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会发现一些字词频频出现,其中提到"发展"294次,"人民"145次,"坚持"110次,"改革"86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82次,"民主"70次,"和谐"31次.透过这些高频字词,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发展方向,更可以领悟到党的先进性所在.  相似文献   

2.
从毛泽东到十八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再到"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群众路线这条红线贯穿始终。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活动和组织的根本原则,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应用"。党只有深刻把握了群众路线与民主集中制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在实践中将二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  相似文献   

3.
<正>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们党已经成立八十八年,在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提到"人民"达到203次之多,鲜明体现出人民领袖赤诚深厚的为民情怀、须臾不忘的人民念想和执政为民的责任担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十九大报告的一条红线,必须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党的奋斗历程中具有划时代、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党的十七大高度评价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系统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对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观点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价值导向。从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出发,追溯其理论来源可以发现,《共产党宣言》中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以人民为中心"提供了理论支点和实现途径。"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发展了"人的全面发展",并且贯穿于新发展理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中国梦"战略布局中,对我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强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今年全国"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环境污染问题,"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这充分显示了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鲜明态度。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两会"精神,就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快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  相似文献   

8.
林凌 《开放导报》2002,(12):5-6,10
江泽民同志所作的十六大报告,是党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第三步战略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报告提出的许多新理论、新思维、新观点、新论断,报告的新语言、新文风,令人思想一新,耳目一新.特别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工作方针,为组织全党和全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起了巨大的政治动员作用和组织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博大精深,涵盖了众多思想家对其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发展充满忧患意识的经济思想理念。而在众多的经济思想范畴中,"义利、本末、奢简"始终是三大基础。义利观更是作为思想史中常辨常新的话题贯穿于从古至今的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并渗透于一切的社会活动之中。文章以先秦儒家义利观来浅析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宁波通讯》2012,(23):8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首次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同步发展新指标,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和"五位一体"的高度,通篇贯穿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充分体现了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党的宗旨和追求,为我们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围绕党的十八大精神,我市上下迅速形成一股学习、实干的热情。那么,  相似文献   

11.
付振伟 《发展》2013,(6):31-31
2013年,庆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市委的领导下,服从和服务于全市工作大局,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努力开创工作的新局面。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  相似文献   

12.
李崇峰 《东北之窗》2022,(11):12-13
<正>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精神实质,把高质量发展贯穿于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大连篇章,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展现更大担当作为。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科学地阐述了党的基层组织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我们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时,要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努力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切实增强战斗堡垒作用。近年来,我们滨海县城南交通管理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把党支部建设工作贯穿在交通管理行政业务工作的全过程,以基层党  相似文献   

14.
陈云作为党的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解放事业、新中国成立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陈云同志出色的经济才能在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都发挥了重大作用。陈云同志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基石的经济思想,始终贯穿以人民为本的经济发展策略。明确指导了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对新中国前后经济恢复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探索过程,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新阶段,其主要标志是:习近平系统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科学论断、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论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基在于高质量发展,而发展质量的提升以发展理念的革新为认识论前提。步入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以新发展理念贯穿共同富裕制度设计既能够为厚植共同富裕物质基础提供强劲动力、为系统推进共同富裕确立平衡杠杆,又将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永续条件、开辟经济空间、明晰价值旨归。以新发展理念贯穿共同富裕制度设计是中国共产党遵循科学社会主义核心要旨、勇担自身历史使命的主动作为,也是凸显人民主体地位、构筑多维制度体系的现实需要。在此过程中,应当建构涵盖物质财富创造、重大关系处理、美丽底色描绘、经济空间拓展、社会财富分配等诸多方面的共同富裕制度体系,并以科学制度服务中国特色共同富裕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18.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根本组织路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被誉为党的生命线和传家宝. 作为一种价值取向,"群众路线"体现了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作为一种领导方法,"群众路线"体现了党的鲜明立场和立足点;作为一种工作方法,"群众路线"体现了党的群众观点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有机统一;作为一种工作作风,"群众路线"体现了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指出:"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就要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两大主题,不断改进和加强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  相似文献   

20.
花跃奎 《黑河学刊》2014,(12):64-65
弄清"为了谁"就是弄清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弄清"依靠谁"就是弄清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英雄这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弄清"我是谁"就是弄清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这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正是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然而,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少数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立场有所动摇,"四风"问题严重,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反映强烈。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弄清这些问题,并且在实践中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