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清晰、真实而客观的认识自己及自己存在的环境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中国人有一句箴言:"人贵有自知之明"。这是因为认识过程需要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分离才有可能"认识",然而,人认识自己及自己存在环境的困难就在于浑然一体,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困难之所在还有一个认识的视角问题,人都是从自己的存在看待对象的,形成自己看问题的视角,然而人的存在又是各不相同的,视角不同所得到的认知及认知结果也不一样,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就是说好似"盲人摸象",难以对对象总体全面把握。基于此,我国企业班组建设之"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开篇,  相似文献   

2.
建构班组管理与班组长履职能力模型,就是确立班组管理与班组长履职能力的外在边界与内在结构,其目的是达到对班组管理与班组长履职能力的系统性认知与逻辑性把握,克服主观随意性,凸显客观必然性,形成制定班组管理与班组长履职能力标准及标准体系的依据,构筑班组建设及建设发展的基础。建构班组管理与班组长履职能力模型及过程,是在"统觉"已经具有的本质性认知及一定假设性条件下,依据班组功能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企业无疑是一个国家经济及国家竞争力发展的基础,相应延伸到班组,其也是一个企业及企业竞争力发展的基础。正因如此,中国企业班组及班组长的整体素质及状况,也无疑形成了国家经济及国家竞争力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所以有必要宏观认知中国企业班组及班组长的整体状况,明晰与国外企业班组的差距。几年前,国务院国资委群工局曾对央企的班组状况做过一次问卷调查,主要内容:一是"企业班组总数",分为班组、科室两部分;二是"班组长年龄结构",分为22周岁以下、23~35周岁、46~60周岁三部分;三是"班组长文化结构",分为  相似文献   

4.
理解班组内的不变与流变,对于班组长客观认知并把握班组及班组形态,有效履行班组长职责具有现实意义。对于班组内不变与流变的理解,应该从两个层面去把握,一是从可知的理念层面去把握,二是从可感的事实层面去把握。从可知的理念层面去把握,班组内的"不变"是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班组管理实践中的一切活动都是由此  相似文献   

5.
一、总体目标 力争3年时间,达到"四个提升",即:全面提升班组长素质,全面提升基础管理水平,全面提升职工技术技能水平,全面提升职工思想文化道德素养;实现"五化",即:实现班组工作内容指标化、工作要求标准化、工作步骤程序化、工作考核数据化、工作管理系统化;打造"五种类型班组",即:使班组朝着技能型、创新型、质量型、效益型、和谐型方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班组作为企业的"兴衰之根、发展之基、安全之源、和谐之本",越来越受到企业高层领导的重视.然而我国西部各大油田的班组建设实践表明,生产一线的采油队、作业队、集输队和其它基层单位班组建设较为成熟,而隶属生产上游的科研单位如各种研究院所、技术研发中心、实验及检测站点等都属于班组建设的真空.鉴于此,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在科研和为生产服务中,从科研单位的基本性质和实际特点出发,就科研班组建设的新理论、新方法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建立和探索出了科研班组建设的"三个必备要素",即"高素质班组长、高效管理制度、高能动性班组成员",为"形成科研团队、加强学术交流、建设班组文化、组织特色活动"的特色班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方法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班组组织结构内具有两大特点:一是要把完成的整体任务分解为具体工作或者程序,由不同岗位承担,即"分工";二是在分工的基础上又要按照整体任务要求协调相关岗位或者流程,形成整体运作模式,即"整合"。"分工与整合"始终存在班组长管理的过程之中,形成班组运行机制而构成矛盾统一体。随着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发展趋势,班组组织边界不断外延将会形成区域化的管理模式,所以班组长理解班组内的"分工与整合"就显得必要了。  相似文献   

8.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是人们熟知的一句口头禅.我们常常把一个班组比喻为一列火车,班组长就好比火车头,班组成员就好比一节一节的车厢,班组长带领班组成员奔驰在生产一线的轨道上.因此把一个班组的好坏,生产能力的大小全都归责到班组长一个人身上.  相似文献   

9.
新汶矿业集团重视班组建设工作,从1988年开始,就确立每年4月1日为"班组长日",通过交流经验,选树典型,表彰先进,推动班组工作深入开展.此次,新汶矿业集团提出了班组建设具体要实现"1234"新目标,即建立一个体系、构建两个平台、创新三个机制、达到四个提高.  相似文献   

10.
正河北钢铁集团宣钢公司工会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优秀班组长衡量标准、明星班组评价体系,着力培养优秀班组长、建设卓越班组,取得了班组建设的新突破。一、"双评"度量优秀班组长"双评"即民主评议班组长、评选优秀班组长。宣钢公司工会深入基层、厂泛调研,结合实际工作,制订了"双评"时间、标准、程序。1.民主评议班组长。每年7~8月,在班组职工大会上,以上年7月至本年6月为一个评  相似文献   

11.
班组长是企业的一线管理者,凡有企业存在的地方就有企业的一线管理者及群体存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所给予的"职业就是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具有"目的性、社会性、稳定性和群体性"的概念特征,从普遍性意义上理解"班组长"及班组长群体,他们具有以上概念特征并应该作为一个社会性职业在社会中存在.然而,在由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却没有编制类似于企业一线管理者即"班组长"这样的社会性职业——根据我国现行职业资格认证管理体制,当然也就无法建构具有社会性质的"一线管理者(班组长)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由于需要一线管理者,企业存在着对一线管理者(班组长)进行机会识别的需求,也存在着对一线管理者(班组长)培育而减少机会成本的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社会形态发展,必然会出现类似于企业一线管理者(班组长)的社会性职业及职业分工,也就是说必然会有一批将企业的"一线管理"活动及特点作为自己终身职业的社会群体出现,从而将出现一个把供需双方都集中在一块而具有社会性质的劳动力市场.在此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都需要一个标志性的社会公信物予以证明一线管理者(班组长)基础性的履职能力符合履职要求,由此,建构具有社会性质的"一线管理者(班组长)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是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必然要求与趋势.基于当前社会现实,不可能一蹴而就建构具有社会性质的"一线管理者(班组长)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本文仅只讨论建构具有企业性质的"班组长履职资格认证体系",以利于企业夯实企业基层与基层管理及班组长的职业生涯发展.  相似文献   

12.
班组是企业基层的一个作业单位,是企业生产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客观存在与生产力物理性实现的地方:班组长是企业基层的一线管理者.直接管理非管理人员(俗称“工人”)。据此,构成班组和班组长质的规定性及特征。本系列讲座以此为“始基”展开班组建设的学习与讨论。  相似文献   

13.
班组长管理班组的首要职责是"安全生产",两者不可偏废。没有人会说安全生产不重要,员工上岗前一般都要经受安一教育与培训。但是,一项调查显示企业9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班组,其中65%是人为因素,25%是管理因素,而物的因素仅是10%,这项调查充分说明,人们对安全的主观感受决定着班组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班组长对班组管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就是要在班组建立员工安全意识持续唤起机制与环境。然  相似文献   

14.
王秀珍 《化工管理》2012,(12):108-109
<正>企业的班组管理工作,从企业管理层及班组长的角度,不仅仅是履行起"管"的职能,更重要的还在于能否科学地运用好一个"理"字。现代企业管理的实践证明,现阶段仅仅以"管"的手段管理班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了。从现代企业的角度衡量,一个运作起来有条不紊的班组,必然是各项工作理顺了的班组,亦即把握了班组各类工作有机的关联,理清了班组工作的主线。反之,一个工作紊乱的班组,也必然处在工作  相似文献   

15.
"理",即管而有理。不讲尺度、不讲规范的管理,是与科学发展观要求和班组建设要求相悖的。在班组建设实践中,一些管理者、班组长之所以事与愿违,其原因是不得"理",员工心不服、气不顺,管理效果自然要打折扣。只有做到有理有据,才能有的放矢,摒弃简单生硬,让员工明白错在哪里、会产生什么危害、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等。凡事以理为先,员工才会接受你的管理,按照你的要求修正错误、矫正偏差,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度","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超过了,水会盈而溢,矛会因锐而折。同样,班组长也要充分考虑员工的承受能力,想当然、凭好恶、冲动式的管  相似文献   

16.
我叫麻爱国,今年40岁.是国电集团平庄煤业红庙煤矿二井综掘队的一名班长。1991年,我来到红庙煤矿工作,亲眼目睹了许多发生在煤矿的"三违"事故,使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1997年,我自告奋勇当上了一名班组长。从那时起,十几年如一日,我把班组当成自己的"家",为工友的安全尽职尽责,默默奉献。特别是2009年公司、矿开展"工人先锋号优秀班组""明晕班组"竞赛活动,我们积极参加竞赛,通过班组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至今已有40个月未发生任何"三违"事故,连续9次获得矿"明星班组"荣誉称号,我个人获得3次集团公司"优秀班组长"荣誉,为了这珍贵的荣誉,我只要在井下工作一天,就要把班组长工作干好,保证我身边的工友安全健康。我主要唠唠我是如何抓班组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孟祥忠班组     
《现代班组》2013,(1):21
孟祥忠班组隶属中航工业新航平原公司机加分厂,承担着新航平原所有国家重点型号军品零组件的钳工加工任务。2011年被中航工业新航命名为"孟祥忠班组",是新航第一个以班组长姓名命名的班组。该班组现有员工23名,是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团队。孟祥忠,1988年技校钳工班毕业后,即被分配到老牌军工企业——当时的116厂,一干就是24年,从没离开钳工岗位。他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钳工高级技师、新航集团首席  相似文献   

18.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员工最先接触和产生影响的人不是上级领导,而是班组中的每一位党员。他们是通过班组党员的一言一行来认识企业、评价企业,并确定自己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准则的。能否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班组氛围,使班组健康发展,党小组成员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我作为一名基层班组长,深深感觉到党小组对我们班组管理的有力帮扶。可以说,是党小组为我带好班组增添了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19.
班组既是供电企业组织架构的基础,也是展示形象的前沿.以班组精益化管理为目标,着力提升班组建设工作水平,对于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意义非凡.提升班组建设工作应采取强有力的组织措施,围绕"一个理念"(即创新理念),拓宽"两条路径"(即公司管理路径与班组执行路径),落实"三项保障"(即制度保障、资源保障、环境保障),以推动班组建设工作持续向前. 一、用"创新理念",构筑班组建设工作全新生态 1.让创新理念成为普遍共识 近年来,供电企业班组标准化建设大部分处在同一个水平.进入班组精益化管理阶段后,班组要普遍认同,达成共识,通过创新来改善工作,提高成效.通过召开"寻找短板找差会""精益化管理学习讨论会""班组长俱乐部"等形式,引导班组重新审视自身,树立创新才有突破理念,以创新驱动班组成长,通过创新打造特色,锻造班组核心竞争力.同时,将班组建设工作作为各单位的"一把手工程",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从管理者层面建立对班组建设创新工作的正确认识,引导各单位围绕提升班组档次、打造品牌班组的目标,优化管理流程,创新管理模式,实现班组建设的过程控制和及时纠偏.  相似文献   

20.
正近来,崔家寨矿的全员管理班组建设模式成为蔚州公司的热点和亮点。崔家寨矿采取周期轮值的方法让每名员工都有协助班组长管理班组的机会,让"士兵"当上了"将军",共同体味班组管理工作的辛酸苦辣,充分调动了全员参与班组管理的积极性。创新模式,让人人肩上有责任自今年年初,崔家寨矿就开始酝酿推行全员管理班组建设模式,并于7月份进行试点运行。"我们推行全员管理班组建设模式,并不是让每个人都当班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