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同志的这首《清平乐·会昌》,曾使这座偏僻古城扬名九洲,传遍四海.然而,勤劳、智慧的会昌人民用“踏遍青山人未老”的精神装点的社会主义江山,胜子诗人比喻的战地风光.  相似文献   

2.
善于管理别人并不等于可以管理好自己“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鲁克的名字,在企业的丛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倾听。”这是《哈佛商业评论》对德鲁克的经典评价。的确,这位“大师中的大师”数十年来不断以优秀的作品影响人、鼓舞人。无论是杰克·韦尔奇、比尔·盖茨、安迪·格鲁夫还是张瑞敏乃至许许多多不知名的企业管理者,都虔诚地承认其在商业上的成功无不受益于德鲁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孙膑兵法》是战国时齐国人孙膑及其后学所著。《史记·太史公自序》有:“孙子膑脚而论兵法”的记载。《汉书·艺文志》著录有:“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齐孙子”,颜师古注:“即孙膑。”《汉书·陈汤传》曾引用《孙膑兵法·客主人分》中“客倍主人半,然后敌”句。这些都说明,《孙膑兵法》到汉代还在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最早提出“香格里拉”的是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而书中描写的场景其实是源于约瑟夫·洛克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对中国西部地区的描述。当年,洛克三次沿金沙江流域进入木里王国(今四川凉山州木里县),并在木里王的帮助下,深入到以匪帮首领德耳什中奔控制的“贡嘎岭部落”,即今甘孜州稻城县亚丁景区,沿顺时针朝拜了夏诺多吉、央迈勇和仙乃日三座神山。作为第一个深入该地区的白人,洛克首次用照相机完成了这一地区的图片资料收集,并首次将这一神秘的土地介绍给世界。  相似文献   

5.
“天梯”的幻想英国著名博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1825-1895)曾在他的著述《进化与伦理学》中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儿童故事“杰克和豆秆”,这是一个关于豆子的传说:它一个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度地篇》是一篇论述水利灌溉工程的著作,《地员篇》是一篇论述土壤与植物生长关系的著作,这两篇是《管子》书中关于农学的著作,也是先秦古籍中关于农学的重要著作。韩非说,“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 (《韩非子·五蠹》),秦始皇焚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史记·秦始皇本记》),《管子》这两篇著作当属于“不去之书”,并可能是“商管之法”的一部分。《管子》书中这两篇著作,难免使读者产生以下问题:《管子》书中主要论述的是关于哲学、政治、经济、兵法等问题,为何包括有科学技术方面的农学著作?这个问题显然不能解释说,这是由于刘向编定《管子》一书时汇集各篇的随意性所致。因为从表面来说,这两篇的体例与大多篇文相同,也是桓公与管仲问答之文。除此而  相似文献   

7.
孙鹏 《新西部(上)》2009,(10):143-143,142
本文分析了毛泽东“采桑子·重阳”、“清平乐·会昌”两首诗词,指出毛泽东诗词是他那波澜壮问的革命生涯中所凝聚着的情感、精神和理想。这两首诗词都是毛泽东在革命处于低潮和个人受到不公平对待时撰写的。文章分析了毛泽东在危急关系和逆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大无畏精神和积极奋发努力精神。  相似文献   

8.
郭丽 《辽宁经济》2003,(11):28-29
一、信用的定义和分类 《辞海》里“信用”有几种解释:“以诚信任用人;信任使用。”;“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从而取得别人对他的信任。”;“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可见,信用与信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按照拉吕·霍斯默的解释,信任是“一个人、一个群体或一个企业,自愿承认有责任确认和保护所有参与共同事业或经济交易的人的权利和义务。”戴维·J·弗里切认为,信任由可预见性、可依靠性和信赖这三个基本要素构  相似文献   

9.
在中俄关系史的译作和著作中,常常出现同一历史人物而译名各异的现象。例如,俄国御前大臣、尼布楚条约谈判时俄方首席代表ФёдорАлексеевичГоловин在《中俄尼布楚条约》拉丁文汉译本中译作“费岳多·阿列克歇耶维赤·柯罗文”;在《八旗通志初集·郎谈传》中译为“费咬多罗”;《俄罗斯行程录》译作“蜚托啰”;《有清一代之中俄关系》及《俄国人在黑龙江》等书沿用“费要多罗”的  相似文献   

10.
煤焦油之树     
煤和炭,这两个词在古代是有区别的。炭指用木柴烧成的木炭。《礼经》中记述,秋季“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中写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而煤乃是矿藏,春秋战国时期称为石涅或涅石。战国时代成书的《山海经》中记述:“女儿之山,其上多石涅。”这是我国有关煤的最早记载。从考古可知,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就开始利用煤作燃料了,在世界各国中居于先进地位。魏晋唐宋时,煤称为石炭,又称石墨。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在《石  相似文献   

11.
庄子讲过一个有关诚信的故事(见《庄子·杂篇·盗跖第二十九》),说—位名叫尾生的青年,约了一位女子在桥下见面,可是没想到被人家放了鸽子,而尾生因为很讲信用,直到涨潮了还抱着柱子不放手,最后被淹死了。此后,“抱柱”便成了守信的用典,李白《长干行》中有“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的句子。战国时苏秦向燕王游说时,曾用“信如尾生”赞美为“天下之高行”(见《战国策·燕策》)。从以上文献看  相似文献   

12.
垄断:老祖宗们把垄断叫做“龙断”、“陇断”,原指中国古代市场中隆起的地方,也指高而不相连属的土墩子。《列子·汤问》中有话:“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孟子·公孙丑下》中说:“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说的是有做生意的人爬上土墩子,为的是能够获得卖得好价钱的货物。后喻为把持和独占,“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用法,无疑是后人引申而来。  相似文献   

13.
后一切     
英国教育学家查尔斯·纽曼在《后现代气息》中写道:仿佛一夜之间,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后XX时代”。这是一个“后工业时代”、“后数字时代”、“后女权时代”、“后商业时代”、“后服务时代”、“后媒介时代”……这是一个后一切的时代。是的,后一切。后一切时代打破了前时代所有的常规常纲:后工业时代赋予了每一个人成为信息精英的机会;后青春时代我们不相信只有年轻才可以生机勃发,理想不只是属于青春岁月;后女权时代让男男女女都平等自在地各安其所;后婚姻时代让我们在风雨飘摇的婚船上更加躁动不安;后享乐时代让消费主义在我们的一切生活中气势磅礴……“后一切”解  相似文献   

14.
《周易》“六经”之首,其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其表现形式的独特与完整,已为历代学者、专家所重视,本文在此只想就《周易·蒙》的教育精神及影响谈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读者。所谓“蒙”即幼稚之义。《蒙》卦中的“童蒙”,即幼稚的儿童。《序卦》说:“《蒙》者,蒙电,物之稚也”。“稚”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种为幼苗,《诗经·闯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原始筮法问题在原始社会晚期,出现了众多的占卜术。以数的奇偶为占筮术者,便是其中之一种。《周易》古经——八卦,就是由这种原始数占法演变而成的。从以后的《周易·大传》中的大衍筮法来看,在以奇偶(阴·阳)为基础这一点上,它同原始数筮占法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左传禧公十五年》云:“龟,象也;筮,数也。”班固《汉书·律历志》中《伏羲画八卦,由起数》的论断,是有充分史实依据的。在未叙述这些史实之前,我们不妨先来认识一下数在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问题的提出关于室韦族的用铁记载始自《北史·室韦传》和《隋书·室韦传》:“其国无铁,取给于高丽。”说明隋代以前的室韦各部不产铁,所用之铁来自高丽。这种进口铁可能数量很少。到唐代,据《旧唐  相似文献   

17.
“火耕”与“水耨”并列,最早为汉代史家司马迁提出,《史记·货殖列传》曰:“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平准书》亦有“火耕水耨”之辞。其后《盐铁论·通有篇》和《汉书》的《武帝纪》、《地理志》均有类似记载,至六朝时期则广泛为社会各阶层引用,“火耕”成为两汉六朝南方稻作耕作方式的重要内容。“火耕”一般指春季稻作前放火烧掉稻田中上一年干枯的杂草和稻秆。南方烧田的记载  相似文献   

18.
一、柴达木古代交通述略柴达木交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在我国古文献中,有不少关于中原人沿丝绸之路到西域的记载,先秦时的古代地理著作《山海经》中,多次提到昆仑、流沙,如“西海之南,流沙之滨……有大山曰昆仑之丘”;《庄子·天地篇》有;“黄帝游乎赤水,登乎昆仑之丘”;贾谊《新书》亦有:黄帝“涉流沙,登于昆仑”,这里提到的昆仑,是一个很大的地域,都和今日南疆以至延绵到柴达木的昆仑山有关。成书于战国  相似文献   

19.
简单执行     
在美国流行经济学家中,哈里·S·登特不是最显赫的一位,但却可能是最大胆和喜欢标新立意的一位。在不久前出版的《下一个大泡泡》一书中,他宣称,“我们的研究强烈显示,股市将在2009年达到我们这代人一生中所能见到的最高点,然后在2010进入大崩溃并持续到2023年”。  相似文献   

20.
一、策划和企业策划 策即计策、主意,如上策、下策、献策、束手无策等,划即计划、规划、谋划、筹划等。“策”和“划”组成“策划”最早是以相同涵义的“壁画”、“策画”出现的。西汉刘安的《淮南鸿烈·要略》一书中,就有“壁画人事之终始者也”的要句。南朝宋范哗的《后汉书·隗器传》有“是以功名终申,策画复得”的要句。这里的“壁画”、“策画”和策划通用,都是出主意,谋妙法,出谋划策的意思。中国策划名著的《孙子兵法·计篇》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这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