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的代表作,因其从孩子的眼光透视成人世界,而享有盛誉。2015年,由马克·奥斯本执导的改编奇幻动画电影《小王子》再次掀起了文学热,将文本浓缩成电影表现出艺术的"陌生化"。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在文艺学界颇具学术价值,"陌生化"既是一种艺术手段,又是一种艺术效果,同时具有创造性。本文以"陌生化"理论为基础,在主题创作、意象视觉等方面,探寻《小王子》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后是如何营构陌生化氛围的。  相似文献   

2.
《半生缘》是张爱玲小说改编次数最多的作品,其中许鞍华执导的电影和胡雪杨执导的电视剧是影响最大的两次改编。此外,还多次被改编成各种形式的音乐剧、话剧等,以廖凡、刘若英主演的话剧反响最大。文章主要从影视服装艺术创作的角度,阐述服装作为道具的审美功用。通过比较两次影响最大的改编与原著的异同,对其角色服装设计进行评价,并探讨影视剧服装设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贾樟柯的电影是近几年中国电影的一个亮点。他的早期影片《站台》展示了独特的电影叙写风格。导演在创作中表达了回归和漂流的主题,以及对处在社会边缘的群体的关怀。  相似文献   

4.
文学名著成功地改编为电影经典的个案不在少数。在小说《十日淡》改编为影片《十日淡》时,两种文本之间存在"互证"、"互释"。导演帕索里尼以"一"当"十",在忠实于原著故事情节的同时,又在"序列"、"背景"、"主题"、"结构"等方面的叙事性转换过程中,进行了再创造,使小说对人性悖论的揭示转化为电影对宗教悖论的讽刺,以此达到了对宗教文化的一种解构性效果。  相似文献   

5.
电影《雷神》中反复出现的主题便是生与死,这一点贯穿于整个北欧神话之中。作为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对北欧神话中此主题的研究有利于深入知晓西方文化,尤其是北欧文化的某些精神内涵。因此,本文将通过解读电影《雷神》中的生死情节,探究其在北欧神话中的突出表现及其背后的深刻文化意蕴,即《雷神》和北欧神话中的生死主题,反映了北欧先民独特的生命观。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存环境,让北欧先民深谙生存的不易和死亡的恐惧,而正是这些塑造了他们的核心生命价值观———荣誉精神。同时,在他们看来,死亡虽不可避免,但并不是彻底毁灭,而是孕育新生,整个自然、宇宙便是在这样的永恒循环中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6.
《教父》由美国知名作家马里奥.普佐所著,后改编成的电影于1972年上映,一经上映,就获得了极高的票房收入,由此也为人所知。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式的黑帮史诗级别的上乘佳作,可以当作男人奋斗的好教材,也可以作为解读人性的精湛之作,它一方面展示了人性的纯良,另一方面又揭露了人性的丑恶。本文试图从《教父》的故事情节及主人公分析人的欲望。  相似文献   

7.
《贝奥武夫》是英国古代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英雄叙事长诗,讲述了斯堪的纳维亚的英雄贝奥武夫的英勇事迹.而以该史诗为蓝本改编而成的电影《贝奥武夫》故事情节却有了很大的改动,将原来史诗中各个孤立的事件用一个共同线索“诱惑”进行了相互关联.但无论是史诗中的贝奥武夫还是电影中的贝奥武夫,都在危险与困境面前表现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然而,两者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史诗中的贝奥武夫被描述成一位完美无暇的神性英雄,而电影中的贝奥武夫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充满人性的不完美的英雄形象.  相似文献   

8.
《风声》在中国电影进入产业化、市场化和档期化的商业运营时代可谓顺人应势,票房与奖项的双丰收可见一斑。作为一个电影个案,它所展现的却是中国国产电影在全面商业化时代所能提供的成熟示范,从制片、编剧及改编、导演及演员表演、发行及放映,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可喜的质变。该电影在影片制作上所奉行的通俗的叙事美学,可谓经验中的精髓,是一种批判性的借鉴,是对主流价值和传统美学的去的解构。  相似文献   

9.
电影自产生一百多年来,一直以一种特有的多媒体叙事方式而存在,时至今日,已有了飞速的发展。电影作为一种新的叙事形式已逐渐深入到现代人的生活中。《阿甘正传》是由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影片以阿甘的身份及语言进行叙事,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简单而全新的世界观。电影所采用的叙事结构改变了小说那种线性叙事的方式,叙述者阿甘还生活在故事中,并没有超然世外。电影通过对阿甘成长历程的叙述,用多种手段再现了美国曾发生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并以独特的人物传记方式,唤起了观众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相似文献   

10.
从符义层的角度解读电影音乐的意义,分析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出现的三首歌曲《红日》、《So Young》和《致青春》。分别论述歌曲产生的背景以及歌曲本身的意义。同时将歌曲置于电影中进行语境分析。通过歌曲意义揭示电影所凸显的时代记忆,解读人物命运的必然性,进而阐发电影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这个故事来源于刘庆邦的小说《神木》以及由此改编的电影《盲井》。不仅我没有亲历,而且还不是故事的全貌。我人为截取一段,以期获得对基层社会运转逻辑的理解和诠释。可以说,它是一个运用"社会学想象力"的彻底的主观建构的过程。然而如果我们把这一切置于"后台",前台的故事还是具有被反复"凝视"和"咀嚼"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朱素臣的《聚宝盆》传奇,留下诸多关于传奇不同版本的相关记录。相应的,各种版本的差异、流变,及其与原作的关系等问题也就显得较为混乱。笔者精心梳理相关版本记载,仔细比对传奇不同版本,基本理清了《聚宝盆》传奇存在的两个版本系统及其与原作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论语》对外译介中,我国晚清翻译家辜鸿铭首次发出了对《论语》文学性建构的诉求,将《论语》文学性与思想性置于同等重要地位。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本在译出原作丰富意蕴的前提下,从章节、句法、修辞、音韵等对原文的文学性进行了既忠实又有创造性的传达,凸显了《论语》作为文学作品该具有的文学性特征,对中国典籍之作如何成功地走出国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引作用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余华的小说《活着》和改编后的同名电影在叙事情境、叙述态度、叙述情节上有很大的不同。小说是以"我"这个采风者的角度来聆听主人公福贵的故事,叙述态度客观冷静,说明了人活着只是一种存在,不为活着之外的事物而活着。改编后的影片,用镜头的聚焦直观感性地展示了福贵的一生,有意放大了时代背景,探讨了福贵一家死亡的原因与强大的政治话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颂扬了生命的伟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从解构主义视角对理雅各、韦利、许渊冲和汪榕培与任秀桦等人所译的《关雎》四种不同英文译本中选取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与研究。四种译本的风格韵味各有不同,首先表明了译者本人不可避免要受到自身所处时代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环境和自我身份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任何译者要想将原文《关雎》作为绝对标准而在译文中完全再现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位译者都会无一例外地根据自己对《关雎》的解读来进行翻译操作,从而在译入语文本之中"延异"出《关雎》原作的新生命。  相似文献   

16.
影视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文学的传播。就《红楼梦》而言,影视改编已成为其重要的传播方式,但由于影视艺术的审美方式与文学的审美独特性难以相互取代,影视改编很难成功。同时,红楼影视作品也渗透着现代人对《红楼梦》的接受观念,影响人们对其的审美接受模式。  相似文献   

17.
试析霍译《红楼梦》的风格翻译的功能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格翻译究竟以什么为标准历来有不同的看法,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时以其匠心独运的技巧很好地再现了原作的风格,译者在翻译时,从原作风格的功能或作用出发,即充分考虑风格对于实现原交际者的意图的作用,力求译作的风格与原作的风格在功能上对等。  相似文献   

18.
李依 《企业家天地》2009,(3):197-198
电影翻译应充分认识语言文化的差异,对影片中的文化意象作恰如其分的归化和异化,本文以电影《非诚勿扰》的英文字幕为例为例,着重分析这两种策略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选取了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的经典瞬间,组成7个震撼人心的故事,这些故事通过平凡的人物展现出来,是普通人与国家之间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影片中将个人情感和国家精神紧紧联系在一起,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震撼感,更增强了电影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本文将以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为例,分析影片中的方言因素,具体阐述方言因素对电影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青春片,广义上来说,是一种电影题材,一种对于青年生活、青春岁月、成长主题的或乐观、或悲观、或写实、或戏剧化的表达;从狭义上来说,则是一种类型,一种基于一系列具有共性的能指符号对青年人成长过程中的冲动、叛逆、错失、莽撞和迷误的驯服、救赎和引导([1])。电影《少年的你》用美学镜头下的画面、语言、色彩相互碰撞、印衬,揭示了校园欺凌下一群少年站在道德边缘时懵懂无知,激起社会群体精神共鸣,引导成年人去反思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矛盾关系。本文将从四个角度来浅析电影中的美学特征,就如何结合多种细节元素拉近电影与观众的距离,加深社会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