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值观或者利益观是一个人世界观的反映。世界观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根本。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追求。雷锋把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追求,他的世界观就是共产主义的世界观。贪官污吏把为自己或小团体谋利益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追求,他的世界观就是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的世界观。我们共产  相似文献   

2.
生活在当今,似乎大家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快乐"比什么都重要. 然而,我们是否认真地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快乐有标准吗?那些吃喝玩乐式的"快乐"、灯红酒绿下的"享受" "宁在宝马车上哭泣"的追求,就是生活的真谛吗?如果说是,为什么好多人满足之后又心生空虚失落,常常感叹现在吃啥都不香、玩啥都没意思、干啥都觉无聊?即使是那些住着豪宅、满身名牌、身价不菲、 "钱不是问题"的富人们,为什么也是忧郁、烦恼,甚至发出"穷得只剩下钱了"的唏嘘呢?回过头来看,我们许多人从艰难的岁月中走来,为什么那么艰苦的日子都乐观地挺过来了,而且还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佳话?  相似文献   

3.
<正>孙茂芳,72岁,象山人,22岁入伍,曾任北京军区总医院副政委,"当代雷锋"、全国道德模范。"雷锋影响了我的一生。我认为雷锋精神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孙茂芳在"价值观大讲堂"上这样说,他认为,学雷锋,就应该做到"三爱三做五子五小"。"一爱"祖国,学雷锋,做弘扬正气的排头兵上世纪70年代,30岁的孙茂芳  相似文献   

4.
谈到"学雷锋",人们总在强调雷锋的辛苦清苦、殚精竭虑、无私奉献,还有一种"超脱"和"高处不胜寒"的感觉.这是对助人为乐者的一种误解.一个人,当他无怨无悔奉献和付出的时候,内在机制非常和谐,他更处在一种人格快乐和精神快乐之中.这就是慈善家以及助人为乐者的一种自然境界,通过自己的善举给社会增加正能量,也让自己活得非常坦然、幸福,这就是宝贵的"快乐潜意识".  相似文献   

5.
雷锋的诚实守信精神体现为他时刻自觉主动为人民做好事
  “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不做坏事。”雷锋做到了,从旧中国的孤儿到新社会的主人,从普通工人到革命战士,他为人民做好事从来没有间断过。小到为车队节约油耗,大到为国家抢险救灾,都是在为国家和人民办实事,做好事。雷锋为人民服务是真诚的,不做假,他时刻提醒自己:我们是国家的主人,要处处为国家和人民着想。雷锋心里装着人民,体现在时刻自觉为人民做好事的实践中,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雷锋不断地在提醒自己,要使有限的生命绽放出灿烂的光辉,个人价值的实现要寓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之中。在部队,公差勤务、内务卫生,他事事抢在前面;连队放电影,他为了让别人去看,主动留下站岗;平时战友的衣服脏了,袜子破了,他不声不响地帮忙洗好补好;战友生病了,他主动请军医,送水送饭;发现哪位战友有了缺点,他利用一切机会找其谈心,热心帮助改正。在我们当今社会,有多少人能像雷锋一样,永远都那么富有爱心,永远都那么真诚善良,为了心中的承诺,甘愿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一生。在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中,个人诚信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没有诚信,相互欺骗,一个社会就会出现严重的信任危机,所有的社会关系就会在这样的危机中恶化甚至解体。诚信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不可缺少的道德纽带,它使一个社会具有更强的凝聚力,让有限的社会资源产生更大的公共效能。只有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融洽,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会协调发展,才会为他人和社会着想,为他人和社会履行自己的责任,做到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时刻自觉地为他人做好事。  相似文献   

6.
<正>在一本名为《南怀瑾谈生活与生存》的书中,著名文化学者南怀瑾先生说设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那叫"生存",而过舒适快乐的一生才能叫做"生活"。南怀瑾先生从国学和哲学上阐述了生活的真谛,并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舒适与快乐才是生活的本质。但是,在今天的背景下,我们为了生活而疲于奔命,我们以微博上的吐槽为乐,以微信圈里的自炫来弥补骨子里的不自信,以所谓的炫富来填补精神上的空虚。但也有那么一部  相似文献   

7.
《走向世界》2008,(15):84-85
追求和谐、友谊、快乐的美好未来--我们这样解读"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个"梦想"不仅仅是奥运健儿在赛场上摘金夺银,也是全人类的承诺与祝愿.  相似文献   

8.
1961年4月21日,雷锋应邀到旅顺,给驻军作报告时我曾跟随他采访两天,他的一言一行都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记得雷锋在旅顺作报告结束后,政治机关派一名干部去车站为他送行,给他买了一个面包做午餐。开始雷锋谢绝不收,后来实在推辞不掉他收下了,并从衣兜里取出三两粮票感谢说:"谢谢你们的关怀,粮票必须要交,每个人的口粮有限,你若不收粮票,面包我就不能拿。"随后,他上了火车与我们挥手告别。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见到雷锋。  相似文献   

9.
OKEC 《浙江经济》2009,(7):2-2
跳水奥运冠军田亮最近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人物。这次倒不是因为又爆出什么花边新闻,而是他将取代“小梅兰芳”余少群在电视剧《雷锋》中出演雷锋。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争议主要来自田亮的品行和形象与雷锋有很大的距离。雷锋是我们这一代人学生时代的学习榜样,时代呼唤雷锋,人民需要雷锋,并不在于他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信息》2003,(15):47-47
确认一个国家的中产阶层标准不能脱离这个国家的实际发展水平,但也不能随心所欲.依中国实际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一些专家认为,比较合理的国内中产阶层的界定,应该是人均年收入在1万至5万美元左右,也就是8万至40万人民币左右.只有具备这样的收入水平,中国的中产阶层或许才能够具有"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才能够去追求一定的"生活质量",才能够符合有关中产阶层的一条条硬性或软性的定义,否则的话,中产阶层就只能是"脱贫"或"温饱"的另一个代名词.  相似文献   

11.
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斗转星移,移不走雷锋的魂灵;岁月流逝,逝不去我们的热忱。雷锋这个名字曾经激励我们几代人成长;古老的中国正在蓬勃发展。我相信,在世界更多的地方,雷锋被不同肤色的人们所景仰。雷锋精神以超越时空的力量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我们经历多少变化和困惑,他的精神应该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指南。因为,一个人要获得成功与幸福是不能缺少雷锋精神的。雷锋同志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为中华留下一段不朽的诗篇,雷锋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生活中,像雷锋一样的好人也很多。  相似文献   

12.
<正>校长感言一校之长承载着育人之重任。追求教育的快乐,成就学生的快乐是我办学之追求。秉承"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学校"的办学理念,用心去经营,用"和顺管理、  相似文献   

13.
郭秀明精神的实质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他的价值观,也就是他的人生追求.他说:"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这"大事"是什么?就是把共产党的阳光送到群众手里.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围绕这个时代最主要的问题,我们当今最主要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生态问题,当今生态问题对于人类而言已经非常棘手,已经演变成为生态危机。然而在对生态危机的讨论中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就是人类中心主义,我们不能够摆脱人类中心主义,我们只有践行于人类中心主义之上,将传统的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转变为以追求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并重的利益追去点,才可以去解决生态危机,才能给自身带来延续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正前几个月,去宁波市中医院就诊的患者常常能遇到这样一位"轮椅医生":骨折后脚踝打入4根钢钉,手术后12天,他就坐着轮椅上了手术台,住院一个多月他已经做了15台手术;外科门诊部,他每周两次坐着轮椅给患者看病,把脚架在纸箱上,一坐就是3个半小时;他自己也是正在住院的病人,却坚持坐轮椅查  相似文献   

16.
感恩随想     
偶然读到王绍斌老师发表在《思维与智慧》杂志上的一篇《因为感恩,所以感动》的随笔,引起了我的共鸣。且不说那清新如山泉淙淙的话语,单就其中隽永的哲理,就足以拨动心弦,让人回味并为之感动。他道出了一个真谛,那就是我们所有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应该具有感恩之心;只有这样,"我们的心灵才充盈着快乐,我们的生命之树才会常青!"这个世界,不仅仅为我们提供了赖以繁衍生息的一切,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创作视听之娱的一切。不是么,音乐家应感恩于空气,无此便不能传递声波,书画家应感恩于光线,无此便不能挥毫造形。  相似文献   

17.
《东北之窗》2011,(Z3):136-137
"因为有梦想而有激情;因为有梦想而有快乐;因为有梦想而有使命;因为有梦想而有价值。"2011年4月9日,第七届"大连住宅与房地产高峰论坛"在这浪漫、美丽的北方明珠,将再次扬帆启航。此次论坛,将邀请潘石屹等业内知名人士主题演讲。作为连续举办七年的论坛的创办者,王建军感慨万千。他的梦想就是在IT领域和房地产领域实现他的社会价值,和政府与业内人士一起来推动改善我们共同的居住环境,创造良好的康居生活。"因为我们一直为着梦想而努力,在这过程中有激情、有快乐,我们完成我们的使命、创造我们的价值,我们坚信,功到自然成"。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一些国际人士眼中,他是一个爱好和平、不会支持自杀式攻击行动的人;他自己宣称和平、非暴力和宗教慈怀,不追求"西藏独立",没有政治目的。但实际上,他在各类国际舞台上为所谓的"西藏自治"积极游走,实质是以宗教为幌子追求政治目的,甚至不惜为了政治目的制造流血事件。2008年3月14日他,操纵、策划拉萨打砸抢烧事件,造成包括平民在内的18人死亡,300多人受伤。他就是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人的心里,3月5日是一个温暖的日子。1963年的这一天,毛泽东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3月5日就成了"雷锋日"。学习雷锋精神,就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共同行动。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民族对道德传承的精神追求,传递了人与人间互助友爱的真情,寄托了人们对于"好人"雷锋的期盼。  相似文献   

20.
在电视剧《雷锋》中,有这样的细节。入伍的第一天,因乘火车时车厢热,下车后雷锋就感冒了。晚上,营长来查铺,见他咳嗽和烧得厉害,就连忙叫来医生为他诊治。营长怕他冻着,还脱下大衣、再抱来被子盖在他身上。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激动的泪水流湿了枕头……我下定了决心,入伍了,一定要好好地为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