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曾被戏称为“小香港”的珠龙镇是滁州市南谯区的一个山区小镇,全镇总人口20131人,其中非农人口2383人。小镇中座落着南谯支行珠龙营业所,该所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稳”字。存款稳步上升;贷款稳扎稳打,中间业务近年来稳中加速,全面发展。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该所老主任因贷款把的紧,被扣上“不识时务的保守者”的帽子;当各大银行向商业化转轨时,该所因存款多、贷款质量高、不良资产少的优势率先实现了盈利,这时才认识到早已退休的老主任不是“不识时务的保守者”,而是很有经济头脑的明白人。  相似文献   

2.
《现代商业银行》2012,(12):40-41
转眼之间,我交流到山西快两年了,临赴基层时总行领导的许多教诲言犹在耳,“要有理想,更要愿为理想付出行动”,“只想收获、不想付出是徒劳的”,“把赴基层当作回家,当作去上学,当作再就业,当作去收获”……这些话语不时地在激励、鞭策着我。  相似文献   

3.
书论梳理 唐双宁先生繁忙公务之余醉心于书法艺术,在书法理论方面也多有建树、颇见造诣,其精华部分主要汇集于《书法:人类精神的心电图》(清华篇)、“唐双宁北大书法演讲”、“画里画外名家谈——书法家唐双宁”、“唐双宁书法艺术与金融家精神”等专著、演讲、专访中。笔者尝试用审美的观点,从书法本体、书法作为审美对象、书法鉴赏活动三个方面对唐双宁书论做一概要梳理:  相似文献   

4.
李东阳 《理财》2013,(7):70-71
南朝书法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说出了书法鉴赏的精髓,强调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书法审美观念。在鲁群看来,书法鉴赏需要“七看”。即一看人品,二看内容,  相似文献   

5.
数字     
《投资与理财》2011,(5):16-16
92万 赵本山书法卖出92万天价 造星时代,赢者通吃。作为春晚红人,赵本山的“笔墨真迹”也行情看涨,其抽空挥毫的“龙腾凤舞”4个大字,不久前便拍出92万元的天价——一个字竟值23万元,远超张铁林四尺书法1万元、唐国强四尺书法3万元的价格。而仅仅3年多前,也是那几个“平淡无奇”的字,一个字却只卖到8500元。这么短的时间内,赵本山书法的身价陡增了26倍。  相似文献   

6.
胡敏 《中国信用卡》2006,(10S):8-11
早就听说了杨晨这个理财圈中的名人。俗话说,“识时务为俊杰”。就在国内各类金融机构及媒体大张旗鼓地向民众推销理财这个概念时,杨晨和他一手创办的中国财富管理网却非常“不识时务”地逆流而上,在国内首家提出“财富管理”的概念,倡导民众树立一种健康的财富观和人生观。这是一项崇高而意义非凡的事业,尽管任重而道远,但杨晨和他领导的团队有志于成为这项事业的先行和耕耘。[编按]  相似文献   

7.
虽说为保持美誉度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一年365日,每一日企业和商家都应当作“3·15”来对待。但理想总归禁不起现实的摧残,也只有在“3·15”这一天,才是消费者扬眉吐气的时候。而当银行业遇上“3·15”的检验,它又能否顺利通关?  相似文献   

8.
夏丹 《投资与理财》2014,(22):86-89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秋天的季节里谈荷花,总令人感觉况味萧索。在中国的古典文化艺术中,荷花已经物化为一种东方性的审美理想,荷与水墨的结合也成为一个特定的中国画样式。  相似文献   

9.
王快雪 《银行家》2006,(12):134
前一度在贵刊登出“趣谈书法四入“的小文。近来在练笔中又对“入缓”颇有感悟。书画同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时常踏单车从天津财经学院到和平区文化馆参加国画班。一次偶然听到赵士英老师提及“津门吴派书法”。大意是;学其(指吴老)字形容易,但能得其神髓者却微乎其微。大有后无来者之憾。  相似文献   

10.
抓好读书学习,方法十分重要。正如古人所说,“得法者事半功倍”。究竟怎样抓好读书学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的读书学习方法归纳起来为“三时六常读书法”。  相似文献   

11.
王镛 《金融博览》2012,(9):86-87
眼光决定高度.高度决定视野。书法是研究视觉的艺术,无论中西,都讲究如何去“看”,而中国人尤其注重书法创作的境界。其实这个“境界”就是“眼界”的浓缩。秦源先生是书法界修养比较全面的艺术家.他是“眼界”高、“视野”阔的一位艺术大家。  相似文献   

12.
书法     
张铜彦,1958年10月生,河北高阳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主席。擅长隶书、缝楷和行楷。书法作品先后入展“三晋杯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大展”、“第二届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雅集“兰亭书法双年展”、“第八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情境书法大展”,多次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等主办的“全国书法名宋作品邀请展”.多次应邀参加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组织的“送欢乐下基层”和“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  相似文献   

13.
早就听说了杨晨这个理财圈中的名人。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就在国内各类金融机构及媒体大张旗鼓地向民众推销理财这个概念时,杨晨和他一手创办的中国财富管理网却非常“不识时务”地逆流而上,在国内首家提出“财富管理”的概念,倡导民众树立一种健康的财富观和人生观。这是一项崇高而意义非凡的事业,尽管任重而道远,但杨晨和他领导的团队有志于成为这项事业的先行者和耕耘者。杨晨游学海外多年,说话时习惯性地夹杂英文。但是,从他的言谈中,你却能够感受到他对传统文化及国人心理的深刻洞见,甚至能够体味到他对民族前途的忧虑。在如今这个金钱利益浸染各个角落的社会,这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情怀。  相似文献   

14.
王松奇 《银行家》2005,(6):137-139
在中国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中,书法的地位当首屈一指。其原因不仅在于别的国家基本没有书法一说,而且还在于中国的由象形文字衍生出来的方块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也的确形成为一种多姿多彩、博大精深的软笔书法艺术。中国书法的艺术之美已到了难以简单概括的程度,据说好的书法总是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美,二是难。“美”的程度可由审美主体主观评判,但“难”则具有客观性,其涵义是:(1)一个人真正把书法练至很高境界不仅靠天赋,而且还要花费毕生的精力,例如就连王羲之这样的天才,人们还都说三道四——“羲之之书晚乃  相似文献   

15.
曹凤岐 《中国金融家》2005,(11):110-111
我不懂书法,但却与唐双宁先生有一段“书法缘”。  相似文献   

16.
在钟灵毓秀的吉林省辽源市,提起郝智来,许多人都会给出“工行一老兵、书法一大家”这样的评语。是的,效力于工商银行近40年,郝智来可谓是工行的一员“老兵”;头顶中国硬笔书法家、硬笔书法教授的殊荣,郝智来乃不折不扣的书法“大家”。  相似文献   

17.
新春伊始,开口不道“万福”,先发一通“牢骚”,未免有些不识时务。殊不知一年之季在于春,这正是防患于未然的关键时刻。回首往事,基层行处有“四怕”:一怕会海淹;二怕文成山;三怕报表多;四怕检查“连”。毋庸讳言,这“四害”(我们姑且称之为“害”)确实成了基层行处的莫大负担,程度不同地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四害”何以屡精不简,一再泛滥为害?追根溯源,不能不联想到一些领导部门与领导同志的思想意识、工作作风与工作方法。上级开了会,精神需贯彻,我不开会将如何?一项新工作,省里发了文、我不发文岂非  相似文献   

18.
魏冬 《理财》2014,(10):63-65
娄红卫,又名娄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现为河南省书法家协会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助教,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特聘教师,河南省书法院特聘书法家。 书法作品获全国首届草书展三等奖、“皖北煤电杯”书法大展优秀奖、《青少年书法》杂志创刊20周年书法大赛金奖、“林散之”双年展优秀奖、“许慎杯”书法大赛银奖、2004年《书法导报》年展三等奖、2006年《书法导报》年展银奖、2007年《书法导报》年展金奖、淳化阁帖杯?二王系列全国临帖大赛三等奖、“宝丰杯”全国书法大展一等奖、首届“四堂杯”全国书法大赛三等奖等。  相似文献   

19.
杂感三则     
高续增 《银行家》2012,(8):135-137
人生岂能无理想现在人们很不愿意谈理想。多少年来,讲理想给以人们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印象:一个说教者夸夸其谈,一大群人在茫然地被灌输。而事后的发展证明,那些曾经是宏大的题目,已经被打得仰面朝天,没有人再理会它了,反而是世俗的话题经得住时间的磨练,当下电视台的节目播出表和畅销书排行榜都能证明理想类话题的不受欢迎程度。总之,现在谈理想与空洞的说教好像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相似文献   

20.
魏冬 《理财》2015,(4):64-66
继2013年海燕出版社推出“竹堂文丛”之《笔法琐谈》《竹堂笔记》《书法直言》《襄城》《曾经》引得市场叫好之后,孟会祥又于今年年初推出“竹堂文丛”之《读白蕉》《二王名帖札记》《〈书谱〉译注》《竹堂诗词》《竹堂闲话》等5本新书。尽管都是小众读物,但这5本书一经面世,还是引来好评如潮。一则报道说,孟会祥的书全面展现了他以文学为底色、以书法为专业的学习面貌。其著书不为职称,不为奖项,全是兴趣所至之结晶。所以,其味道自然大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