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国力的逐步增强,企业也从经营商品向运营资本发展壮大,资本运营“走出去”到境外投资正掀起热浪,德国作为发达国家,以环境的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前往投资,企业在加入这股热浪之前,别忘了量体裁衣!  相似文献   

2.
正自2008年中德之间的经贸关系进入"快车道",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德国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项目也不断增多。截至2012年底,中国累计从德国引进技术项目17995个,投资金额达595亿美元;中国累计批准德国企业在华投资项目7820个,累计投资金额197亿美元。中国的德国商会发布《2012年德国在华企业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显示,虽然德国跨国企业在华投资面临劳动力  相似文献   

3.
《品牌》2015,(8)
近年来,中国对德国投资持续增长,2014年,成为在德国绿地投资项目最多的国家。本文分析了德国吸引中国投资的优势所在,列举了中国企业赴德投资现状,并对中国企业对德投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正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国际资源,开拓国际市场,攀登全球价值链的高端。近年来,中国企业掀起赴德投资的热潮,这与稳定健康发展的中德关系,德国经济的重要地位,以及德国作为投资目的地具有明显优势都密切相关。同时,中国企业到德国投资仍需要克服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诸多困难,对于遇到的问题也要积极加以解决。赴德投资为我国企业以更大更稳健的步伐“走出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在德国成立公司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在欧洲的市场销售率从而扩大公司的产能,德国的市场是透明而公平的 安永公司曾公布了一份针对400个中国经理人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德国成为了中国企业家在欧洲最受欢迎的投资地。在已经进入欧洲投资的中国企业中,63%的企业选择了德国作为投资地。这个数据远远超出了中国企业对法国、荷兰与俄罗斯的选择。中国企业为何选择德国?其中的秘密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欧永生 《大经贸》2007,(2):74-75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6月底,中国累计在海外投资设立企业9600家,对外投资净额达到550多亿美元。“十一五”期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将进入高速发展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将新增600亿美元左右,年均增长超过22%。此外,国家外汇管理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如取消经常项目外汇开户事前审批、简化资本项目审批手续,取消境外投资用汇额度限制等,加大对境外投资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这意味着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7.
聂跃仙  王会东 《中国工商》2002,(10):180-183
中国敞开了国门,世界各国之门也正向中国敞开。德国是中国在欧洲重要的伙伴,在中德两国建立外交关系30年之际,为加强两国经济交流,帮助中国企业了解德国经济状况及投资环境,记者在坐落于北京东直门外的德国大使馆采访了德国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郭林先生。  相似文献   

8.
兼具中国江南水乡和德国小镇特点的江苏省太仓市日前在德国巴符州首府斯图加特顺利举办了"太仓日"活动,为答谢在太仓投资的德国企业,同时也邀请更多的德国企业到太仓投资设厂.  相似文献   

9.
《上海商业》2011,(19):80-80
在全球经济一片低迷的大背景下,德国企业在华却表现出超强的竞争意志和战略眼光。来自中国德国商会的消息显示.其成员企业近期在中国加快了与本土优势企业的合作,以期在这个市场上获得长远利益。同时,该商会还发布了有关调查,透露出在华投资的德企对中国经济发展普遍抱有充分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以及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进入快速上升期,德国以其独特优势成为中国企业立足欧洲、布局全球的投资重镇。近5年,中国企业在德国通过兼并、收购和参股等多种方式开展互利合作,投资额呈现年均80%以上的速度增长,对德投资项目数连续多年位居国外企业在德投资项目总数前列,对德直接投资已成为双边经贸合作的一大亮点。虽然增速引人注目,但是作为后起之秀,中国在德国投资所占比重仍然较低,对德投资发展拥有巨大潜力,但中资企业开展在德投资经营活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因此须从政府、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制定相应策略,以保障对德投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德国是欧洲最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德贸易关系发展迅速,德国在华直接投资不断加大。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德国企业在华投资面临着哪些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以德国商会2014—2015年的统计数据为参考,探讨德国企业在华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现阶段的特点、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科隆市副市长伯扬斯日前在北京表示,为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到科隆投资发展,目前科隆特别启动了“中国计划”,目标是希望让科隆成为中国企业在德国乃至欧洲发展的“桥头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尽管不少国家因欧债危机深陷泥潭,但作为欧元区最大的经济体,德国不仅“独善其身”,还扮演了带领欧元区国家走出困境的领导者和救援者。凭借其强大的基础设施、领先的研发优势以及相对稳健的货币和金融体系,德国依然是最受中国企业欢迎的投资沃土,德国被中国企业视为是通向欧洲市场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如何在德国寻找商机,进行投资活动?带着这个问题,本刊赴德国新闻采访级于2006年3月28-4月6日,连续10天奔走于杜塞尔多夫市、杜伊斯堡市、科隆市和柏林市,对德国投资促进署,北威州海外经济促进局、律师事务所、德中经济联合会、杜塞尔多夫市中国中心、科隆工商会等进行专题采访。此行得到了北威州官员的帮助,克劳斯先生,博培克律师和Roland Klein先生陪同采访了部分城市。 现推出以下一组文章,集束介绍投资德国的最新的权威信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国内新闻     
<正>中国采购团与德国企业签约逾百亿美元2月25日消息,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团与德国企业签订了一批采购合同或合作协议,总金额超过一百亿美元。参加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团赴德开展经贸洽谈的  相似文献   

16.
"格力"的国际化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已与世界大家庭融合在一起,世界经济一体化正在逐渐形成。如何在国际化大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如何拓展企业更大的生存空间,寻找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每一个中国企业必须面对和关注的问题。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探索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市场和企业发展空间,开展境外投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着实今非昔比,散布在世界各地的中国企业就是一个有力的旁证。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我国还专门制定了《境外投资“十一五”规划》.各地政府也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这着实是可喜可贺的利好消息。  相似文献   

18.
龚艳 《浙商》2006,(1):117-117
在上海树木成荫的永福路上的欧式洋楼里,德国驻沪总领事芮悟峰和他的一群德国同事们,正在为发展中德经贸关系而努力工作着。对“走出去”步伐越来越快的中国企业来说,德国的投资前景如何?芮悟峰博士接受了记者的专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简讯     
《国际商务财会》2009,(3):13-13
2月25日消息,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团与德国企业签订了一批采购合同或合作协议,总金额超过一百亿美元。  相似文献   

20.
境外     
3月24日DIHK称中国是2005年德国对外投资的第二选择地区德国工商总会(DIHK)当日发表的对7500多家企业进行的有关对外投资的调查报告表明,2005年德企业对外投资将创新高。报告称,对外投资的最主要地区是10个新加入欧盟的成员国,43%的对外投资活跃的企业表示将在该地区新建生产场所或扩大生产能力。中国是德企业对外投资的第二选择地区,比欧盟15国更具有吸引力;37%的计划向国外投资的工业企业表示,将把中国作为投资目的国,而且投资金额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