员都在追求更大的市场生存空间和与中国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能。它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如何?其活力、阻力及市场精神在哪里?面对惨淡的市场、同业的竞争,这些年轻的中国投行有何应对策略和发展思路?为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调查了其主要客户——基金经理与上市公司,作为本刊投行研究的依据。我们试图通过这项“新财富最佳投行团队”的评选和研究.探寻出中国本土投行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方向.同时期待着中国投行的百年老店。  相似文献   

19.
《新财富》2008,(3):84-85
近几年中信证券投行业务突飞猛进,由第二梯队一跃而入顶尖行列,“首先是战略制定对了,然后是持之以恒地坚持。”  相似文献   

20.
2015年3月31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接收新意向创始成员国申请的国家已扩大至52个。亚投行“朋友圈”壮大所昭示的美好愿景,正在构建国际金融的全新秩序,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交往将更加紧密。作为由中国提出创建的区域性金融机构,亚投行主要业务是援助亚太地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全面投入运营后,亚投行将运用一系列支持方式为亚洲各国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支持。亚投行多数投资项目将采取PPP等机制和方式,这有望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海外订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