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产业集聚是生物医药产业形成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产业发展的有效模式。生物医药产业是石家庄的主导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具有大量企业集聚并互相结网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计算了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度,分析石家庄市生物医药产业集聚的现状及集聚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产业静态集聚指数和动态集聚指数,分析了广东省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状况,为东西两翼及粤北主导产业的选择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珠三角的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粤东对产业转移的承接效果最佳。另外,珠三角的大部分先进制造业吸引力不强,增速落后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聚度是衡量一个区域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区域重点选择承接产业具有指示意义。为使兰州新区有效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运用产业动态集聚EG指数模型,从产业集聚视阈下对兰州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在阐述产业集聚度对承接产业转移影响的基础上,利用2004-2013年兰州各工业行业的数据,对其产业集聚度进行测算,将其结果分为低、中、高集聚度层级,以此层级分类选择兰州新区重点承接产业,并针对性地提出承接产业的对策建议:第一,积极承接中集聚度产业,提高承接产业的集聚优势;第二,自然承接低集聚度产业,培育未来承接产业集聚能力;第三,加强承接主导产业转移,打造精品产业集聚新区。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由大量相互协作、同时又相互竞争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其发展模式以专业化、规模化和集中化为主要特征。产业集群对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一是资源集聚效应明显,二是分工与协作关系较为紧密,三是形成了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它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生物医药产业是石家庄市第一主导产业,但是在集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因素影响其集聚。以价值链为基础,通过对石家庄市生物医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研发平台不能共享、以生产制造环节为主、附加值低、销售能力不足、品牌运作能力较弱、价值链协作能力差等是阻碍其进一步集聚发展的主要原因。基于这些因素,本文提出完善公平创新平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行品牌扩张战略、价值链的整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市场与政府之间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于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经济学上历来有两种学术观点,一种是主张政府主导产业结构的产业政策,另一种是主张市场主导产业结构的产业理论与政策观点。产业是由产品分类决定的,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才构成一个产业。 尽管选择产业的行为主体可以有企业、产业和政府,但是产业的基本元素是产品与生产产品的企业。 既然产品由企业选择,企业按市场价格和盈利原则来选择产品生产,那么,作为企业集聚结果的产业,当然也可以基本上由市场价格机制来决定和调节。在市场主导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政府的产业政策及政府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会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8.
胡星 《企业活力》2015,(2):77-84
基于CES函数模型及综合区位商的方法,选取1998—2013年相关数据,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集聚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2009年以后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已经显现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及集群态势。但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产业集聚效应却出现下降趋势,而且在装备制造、化工和汽车及零部件等主导产业领域尚未形成明显的集聚优势。据此在产业承接、产业布局、产业关联及产业集群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产业群或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中国的产业集群现象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江苏的环太湖地区、浙江宁波、温州地区和福建闽东地区比较普遍。据资料统计,浙江年产值10亿到50亿的中小企业群落的有91个,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紧密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集聚效应"既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又促进了区域特色经济发展,进而加速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玫 《企业经济》2012,(12):108-111
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是城市发展的战略支点,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城市价值和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中心城市近年来现代服务业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与国际中心城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中心城市已经进入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时期,国内经济平稳较好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引致需求和产业扶持政策,为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应通过走产业融合之路、集聚发展之路、特色发展之路、创新发展之路、开放提升之路,促进现代服务业大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产业融合论的旅游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细嘉  周青 《企业经济》2012,(9):131-133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有着天然耦合性、互补共赢性及内外因素驱动诱导等产业融合基础条件。基于对产业发展实践和以往研究成果的总结,在产业融合论的指导下,构建以融合路径、融合模式、融合动力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产业融合机制,是旅游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同时,发展方式的协同融合、资源开发的有效整合、保障机制的协调配套等是促进旅游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相似文献   

13.
李友俊  刘鸿霄  邵强 《价值工程》2012,31(20):187-189
资源型城市如何选择主导产业关系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区域比较优势、资源优势、竞争优势、产业优势、可持续发展五个方面构建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使用基于关联度的灰色综合评价法对典型资源型城市大庆市主导产业进行实例分析,为其主导产业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景静 《价值工程》2012,31(34):173-174
河南省重工业产业内部结构还是在资源初加工阶段,主要是资源开发型产业,煤炭、电力等能源、原材料基础产业和初级加工业所占比例较大。主导产业中还没有加入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环保的产业,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业才刚刚起步,不能形成主流力量。近年来,产业集群现象的出现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产业集群竞争力逐渐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另一动因。本文主要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主导产业演变及其原因研究:基于DPG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基于比例增长偏离方法,利用可比价格投入产出表详细分析了1992~2005年中国主导产业的演变情况及其原因。结果发现,1992~2005年经济发展主要从农业部门转向了工业部门,最重要的主导产业的演变特征是从重化工业向机械电子类产业转变,但不同阶段的次级主导产业也有所不同。出口、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已成为主导产业发展与演变的主要推动力量。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结构以及国内消费对主导产业发展的作用,并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主导产业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产业融合的识别方法研究——基于系统论的研究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是一个由技术、产品、企业与市场等要素构成的系统,产业融合是开放产业系统中,新奇的出现与扩散引起不同产业构成要素之间相互竞争、协作与共同演进而形成一个新兴产业的过程,其外延包括技术融合、企业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制度融合等。识别产业融合的原则包括功能与结构、定性与定量等。在定性方面,识别产业融合的方法有序参量判断法,在定量方面,主要有网络分析方法、赫芬达尔指数与熵指数等方法。  相似文献   

17.
宋淑平 《价值工程》2010,29(28):107-108
主导产业能够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引导和带动作用。本文依据西安市2007年投入产业表,加工计算出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并确定出西安市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8.
我国物流产业外部融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爽 《物流科技》2012,(4):109-112
随着市场的发展,各个产业对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业的外部融合能使各个产业对物流服务的差别化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针对目前物流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物流业产业融合的定义,界定了物流产业外部融合的内涵。其次从分工与协作的角度研究了物流产业外部融合的基础,深入分析了物流业外部融合的内在动因及外在动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物流的外部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北京汽车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北京市工业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未来仍具有保持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具备持续发展的潜能.要抓住机遇,理清思路,把北京汽车工业发展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20.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前提,用产业增长潜力、综合效益、产业带动性、技术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区域比较优势等评价指标来选择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选择出适合地区发展的产业,加快区域经济转型,提升区域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