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刘朵 《当代经济》2016,(11):39-41
消费环境对居民的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可能制约,或者促进.本文从消费环境方面来讨论对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可以得出改善消费环境能够促进居民消费,消费环境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是双向的特点,本文建议应着力改善消费软件及硬件环境,从而提升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2.
宋鑫陶 《商周刊》2015,(8):30-31
有人说,我国电子产品大众消费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社会正进入以小众化、个性化为特点的“精英”消费时代。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消费理念,有着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意愿,人们试图通过自己所购买的产品来品评别人、彰显自己。2015年年初,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做了一个关于今年消费计划的调查。在2062位参与者中,57%的人选择购买质量更好的日用品,41.4%的人选择了电子产品。电子消费渐成主流,一方面说明民众购买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在提示社会正进入以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消费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复苏,中央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民生的重要举措.保增长、扩内需的核心就是要扩大消费.消费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集团消费,而在于个人消费、老百姓消费这一块的启动上.老百姓现在不敢消费,主要是不放心,对自己的后半辈子不放心,对产品质量不放心,对食品安全不放心,等等;所以说让老百姓放心,才能扩大消费.  相似文献   

4.
冯飞鹏 《当代经济》2024,(2):101-112
消费环境对消费意愿与经济增长具有深刻影响。基于中国337个城市2001—2021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深入评估了消费环境对消费意愿,进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检验了政府和市场在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消费环境对消费意愿有着显著的影响,而消费意愿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其中,物价水平、居民收入、就业率对消费支出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信贷利率对消费支出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此外,政府和市场作用的改善均能强化消费环境对消费支出的正向推动力,消费支出在消费环境和经济增长中起到显著的中介效应。这一发现为政府和企业制定促进消费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于深入理解消费环境、消费意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具有深远意义.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主要有理性消费和非理性消费两种,我们应积极倡导理性消费,尽量避免乃至消除非理性消费、增强理性消费.最后对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网络消费与传统消费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风娥 《经济师》2005,(8):107-108
网络经济的发展对传统经济提出了一系列挑战,网络消费与传统消费相比出现了新变化。在网络经济下,消费与生产实现了同一趋势;消费效率大大提高;消费者的选择权扩大;消费者的消费理性增强;消费模式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7.
消费文化观念对消费意向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消费文化观念对消费意向的影响,本文在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消费文化观念意向模型.研究显示,计划行为理论能够很好解释上述模型.消费态度、主观规范和消费感知行为对消费意向有重要的影响;此外,消费感知行为对消费态度也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绿色消费与生态消费的规则界定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色消费与生态消费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消费模式。绿色消费的基本功效是健康、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生态消费相对于绿色消费而言它更具有适度性、全面性与协调性等特征。二者之间的关系为:绿色消费应寓于生态消费之中,并成为生态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消费与生态消费发挥的功效均为一种正向溢出效应,而违背绿色消费与生态消费所形成的是一种负向溢出效应。因此,抑制违背绿色消费与生态消费的行为,必须从规范生活领域的消费与生产领域的消费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全面治理。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网络消费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消费形式之一,它象征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是社会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在界定网络消费涵义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中国的网络消费现状以及网络消费的市场特征,进而为产品制定出合理的网络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0.
崔玉峰 《经济师》2007,(10):253
文章对保险消费与一般消费的关系和区别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研究保险消费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带来大量的闲暇时间与收入的增长,而收入的增长又促使人们消费需求层次向上升级,“有闲”和“有钱”的结合点——闲暇消费,必将成为中国未来消费发展的大趋势。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按照客观经济社会规律进一步推动和发展闲暇消费,提高消费质量。  相似文献   

12.
从消费的本质看可持续消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梅华 《经济问题》2001,18(3):51-53
消费本来是人类自我完善、自我成就的过程,但一个世纪以来的人类消费是建立在对自然、环境、资源的无偿掠夺的基础上的,结果使人类进入了自己为自己制造的陷阱之中。分析消费的本来涵义和产业社会消费的弊端,可持续消费将是人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试论消费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目标。消费和谐是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和谐、消费与人自身发展的和谐、消费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然而当前,我国还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消费现象,对社会生产发展、自然环境以及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都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积极倡导消费和谐,努力探索实现消费和谐的对策、路径的努力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市场化与消费的迅速膨胀,消费社会与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在我国也越来越明显.消费道德规范的建设和实施成为我国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当前消费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实施消费行为道德规范的现实意义及客观依据,并进一步提出了加强消费道德规范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论扩张消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增长的主要支点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需求领域 ,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 ,扩张消费就成了国民经济提速发展的首选措施。本文通过对当前扩张消费的依据和障碍的分析 ,提出了作者扩张消费的几点建议。这对当前扩张消费 ,释放 13亿人口的消费潜力 ,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正>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是适度的,还是过高的?有没有形成“消费早熟”?是否已经到了“消费爆炸”的时候?经济界对这些问题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为了澄清这些问题,首先要确定适度消费的界限。所谓适度消费是指适应于国情国力、生产力水平和自然资源的消费状态,又称合理消费或科学消费。消费是否适度的客观标准是消费主体的经济力量与消费机制运行之间的对比关系。量力而行原则在生产建设上适用,在生活消费上同样适用。量力,在微观消费方面,对于每个家庭或消费者来说,就是他们在一定时期的收入;在宏观消费方面,对于国家和社会  相似文献   

17.
消费的影响因素包括收入、价格水平、利率水平及收入分配状况等,其中收入为最重要的因素。消费收入理论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代表性理论包括相对收入假说、绝对收入假说、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随机游走假说、预防性储蓄假说及流动性约束假说等。各消费收入理论提出了相应的消费函数。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的消费特点与消费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美红 《经济师》2006,(8):108-109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所受的教育、所处的校园环境以及该年龄的特殊心理特征,使得其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有不同于其他年龄段和一般社会青年的特点。拟通过对大学生消费特点和消费趋势的分析,为研究青年一代乃至整个社会的消费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在转换.新常态下,投资、出口这两驾马车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趋减弱,消费逐渐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主要内生动力.广东作为经济大省,也是全国消费大省、网购大省,最终消费总额占全国的11%左右,消费升级对全国扩大消费影响重大.打造消费新增长点,形成多点支撑的消费格局已成为当前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必须要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当前消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政策举措扩大居民最终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结构转型升级,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20.
论引导消费     
林文盆 《经济纵横》1990,(11):59-60
<正> 所谓引导消费是指国家或社会经济组织从外界依照既定的方向,通过一定的经济手段、政策、规划和宣传教育等去影响消费者,达到影响消费的目的,其突出特点,是非强制性、诱导性。引导消费的对象是消费者。从经济运行的过程来看,所要影响的,不只是消费过程的消费行为,而且包括商品从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的买卖行为以及为准备消费的保管、消费前加工、消费后处理行为,消费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等等,这样才能全面实现引导消费目的。并非任何人都懂得消费,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成为懂得一切产品使用价值的行家,能够了解一切产品的性能、特点、保管、消费前加工以及使用、利用和享受的方法。这就需要通过引导消费来培养和提高消费能力。消费能力的大小,不仅关系消费者个人能否消费,而且关系消费者的消费效果,消费者自身的才干,从一个侧面反映人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