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应对低碳经济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冲击,亟需构建一个能够预测各国在即将到来的低碳时代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新指数。本文结合碳生产率和传统贸易竞争力指数,构建了一个既能反映行业减排成效又能反映行业贸易竞争能力的低碳贸易竞争力指数,并计算和比较了1995年至2009年间中国各行业的低碳贸易竞争力和传统贸易竞争力,实证结果表明:与低碳贸易竞争力指数相比,传统贸易竞争力指数高估了中国大多数行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低估了中国部分行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前景。最后,结合碳生产率、传统贸易竞争力指数和低碳贸易竞争力指数的计算结果,将中国的32个行业划分为6类,为低碳时代制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策略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产业升级和低碳经济的呼声日渐高涨。对于浙江这样依靠要素高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需要进行产业升级的沿海省份来说又存在着能源自生产和外部供给不足等问题,这样浙江产业的升级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低碳经济的约束。本文利用弹性分析方法,静态测算了低碳经济约束下浙江各产业增长弹性,并将其与无低碳经济约束下的浙江各产业增长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度在不断增高,低碳产业园区发展模式虽然还处于项目的起步阶段,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是,已经有成型园区可以作为参考。本文针对低碳产业园区内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且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模式、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模式、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电谷"模式、天津南港工业区模式等为例,对中国低碳产业园区发展模式进行阐释,并对其选择路径展开讨论,旨在为项目研究人员提供有效的发展意见。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无论是物流产业还是电子商务领域都处于发展阶段,并不是十分的稳定,然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物流产业的重要性又是十分可见的,电子商务现在日渐兴起,有了这样一个领域,大大的节省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完成物流任务,有助于物流产业的飞速发展与稳固前进。  相似文献   

5.
卫华 《北方经贸》2012,(12):24-26
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近几年,中国在低碳经济和低碳产业的理论研究方面进展较快,其中,在低碳经济与低碳产业内涵、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低碳产业发展策略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相似文献   

6.
自从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展后,关于"低碳"的话题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我们选择了以农村为切入点,农村有很多可重复利用的资源,农民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仅可以节约资源,更能够提升农产品的质量,经济效益显著,可以说发展好农村"低碳"经济对于农民和广大消费者而言都是一种双赢的局面。为此,我们多方搜集资料,找到一个发展"低碳"经济的典型案例——青岛市莱西市孙受镇,借此展开调查。  相似文献   

7.
刘颖杰 《商场现代化》2010,(16):112-113
低碳经济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关注,国内外的现实显示了我国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的迫切性,同时也决定了中国的低碳经济之路依然面临着诸多压力与挑战。加快完善中国相关的法律,建立一个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对于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8.
低碳旅游的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观志  龙茜 《商业研究》2011,(3):152-155
世界经济在新环保主义的倡导下走进了低碳经济时代,旅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低碳化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战略性问题。在日益成熟的旅游产业理论指导下,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演进路径,阐述了旅游产业低碳模式的基本特征,提出低碳旅游的创新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环境危机已经成为国际性的重大问题,目前世界各国纷纷着眼于发展生态经济,我们国家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近年来,各国提出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应该是能有效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本文拟就以上几个方面,结合中国实际,分析环境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商》2013,(16)
顺应低碳经济发展的更高要求,科学合理设计产业发展路径,是一个地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介绍了低碳经济下国内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的主要成果,就低碳经济与产业发展路径内涵、低碳经济与产业发展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归纳总结,并对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结构低碳化转型、低碳产业集群发展和配套支撑体系要求等关键路径进行述评,进而提出研究不足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倡中国实行低碳经济和低碳发展模式,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全球减少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的责任和任务中担负了重要的职责和义务。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时空差异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2000、2004、2008、2012年时间点,以经济、社会、技术、环境和产业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以层次分析法为方法,构建相关模型,结合发展实际,利用全局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了中国各省域低碳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性,根据省域的异质性特征,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如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协会秘书长霍志臣所言,当前国内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地方政府有不少,但是打造出名副其实的低碳城市的并不多。在城市面前加上"低碳"这一定语,意味着城市要从整体上调整自身的定位,工程之大复杂程度之高,对地方政府来说可谓"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低碳经济成了各产业发展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 一直以来,国家都大力倡导低碳经济节约资源,以此最大程度上实现经济的转型。 房地产行业对资源的消耗量非常大,面对此种基本情况必须要对其进行创新管理方面的工作,以此对产业经济进行有效平衡,实现低碳的转型。 但是我们国家环保经济发展相对较短,并且也没有在这一个行业当中形成系统化的环保方案且生产的成本也会大大提升。 这样的一种情况存在,使得房地产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变得困难,必须要对我们国家现阶段的房地产行业进行管理上的创新,让其与低碳经济有效结合在一起,以此带动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腾飞,二三线城市产业不断升级,产业集群出现并深化,出了有产业迁移形成的产业集群外,还有更多的自发建立的工业园区和资源技术密集型产业。但这些产业发展时间较短,存在着高能耗、低知识水平等问题。为了促进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生态低碳、知识经济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吴超 《中国市场》2011,(2):169-169,180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粗放式经济或说"高碳经济"发展的背后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发展低碳经济,顺乎世界潮流,成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的提出必将引致环境政策的变化,继而改变市场的营销环境,而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将是低碳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相似文献   

16.
低碳经济是工业化后期出现萌茅的新的经济形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包含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一系列新内容.低碳经济是适合我们当今社会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也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低碳经济以应对化石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通过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与低碳能源,大范围研发温室气体减排技术,转变能源结构,减少污染的排放,建设低碳社会,维护全球的生态平衡.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新的产业革命,涉及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低碳消费与中国居民消费方式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碳消费方式,对于我们发展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消费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本文首先阐述了低碳消费给中国居民的消费生活带来的深刻变革,接着阐明中国居民从原有的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变化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加快中国居民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变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全球经济化的到来,使得我们国家的很多企业开始面向国际市场,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信用对于一个企业越来越重要。有很多的企业为他们的不讲信用而付出了非常严重的代价,大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了建议信用体系对于一个企业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所以说,建立一个完善的企业内部信用体系是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笔者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探讨了信用体系的建立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下,各国都对自身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重新思考.中国则把目光瞄准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鼓励创新,发展低碳经济是调整的方向.中国已经成长为最大的汽车消费国,而汽车产业又具有极强的产业关联度,是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竞争的重要产业,有必要对金融危机下,中国汽车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并对于新形势中国汽车产业的如何发挥优势,转变劣势,抓住机会,应对威胁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0.
探索中山市从传统产业集聚向低碳产业集聚转变的必要性,指出通过利用低碳技术改造或替代传统的产业链;激励低碳技术创新,以构建新的产业链;开发新的低碳产品,以延伸低碳产业链。同时,积极引进和配套拥有关键技术的产业关联性强的新能源产业龙头企业,并大力拓展和创新低碳项目的引进与管理、低碳技术交易平台、低碳金融服务支持体系等方面的政府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