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合同能源管理(EPC)是钢铁企业节能改造的一种有效模式。文章通过钢铁企业的现状和目前EPC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得出EPC在钢铁企业中应用的四大主要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建立第三方融资交易平台为核心的对策方案。依据现有交易所融资运作的模式,文章构建了以第三方融资交易平台为核心的钢铁企业节能改造EPC项目运作模型,以期解决EPC模式在钢铁企业节能应用中的融资、实施及推广等问题,从而促进EPC在钢铁企业节能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能源供需的严重不平衡以及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文章介绍了能源管理产品及能源管理商业模式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能源管理产品的功能结构、目的意义及其发展趋势。同时介绍了几种能源管理的商业管理模式如客户需求模式、云平台服务模式和全程式节能管家商业模式。意在为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提供技术与管理支撑,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绿色供应链的内容和在钢铁产业中实施的优势,分析了当前钢铁企业构建了率色供应链的阻碍因素和我国钢梯企业绿色发展的现状。讲述了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根据我国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不足之处总结了提高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策略和环境绩效指标的内容设计的方法,以期能提高我国钢铁企业的资源利用率,降低企业各项污染因素的排放量,促进钢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段小萍 《改革》2013,(5):120-126
合同能源管理的融资困境,严重阻碍了我国合同能源管理市场化的进程。受融资环境、合同能源管理自身特点、节能服务公司贷款担保基金建立、银行信贷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呈现出以银行借贷为主要方式的融资偏好。摆脱合同能源管理的融资困境,应积极推动节能设备融资租赁公司的建立与发展,加快建立省级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支持下的EPC贷款担保基金。  相似文献   

5.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推进节能降耗的重要市场化手段。合同能源管理在中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政策日趋完善,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对促进我国能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能源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现状,结合江西省发展合同能源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加大制度供给、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强化宣传推广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合同能源管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钢铁企业在面临着各种问题的时候,政府制定了钢铁企业产业政策,产业政策的制定是否解决了我国钢铁企业产期存在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钢铁企业在面临着各种问题的时候,政府制定了钢铁企业产业政策,产业政策的制定是否解决了我国钢铁企业产期存在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陈光  曹凯 《中国城市经济》2011,(8X):288-289
合同能源管理(EPC)是欧美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节能新机制。最近两年,为了更好地实现低碳减排的发展战略,国家开始大力扶持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本文从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的状况着手,通过对我国目前的合同能源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我国目前合同能源管理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断出台,企业合同能源管理业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传入我国的商业模式,在我国越来越多,然而,如何准确对企业合同能源管理业务进行核算却一直没有解决。本文通过对企业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的会计核算进行研究,希望能对推动我国企业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的会计核算做出有益贡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在面临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发展趋势及钢铁产量及盈利能力的变化如何。钢铁企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文章将以安阳钢铁为例,根据2015~2017年安阳钢铁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对钢铁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和探索我国钢铁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
文章借助长期能源规划软件LEAP软件,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四种基本情景下我国钢铁产业的能源消费总量和CO2排放总量。模拟结果表明,第一,在影响碳排放的诸因素中,粗钢产量的增加是导致CO2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而能源效率的提高是CO2排放强度降低的重要因素;第二,中长期来看,我国铜铁产业仍然有相当的碳减排潜力,且实现钢铁产业减排的主要途径是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这将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我国钢铁产业未来节能减排的方向,同时可以为我国相关政策部门制定钢铁产业的相关政策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钢铁工业发展周期及中国钢产量饱和点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美国、日本钢铁工业发展阶段的分析和产量曲线拟合,总结钢铁工业发展规律,验证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可行性。基于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阶段的判断,使用产业生命周期曲线拟合预测,得到中国粗钢产量预计在2020年前后达到饱和,饱和值水平约7.7~8.5亿吨。  相似文献   

13.
刘岚 《改革与战略》2012,28(4):209-212
近些年来,钢铁业所具有的特征使国际钢铁企业纷纷对企业竞争关系进行战略性调整,更多地以兼并、联合扩大产能等合作竞争方式来参与全球竞争。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其竞争力离钢铁强国还有较大差距。在全球化竞争背景下,中国钢铁企业必须从战略角度出发,在现有战略联盟实践的基础上,抓住全球钢铁业整合浪潮的机遇,通过各种有效的扩张方式,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以1916—2008年中国钢铁企业数据为基础,基于GIS技术,利用区位熵、空间自相关方法对我国钢铁企业分布格局分阶段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时间尺度上,近100年来我国钢铁企业布局的集中度逐渐降低,大型企业市场影响力不足,中小企业数量过多;在空间格局上我国钢铁企业逐渐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扩散,集中度东高西低。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支撑经济发展的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已经成为石油气资源的第二大消费国,第三大进口国,对外依存度在未来二十年内将达50%以上。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就能降低对外能源依存所带来的国际政治经济压力。中亚与我国毗邻,能源蕴藏丰富。我国与中亚进行广阔的能源合作,将十分有利于构建国家能源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6.
程继川 《特区经济》2010,(11):239-240
本文分析了铁矿石涨价的原因、影响,并对铁矿石的资源供给做了分析,同时提出我国钢铁企业应对铁矿石涨价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冶金含锌尘泥资源化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详尽分析了钢铁企业二次资源含锌尘泥综合利用的方式、各自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处理思路:微波加热还原冶金含锌尘泥.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maximum energy efficiency level and the energy saving potentials in each region in China that can be practically attained at current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levels. Most of the nation's energy efficient provinces are found along the coast of southeast China, while most of its least energy efficient provinces are in the hinterland that is rich in coal resources, and which depends heavily on coal consumption. China's low efficiency in energy resource allocation stems from its secondary industry, which is handicapped by the lowest energy efficiency and the most striking regional differentials. A comparison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energy efficiency shows that the provinces being compared in this study differ tremendously in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technological level of the secondary industry, and abundance of energy resources, and that the other factors are only adequate, rather than necessary, conditions. It is imperative to rectify the behaviors of provinces in balancing local energy allocation, to channel energy resources to energy efficient provinces, and to improve the national energy efficiency as a whole. When taking energy‐saving steps, provinces must take into full consideration both the national and local factors that affect energy efficiency. Furthermore, it is unrealistic for China to set a unified energy saving goal for different provinces. (Edited by Xinyu Fan)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ystem structure of energy technology advancement and sticking points of energy technology advancement in China. Then the marketing competence and supply and demand makeup of some primary kinds of energy in China are predicted. At last the policy selection to promote energy technology advancement is put forward for the future i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