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三鹿破产,“后事”难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晓红 《新财经》2009,(2):92-95
关注三鹿集团破产一案,焦点不在破产本身,而在于对众多“毒奶粉”的受害者作何交待?他们能不能成为优先获赔的对象?三鹿集团破产之后,谁来保障受害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2.
据三鹿集团证实,该集团已于去年12月24日收到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清算申请民事裁定书,一切工作正在按法律程序进行。同日,三鹿集团最大外方股东恒天然集团在其网站上发布消息称,应一位债权人的请求,当地法院已经对三鹿发出破产裁定书。(12月26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3.
随着三鹿集团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原董事长、副总经理和有关人员被刑事处罚,对三鹿事件的处理已经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4.
随着三鹿集团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原董事长、副总经理和有关人员被刑事处罚,对三鹿事件的处理已经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5.
三鹿集团进入了破产程序,受害者赔偿问题受到高度关注。这种关注将伴随着三鹿集团的破产走完整个法律的程序而止,但这一事件留给整个社会的痛不知何日愈合。企业破产,有章可循,而三聚氰胺事件导致近30万人明显受害,如何赔偿,并无先例。因此,这一次赔偿将开创先例,这一个先例今后可能被类似的赔偿援引。为此,对这一赔偿事件给予密切关注,不止是对消费者同情的表示,  相似文献   

6.
传媒     
《浙江经济》2009,(2):7-7
杨福:再读三鹿破产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成功实践带来的有益启示:法律重在有效执行,才能起到预期的约束作用 在一个又一个的行业救助计划浮出水面之际,中国乳业丑闻的始作俑者三鹿集团终于在近日宣告破产的消息,显得颇有些特立独行。  相似文献   

7.
作为我国乳业巨头三鹿集团破产了,其破产根源是什么?我们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成为目前许多专家学者关注和反思的问题。该文以三鹿为案例,剖析了其经营风险因素,认为风险管理失控是其破产的根源。目的在于为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信息》2009,(6):16-16
三元集团、三元股份董事长张福平,3月6日在三元和三鹿集团管理人拍卖资产交接协议签署仪式上表示,将利用这次重组契机,做强做大三元品牌。同时承诺,在重组三鹿后,将做到“三个不变”、“三个提升”。  相似文献   

9.
三鹿终于进入破产程序了。虽然在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个消息,但心头仍然有点郁闷——这个曾经轰轰烈烈的中国乳品企业的倒下,已经让太多人“很受伤”。如今,“逝者”已矣,生者何奈?  相似文献   

10.
多事之秋     
曹世中 《新财经》2008,(10):6-6
雷曼破产、“三鹿”事件、股市长跌、楼市低迷、山西溃坝、各地矿难……这个秋天,交织了太多的“偶发”事件,给本已问题重重的国内经济,又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1.
李彬 《特区经济》2009,(4):278-280
作为我国乳业巨头的三鹿集团宣布破产,可谓食品界的大地震。反思三鹿毒奶粉事件我们不难发现,造成三鹿悲剧的,三聚氰胺只是个导火索,而事件背后的经营风险管理失控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本文通过对三鹿经营风险因素的剖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风险控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2月31日晚,三鹿集团及原董事长田文华等被控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在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庭审历时14小时后宣告结束。田文华作最后陈述时落泪悔罪,当庭鞠躬向受三鹿伤害患儿及家属和全国人民道歉。从1956年只有32头奶牛和170只奶羊的幸福乳业合作社.发展到品牌价值近15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三鹿用了整整50年时间。然而,从一个年销售收入亿元的企业走向破产,三鹿却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相似文献   

13.
2008年的最后一天,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田文华、王玉良、杭志奇、吴聚生等四名原三鹿集团高级管理人员被控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开庭审理。  相似文献   

14.
王海涛 《魅力中国》2011,(11):135-135
我国的个人破产立法一度被推上风口浪尖,然基于诸多种种考虑却又使个人破产制度夭折。本文试图对个人破产制度实施的利及其在我国实施可行性的探讨,评价我国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绊脚石及对策,从而得出个人破产制度在我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谢俊 《宁波经济》2005,(9):40-44
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个人破产制度无疑是各国破产立法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个人破产立法的历史演变过程,论症了当前在我国采用一般人破产主义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理由。在比较、借鉴他国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对建立我国个人破产制度作出建议,并进一步提出推行个人破产制度尚需完善配套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彭元  熊彬 《特区经济》2004,(12):196-198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商人破产主义逐渐被一般破产主义取代是破产立法的发展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采用商人破产主义的国家纷纷改用一般破产主义,因为一般破产主义更符合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本质要求。而我国现行的破产法律制度与其他国家相比无疑是另类的,实行的是企业法人破产主义,即《破产法》仅仅适用于国有企业法人,民事诉讼法第19章也只扩大到企业法人。对于不是企业法人的企业、个体工商户、  相似文献   

17.
一延再延,东星航空依然难逃破产厄运。8月26日,武汉市中院驳回北京信中利集团重整东星航空方案,裁定东星航空破产清算。从2006年5月19日正式开飞,到如今关门清算,扣除东星的停航时间,这家民营航空公司的有效生命周期也就是两年。  相似文献   

18.
彭刚毅 《改革与开放》2014,(4):57-58,60
破产管理人是指在破产程序过程中,由人民法院指定,负责债务入必要的业务经营、事务管理,对破产财产进行管理、处置、分配等各项破产事务的专门机构。破产管理人是破产程序中最重要的一个组织,破产程序能否在公正、公平和高效的基础上顺利进行和终结,与破产管理人的活动密切相关。本文首先对破产管理人制度进行概括描述,然后对我国破产管理人制度进行简要评价,最后对完善我国破产管理人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破产管理人是指在破产程序过程中,由人民法院指定,负责债务人必要的业务经营、事务管理,对破产财产进行管理、处置、分配等各项破产事务的专门机构。破产管理人是破产程序中最重要的一个组织,破产程序能否在公正、公平和高效的基础上顺利进行和终结,与破产管理人的活动密切相关。本文首先对破产管理人制度进行概括描述,然后对我国破产管理人制度进行简要评价,最后对完善我国破产管理人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立法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一平 《特区经济》2005,(9):275-276
当个人资产远小于个人负债并且无力偿还的情况下,个人可以申请破产。与法人破产相比较,个人破产的法律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