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的持续增加,引起了社会对“土地财政”行为的关注.本文将从现实情况出发,分析“土地财政”形成的原因,并从解决当前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过度依赖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4年实施分税制后,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日益凸显,为了缓解财政支出压力,地方政府主要依靠土地转让、土地批租的运作来增加收益。“土地财政”既是财政窘困的无奈之举,也反映出当前土地利用制度的不足。本文对“土地财政”的形式、成因、规模和效应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地方“土地财政”问题困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丁凌 《特区经济》2014,(7):198-200
"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收入的主要途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但是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土地财政的产生背景、形成原因和带来的弊端,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土地财政作为地方的主要财政收入,近年来不断被我国地方政府所重视并加以利用。尽管土地财政确实能够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各项政府支出提供资金支持,但是,土地财政的过度运用必然将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以及经济问题。倘若不正确运用土地财政,势必会影响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如何正确运用土地财政这一问题,让土地财政更好地发挥出其相应的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土地财政的概念,并对土地财政的原因作出简要的分析,在结合地方政府在运用土地财政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更好地发挥土地财政的作用提出若干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丁悦  李亚春 《中国经贸》2011,(6):164-164
土地是稀缺资源,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建设用地不当扩张、土地财政的问题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的“土地财政”主要是依靠增量土地创造财政收入,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一旦出现土地供给不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减少,就有可能出现财政危机,  相似文献   

6.
张盼盼 《辽宁经济》2020,(10):24-25
土地财政加快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速度,但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造成了地方债务风险、助推房价虚高、破坏生态环境、土地出让行为短期化等问题,为了使地方财政更健康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好服务,政府只有断除依赖土地财政的习惯,才能避免土地财政的风险。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士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在“租税互替”机制的研究框架下,本文采用了文献比较和理论分析法来解析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本文对租与税的概念、特性和表现形式及其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归纳和分析,研究结论表明:(1)在现行的地方官员晋升制度和财政收支分权制度的双重作用下,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偏好于追求短期的土地租金收入而非长期的税收收入;(2)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对于地租收入的强烈偏好,直接导致了目前的土地财政模式;(3)推进不动产税制改革,使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由偏好短租转变为偏好长税,是构建合理、规范、可持续的土地财税制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王玉波 《改革》2013,(2):46-53
"后土地财政时代"是一种相对概念,指的是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影响及土地资源(耕地)瓶颈约束,现行的土地财政模式不能再长久维持,在这一时期,地方政府无法继续依靠土地出让金与土地房产税费收入及土地储备抵押融资收入维持地方支出的情形。在后土地财政时代,地方政府面临两大困局,即城镇化快速发展与土地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刚性与地方政府利益间的矛盾,其行为策略是以风险与破坏行为推动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为实现顺利转型,应引导地方政府向城市公共治理者的角色转变,建立与地方政府事权相匹配的公共财政体制,改变城镇化动力机制,赋予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发债权,征收物业税,约束地方政府风险与破坏行为,完善农地征用补偿制度,公开"三公"经费支出。  相似文献   

9.
吴冠岑 《改革》2012,(4):46-51
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我国与土地相关的财政收入呈现超常规增长趋势,此现象引起学术界、政府部门和民众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争论的焦点。土地财政可持续的治理方式在于遏制土地低价供给的途径以缓解地方政府"卖地赚钱"的冲动,并通过建立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稳定地方政府的土地预期收益,同时辅之以政绩考核制度改革和政府财政风险防范机制的增强。  相似文献   

10.
土地财政被称为"第二财政",其实,这并非是个单纯的财政问题,城市化建设"大跃进"、同级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地方官员的"拼"政绩、增加财政收入等都是地方财政走向"土地财政"的幕后推手,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获得的收益能够快速解决地方政府的"燃眉之急",故地方政府对"卖地"是乐此不疲的。但是长此以往,势必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后土地财政时期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土地供给有限,近些年来各地方政府在土地上寅吃卯粮的行为注定是不可持续的.因此财政收入转型、找到合理可持续的财政收入来源以及利用有限的财政收入最大程度的发展民生是各地方政府不得不面对的迫切问题.本文认为,首先要从制度人手改变地方政府利用土地获得收入内在激励,其次要增加地方政府税收比例,最后通过保障房的建设和服务根本解决民生和地方财政收入问题.  相似文献   

12.
纠结了众多口水的“房产税”至今仍犹抱琵琶。隐藏在房产税何时征收、如何征收等问题之后的,则是关于土地财政的细微变化。财政收入的土地依赖 多年来,土地一直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3.
日前,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正在研究通过改革土地收益分配办法的方式,来遏制地方政府过于依赖“土地财政”的倾向。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方财政对土地的过度依赖已经产生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欠发达地区降低经济发展中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首先界定政府职能,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其次充分发挥欠发达地区各地的资源、地缘、人力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当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同时借助国家分税制、土地制度以及官员政绩考评机制等制度层面的改革,为欠发达地区降低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关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症",有识之士开出了很多药方,中央政府也曾采取了种种措施进行医治,但久治而不愈.病根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土地出让金的弊端与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土地出让金的肇始和发展,指出土地出让金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同时揭露当今时局,土地出让金制度逐渐暴露出来的弊端——土地出让金与居高不下的房价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提出土地出让金制度及相关政策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土地财政”模式转型的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财政”模式的转型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具有重要的路径依赖特征。文章引入路径依赖的理论分析框架,诠释了“土地财政”模式转型的路径依赖性,并试图引入财税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创新两个变量,藉此摆脱旧有模式的路径依赖,使以土地收益为主的地方财政收入模式向物业税税收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分析现行土地征收补偿的弊端,研究土地征收完全价值补偿机制,提出土地征收补偿应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破解“土地财政”悖论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土地财政为核心的资本化驱动,导致可持续城市化出现四大悖论。破解土地财政悖论的制度安排,应着眼于各种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思路,在促进城市化、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过程中,严格界定公共利益,促进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的完善;重启财税改革,把握合理划分税权这一制度核心;以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体制为原则,完善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进而全面破解土地财政的悖论。  相似文献   

20.
从8月中旬开始,国家审计署将对过去6年地方土地出让收支、土地征收、储备、供应、整治、耕地保护及土地执法等情况进行审计.此次审计是继社保审计、地方债务审计之后的第三次大规模全国性审计.“土地财政”是观察、理解当代中国复杂国情的矛盾交汇点.这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伴随土地出让收入节节攀升,“土地财政”已经成为各级政府财政收入最重要来源之一,譬如2013年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再创历史新高,达到4.13万亿元,同比增长约45%,土地出让金收入在整个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中的比例更是高达86%,更不用说,此外还有规模同样惊人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系由“土地财政”担保而取得,因此总的来说,如果我们认同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是引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那么“土地财政”就是这种因素之所以奏效的关键抓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