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楠 《科学投资》2005,(2):65-65
我今年28岁了,在一家酒店的电脑房从事电脑技术工作.月收入2000多元,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一次聚会上,我认识了一个很可爱的女孩,在我热情的追求下,不久她成为了我的女朋友。女友是一家广告公司的文员.月收入1500元左右。她不化妆,也不是个“购物狂”.但是很喜欢泡酒吧、蹦迪等年轻人时尚的玩法。  相似文献   

2.
班上较笨的人就是我 我多次到大学招聘,听到最典型的语言就是“某某去了哪个公司.他能去我为什么不能去:听说深圳工资高.到某某公司比留在西安多赚2000元;或者上海这个机会很不错嘛.可惜我女朋友不让去”,大家听了这些觉得很熟悉吧!我读大学的时候,我的同学出国非常疯,你考托福他也考。  相似文献   

3.
《科学投资》2008,(7):36-37
《科学投资》编辑部: 我是你们的一位读者.也是你们的拥趸。我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在深圳打了一段时间的工.后来觉得总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就回乡创办了一家企业.利用本地丰富的山竹资源和我摸索的竹汁提取、发酵、加工技术,生产一种竹汁饮料.分有糖型和无糖型两种。  相似文献   

4.
《科学投资》2007,(5):36-38
感谢你们办了这么好的一本杂志,令人受益匪浅。我过去在一家网络公司工作,职务做到公司副总,是公司4个副总之一。因为公司办得还可以,各方面的资源都比较畅通,由于我在公司当时是分管外联工作,按我们总经理的话说,是用公司的钱去替我自己打点关系。我想事实可能也是这样。通过这样一份工作,这几年确实是认识了不少的人,积累了不少的资源。后来因为与公司里的一位重要人物产生了分岐.他是公司的创业元老,我想这样呆下去没有什么意思,就离开了这家公司。当时有两个想法.一是找个地方去继续打工,二是自己开创一份事业.自己当老板。我仔细考虑了一下.觉得以自己的条件.再去打工也就是这样,一年赚个几十万元,被人呼来喝去.没有什么意思。而我自己有许多想法.觉得都是不错的点子。再则.我仔细衡量了一下,觉得凭借自己这么多年积累的资源,自己创业应该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所以开办了现在的公司,仍旧是在互联网领域,相当于一个互联网的公关和沟通业务吧,应该说跟我自己的志趣和这么多年的人生历练是相符合的。我原来以为凭借自己丰富的资源.办这样一家公司应该是不太费力气的事情.即使赚不到更多的钱,至少也不会有彻底失败的可能。但是现在我发现满不是那么回事.主要是自己原来以为可以用到的资源.而且被别人亲口许诺帮忙的资源.一旦到自己真的开创公司.就变得全然不管用了。该找到的人找不到.或者找到了也是模棱两可.要不然.帮忙是可以.但是开价太高.不像朋友.完全变成了买卖关系。而不想搭理的人,不相干的人.倒是接二连三地找上门来.热情有加.都是不想出力而想分羹的。现在我是头大如斗.度日如年。没有办法.所以还是想向你们求教.这个创业资源究竟是怎么回事?过去积累的创业资源究竟应该怎样运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感谢!  相似文献   

5.
结婚这点事     
王冉 《科学投资》2008,(9):78-78
人一闲就容易变八卦,前些日子放假期间就在一个聚会上听到3个朋友的八卦故事,都和婚姻有关。第一个故事:一个朋友闪婚了。他和他女朋友从认识到领证历时一周,那几天正幸福得像花儿一样地在欧洲度假。我问这位坚守了30多年单身的朋友这次是怎么了,他说:“我觉得人一辈子总得做一两件疯狂的事,所以就先告诉自己一定要和下一个动了心的女人结婚。结果这次还真有感觉了,  相似文献   

6.
那是15年前的事了。 1991年,我大学毕业分到一家人人羡慕的公司上班,那种说话不知藏掖的锐气随处可见。一个冬天的早晨,刮着刺骨的寒风,下着冰冷的小雨。我从公司出来到另一家公司办理一笔业务,我拎着小皮包,满面春风地走在空荡荡的街道上,即使是在那样一个滴水成冰的早晨我也丝毫不觉得寒冷。可能是太过于春风得意的缘故,我的脚不小心崴了一下,低头一看,还真是“掉底子”——我的一只皮鞋的鞋后跟给崴掉了。虽然没有多少人看见这一切,我还是感到有些尴尬。  相似文献   

7.
从打工做起 我是湖北襄漳县人,1996年毕业于武汉某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因女朋友在老家,加上父母就我一个独子,他们希望我回去,并给我在事业单位找了个“铁饭碗”.所以尽管当时我有不少到南方工作的机会,但最终还是回到了老家那个小县城。  相似文献   

8.
背景资料:孙女士今年50岁,丈夫张先生53岁.夫妻二人现居住在某二线城市。孙女士七年前下岗,现自开一家服装店,经营状况良好。丈夫系国企职工,尚未退休。有一子在外地求学。马上面临大学毕业找工作。孙女士的母亲健在,但日常起居需要照顾。  相似文献   

9.
关彤 《科学投资》2008,(9):38-39
2006年的一天.在唐玄奘西天取经最难走的一段莫贺延碛戈壁路上.突然来了一位衣着艳丽的时髦女郎.她在沙漠中艰难的行走着……在沙漠中出现的这个女人.名叫刘晓燕.是深圳一家服装企业的老板。她已经在着杳无人烟的戈壁上行走了3天.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整个的地表就好像有那种火焰呼呼烧的感觉.甚至觉得不能再呼吸了。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投资》2007,(10):34-35
《科学投资》编辑部: 我于一年半前开始着手我的项目.当时是通过一位朋友的介绍.找一家风险公司融的首笔资金。但现在项目进展不太顺利.尤其在财务指标上.离当初给风险公司人的许诺相差甚远。不过.我有信心.而且对项目的市场前景仍然非常看好,对我们的团队也非常看好。我现在急需一笔资金。  相似文献   

11.
坚持12年、投入数万元,资助一家三姐妹全部考入大学,很多人听说我的事迹都觉得了不起,也有人觉得不可思议,想知道我这样做到底为什么。置身其中,可能根本就没想过为什么。但细细想来,却发现始终有个人在不知不觉地影响我、引导我,是他让我将瞬间的感动化为12年的行动,也是他让我历经苦难和考验却从未放弃——他就是雷锋。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投资》2005,(12):44-45
《科学投资》编辑部:大概在1993年左右,我在我的家乡办了一家小工厂.专门生产榨汁机.开始是一种很简陋的手工榨汁机,后来发展到半机械半电子的产品,现在完全成为了电子芯片控制的产品。产品越来越复杂,但基本还是属于小家电的范畴。小家电行业竞争激烈.我在这行做了十多年,现在感觉还可以,厂里雇了几十名工人,每年有个几百万元的产出.上百万元的利润.但是我个人感觉越来越没意思。  相似文献   

13.
赵林深赌石     
赵林深原来在云南瑞丽当兵.后来在北京潘家园开了个门面.专门经销从缅甸运过来的玉石制品。开始是经营硅化木.因为一开始他本钱有限,硅化木相对比较便宜。赵林深是个很细的人.第一次做生意没有经验,他就特意从缅甸那边找了一块小小的但品相不错的硅化木运到北京来测试市场,发现有许多人对这玩意儿感兴趣,他就觉得这个生意可以做。随后才租地开了一家店。为保险起见.他第一次只进了1万元的货,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投资》2005,(12):83-83
商易网2005年11月8日 小黄和小林学的专业都是插花工艺.毕业后在深圳一家花艺店替别人打工。在打工的几年中他俩发现仿真花店利润可观,于是在摸清进货渠道后,他们决定自己开店。但是在深圳开一家仿真花艺店成本至少需10万元以上,这对他们来说不合算。  相似文献   

15.
郁靖云 《科学投资》2003,(10):64-65
1999年,25岁的李建平在深圳一家通信公司任片区经理,公司的主营产品是卫星接收器。不到一年的时间,精明能干的李建平就为公司创造了50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  相似文献   

16.
《财会学习》2009,(12):44-44
我公司在北京投资了一个酒店,与深圳的建筑公司签订了装修设计合同,该公司主要负责装修,装修得总价在800万,装修公司说开地税机打的服务业发票,发票名称是设计装修费,我觉得设计应该是服务业发票,装修应该是建安业发票。请问老师我公司应该收什么发票?有规定说如果和外地的建筑公司签订装修施工合同要有本地的施工许可证吗?对方开建安的发票是必须是在北京地税代开吗?需要什么手续?  相似文献   

17.
邱老板年轻有为,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被录用在一家研究所工作。与邱老板同出一师的好友姜凤子还有一年书要读。被安排到一家大型实业公司实习。这一分手.他俩有如牛郎织女,刻骨相思。一个在长沙工作.一个在南方的深圳实习。他们所学专业和投资有很多关系。如今离校了.接触了实际的股票市场,也多少进行了一些投资。这些投资的收益,  相似文献   

18.
钟税官信箱     
我公司能否分别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和运输发票?钟税官:我公司是一家大型专业机械制造企业,具备运输资质。最近公司向外地客户售出一批生产设备,与客户就销售产品和运输签订了两份合同,分别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和运输发票。请问我公司这样处理是否正确?某财务人员某财务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规定,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增值税应  相似文献   

19.
贵刊7月号的《小企业九招打进超市》真是一篇好文章,看后我感慨甚多。我是一家饮料经销商.以前一直在做传统通路。但目前广东的超市发展非常快.原来的老客户找到我.要我2004年开始在超市进行推广。我2004年也试着去一些超市谈判.但往往无功而返.要不就是进场费太高,要不就是嫌我代理的产品没有竞争力。后来我咨询了一些专家,  相似文献   

20.
视同销售     
我公司是一家工业企业,在财务核算上遇到下列问题,请老师指导:1.将自产产品发放职工和将自产产品用于职工福利从会计及税收讲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