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超 《商》2012,(15):146-147
经济犯罪死刑配置问题在我国历来是一个争议已久的问题。对于经济犯罪配置死刑,虽然使得刑法的严厉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得刑罚的威慑力得到充分的体现,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展,经济形势的转变,死刑面对经济犯罪的迅速上升显得力不从心起来。而且从世界犯罪内来看,刑罚的轻缓化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死刑在刑罚配置中的比重越来越低,对于经济犯罪这样一种与经济活动相关的犯罪形态而言,废除死刑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经济型犯罪的死刑废止是我国现阶段在死刑控制问题上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和需要逐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如何有效的对经济犯罪进行惩罚以达到刑法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目的,是每个国家都面临的难题。我国的刑法对经济犯罪设置的刑罚存在众多弊端,增设经济犯罪资格刑,废除经济犯罪的死刑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高昱 《商务周刊》2010,(18):8-8
司法实践证明,死刑阻吓并未有效减少经济犯罪,因此我们赞同进一步削减经济犯罪的死刑罪名。我们主张,大幅度调高经济犯罪的死刑起点,但与此同时也大幅度加重经济犯罪生刑的服刑年限,比如将有期徒刑最高年限从20年提高到60年  相似文献   

4.
袁博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2):228-229
死刑,即生命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权利的刑罚。死刑所剥夺的是犯罪分子最重要的权利。然而,随着文明的进程,刑罚由残酷走向轻缓,死刑也随之发生变化。人们对死刑的存废产生了激烈的争议,也对我国的死刑制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吴家敬 《商》2014,(32):220-220
死刑又称生命刑,在刑罚体系中是最严厉的刑罚方法。死刑复核程序是法院对死刑案件复核遵循的特别制度。死刑复核制度作为死刑案件的最后一道"闸门",对控制我国死刑数量、保证死刑案件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我国古代和现代的死刑复核制度,并分析了现行死刑复核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6.
陈倩怡 《商》2014,(47):229-229
本文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现实状况,提出中国死刑制度的改革必须采取了“两步走”的战略,即“限制死刑,实现刑罚轻缓化——废除死刑,实现刑罚人道性”的“慢性死亡”道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刑法规定的资格刑存在很多缺陷,除了规定犯某种经济犯罪被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外,资格刑基本上与经济犯罪无缘,由于对经济犯罪的惩治缺乏针对性,因而不能有效地预防和遏制经济犯罪.完善我国经济犯罪处罚中的资格刑制度,可以将我国非刑事法律对经济犯罪人某种资格的限制或剥夺的规定进行刑罚化,借鉴外国刑事法律对资格刑的立法经验.本文拟从我国刑法关于资格刑的立法现状入手,吸收目前有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借鉴外国立法的成功经验,提出完善我国经济犯罪处罚中的资格刑制度的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法规定的资格刑存在很多缺陷,除了规定犯某种经济犯罪被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外,资格刑基本上与经济犯罪无缘,由于对经济犯罪的惩治缺乏针对性,因而不能有效地预防和遏制经济犯罪.完善我国经济犯罪处罚中的资格刑制度,可以将我国非刑事法律对经济犯罪人某种资格的限制或剥夺的规定进行刑罚化,借鉴外国刑事法律对资格刑的立法经验.本文拟从我国刑法关于资格刑的立法现状入手,吸收目前有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借鉴外国立法的成功经验,提出完善我国经济犯罪处罚中的资格刑制度的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9.
徐王兰 《商》2014,(37):252-252
死刑是刑罚体系中最严厉的一种刑罚,其所具有不可逆性历来被视为一种极刑。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中,死刑发挥着“杀一儆百”、稳定统治的重要作用,因此受到历代君主的一致推崇。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死刑的废止问题成为刑事立法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0.
《商》2016,(8):237-238
资格刑在经济犯罪中适用有其重大的意义。作为一种既经济性又轻缓的刑罚,资格刑在域外的刑罚体系中种类丰富、运用广泛、效果显著,分析我国经济犯罪资格刑的设置现状,借鉴域外相关立法经验加以完善,对于遏制居高不下的经济犯罪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欧阳文星 《商》2014,(40):203-204
1997年,《刑法典》专门设立刑法分则第三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经济犯罪从十几个罪名增加到九十多个。历年来我国对于经济犯罪采取一贯的“从严从快”政策。这不仅违背了刑法罪行相适应原则和严宽相济原则,同时经济犯罪的数量一直不断持续上涨。本文旨在当“重刑”对经济犯罪的不适用,是否考虑以刑罚体系之外的以行政处罚之名,却行使资格刑之实的资格刑纳入到刑罚体系之内,并且扩充和完善刑罚体系内的经济犯罪资格刑。  相似文献   

12.
周宝金 《商》2014,(13):145-145
作为刑罚的一种,死刑从应然性上说,在中国,我们应当废除死刑。废除死刑的呐喊,首先出自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里亚。死刑在当代中国不可能完全废止,但应当限制死刑的适用。死刑应当受到限制,这已经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我国也不应该例外。  相似文献   

13.
死刑对于一个罪犯来说是对他犯罪的最严厉惩罚。死刑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后期,死刑伴随着国家的诞生而出现,是一种人类最本能的报复手段。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阶段,死刑与其他普通刑罚有着本质的显著特点。死刑存在一天,人类的文明都在快速发展,是对死刑的一种承认和认可。贝加里亚在《罪与罚论》中主张废除死刑这一古老的刑罚,国家政府民众都在对死刑的合理存在性产生质疑。死刑的争论应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不可人云亦云。但是,从发展最终点的社会角度的方向来看,死刑终究是要取消的,这是毋庸置疑的。理论上,伴随人类社会中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交融,死刑执行数量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世纪中叶后,为了使得死刑的减少和进一步废止,全球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举措。虽然废除死刑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长远之计,但彻底废除死刑的条件在各国调查的结论中参差不齐,就目前我国的废除死刑来看,许多条件和时机还不是那么的成熟。我国废除死刑的道路必将任重而道远。从宏观问题的探究角度出发,当前的死刑制度在我国还会仍将持续存在,我国的死刑制度,严格从立法,执法和司法层面出发,力求存在和执行的合理,在为具备废除死刑奠定强有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商》2015,(21)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拟取消集资诈骗罪等9个罪的死刑规定。这次修正案欲取消的9个死刑罪名是否必要以及如何看待死刑存废,草案一出就引起了社会关于死刑存废问题的舆论风暴。  相似文献   

15.
死刑这种合法剥夺生命权刑罚是否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脚步。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的改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死刑的废除方式最经济和可行的就是降低死刑的使用,直至若干年后废除。  相似文献   

16.
终身监禁制度的创设,对于优化我国刑罚的结构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符合我国死刑刑种少用、慎用的刑事指引精神。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死刑刑罚的适用,并能使"无期徒刑"在真正意义上确立了遥遥无期的后果,具有极大地震慑力,对于新时期反腐工作的作用是明显的。作为刑罚的一种执行方式,终身监禁并非独立刑种,且目前其仅在贪污腐败案件中予以适用。所以,建议扩大终身监禁制度的适用范围,这对于今后刑罚结构的调整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商》2016,(9)
《刑法修正案(九)》修改的内容较为宽泛,其中废除了9个罪名的死刑,这说明我国在刑罚上在逐渐顺应刑罚轻缓化的世界潮流。本次刑罚修订有回应社会现实与时俱进的特性,总体性的刑罚较为轻缓并且宽中有严,贯彻并浓缩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神,刑罚调整兼顾了报应与预防的双重功能需要。  相似文献   

18.
死刑废存争议由来已久,作为刑法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废除死刑的贝卡里亚曾这样写道,“滥施极刑从来没有使人改恶从善。这促使我去研究,一个组织优良的社会里,死刑是否真的有益和公正”。而死刑存在的利弊,最终也将影响一个国家刑事政策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我们必须也不得不认清作为刑罚一种手段的死刑其自身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是遏制当前比较猖狂的职务犯罪和金融证券业等经济领域犯罪的有力武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针对金融市场秩序和惩处腐败的职务犯罪是刑法修订的重点.更为重要的是在当今刑罚量刑轻刑化的趋势下,对于经济犯罪和职务犯罪这两类犯罪,在修正案里却体现出了刑罚趋重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张柱 《商》2013,(2):162-162
随着人权理论的发展,国内外刑法学者关于死刑制度存废的争论从未停止。我国刑法现阶段关于死刑的规定有诸多不合理之处,本文从死刑制度现状及死刑的特性出发,结合死刑存废理论的争执以及2011年出台的《刑法修正案(8)》中关于死刑作出的重大修改,分析我国死刑制度并提出相应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