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颇具争议的新法 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反复酝酿之后,新<劳动合同法>出台,为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各项法定权益奠定基础:又从内容上具体约定了劳动者的工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等权益,从而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当前一些企业在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造过程中,虚化职工地位的现象严重。现代企业制度,其实就是确定资本、管理和劳动在企业中的位置,通过协调机制充分调动投资者、经营者以及劳动者三方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核心创造能力。建立体现职工主体地位的合理机制,调动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工作:一、从理论上确认职工的人力资本产权地位。资本、劳动和管理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每一种要素的所有者都可以根据自身对联合产出的贡献来获得相应的利益。二、从法律上确保职工的主体地位。应建立以…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提出所有制差异所致资源错配程度的测算模型,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测算了要素价格因所有制差异而导致的资源错配程度。结果表明,尽管中国所有制差异所致资源错配程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资源错配情况依然严重,1998—2007年所有制差异带来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损失每年都在200%以上,其中劳动要素错配带来的TFP损失约为100%,资本要素错配带来的TFP损失约为50%。本文分析还表明,所有制差异所致资源错配问题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所有制差异本身,而在于政府行政权力与国有企业垄断结合而形成的行政垄断。行政部门通过设置市场进入壁垒、管制市场价格获得垄断势力,以及通过支配国有银行占主导的金融体系为国有企业带来较低的融资成本,从而实现国有企业高利润以及员工高福利,进而导致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的错配。  相似文献   

4.
劳动创造世界。不劳动者不得食。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劳动者至今在很多领域和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应有的尊严和保障。"体面劳动"是国际劳工组织近年来提出的一个理念,旨在保护劳动者权利,保障劳动者享有足够收入和工作机会,使劳动者获得充分的社会保护。国际权威组织对体面劳动给出的定义是:根据就业人员自身和其所属集体的条件,可以保障其自由、安全、尊严和公正的劳动。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最根本的是要保障他们的权益,特别是要致力于改善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劳动收入、劳动保障、生活质量,让广大劳动者更多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我们欣喜地看到总书记的指示正在得到落实,我们也相信一定能够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5.
资本所有者仅以物质资本为客体的股权联合、集中所形成的股份制是一元股份制。这种企业制度没有改变劳动者的雇佣劳动地位,劳动者的劳动力仍然是商品,没有分享企业利润的权利,因此,这种企业制度不符合公有制的要求。资本所有者在承认物质资本股权的基础上,承认劳动力作为人力资本投入企业并享有股权,这种企业制度称之为二元股份制。它不仅解决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相分离的矛盾,而且解决了劳动者的劳动职能与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剩余劳动所有权相分离的矛盾,实现了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占有全部生产力的目标,是公有制的最佳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运用多投入多产出模型,从产出、投入两个角度测算分析信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等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产出视角的分析表明:相比非信息产业以及信息应用产业,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低,且存在“硬”强“软”弱的结构问题.基于投入视角的分析表明:资本投入一直都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全要素生产率(TFP),而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低.从动态演变来看,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剧烈波动都发生在经济危机后,而且往往伴随着全要素生产率(TFP)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反向剧烈波动,表明为应对经济危机的投资的过度增长往往伴随着低效率.  相似文献   

7.
行业要素密集性质判断对研究一国要素禀赋与贸易发展相关问题十分重要。然而,现有计算要素密集度和判定行业要素密集性质的方法存在诸多缺陷,包括行业要素投入量数据欠缺、行业要素密集性质判定标准设定过于主观以及无法获得统一评价等。文章从雷布钦斯基定理出发,结合中国工业部门36个子行业的历史数据和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方法,详细考察了资本/劳动两要素投入假设、资本/劳动/技术三要素投入假设、资本/劳动/技术多要素投入假设下中国工业部门及其主要行业的要素密集性质。结论显示,采用三要素投入假设下行业要素密集性质相对更为合理;中国工业部门总体上呈现出资本密集型特征;中国工业部门的36个子行业要素密集性质将主要可以分为资本密集型、资本劳动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以及资本技术劳动密集型等4种类型;其倾向性要素密集性质呈现出资本密集型特征。  相似文献   

8.
劳动创造世界。不劳动者不得食。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劳动者至今在很多领域和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应有的尊严和保障。体面劳动是国际劳工组织近年来提出的一个理念,旨在保护劳动者权利,保障劳动者享有足够收入和工作机会,使劳动者获得充分的社会保护。国际权威组织对体面劳动给出的定义是:根据就业人员自身和其所属集体的条件,可以保障其自由、安全、尊严和公正的劳动。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最根本的是要保障他们的权益,特别是要致力于改善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劳动收入、劳动保障、生活质量,让广大劳动者更多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我们欣喜地看到总书记的指示正在得到落实,我们也相信一定能够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经典权衡理论, 构建了过度自信管理者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理论模型。 在此基础上, 利用年龄、 性别、 学历等个人特征数据构建了度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的评价指标, 并使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 结果表明: (1)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在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过程中倾向于使用债务融资, 从而改变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 提高上市公司的负债比率; (2) 对于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来说, 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不尽相同: 在能源、 医疗保健和公用事业行业中,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 (3)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资本结构越高的公司绩效越差。  相似文献   

10.
技能工资是岗位技能工资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职工劳动(工作)技能和熟练程度的工资,实行技能工资能促进职工学习和钻研生产操作技能的积极性,提高其文化技术素质。本文就其技术测评及如何易于操作运行等问题进行探讨。1.劳动技能的构成要素分析。劳动者的生产操作(工作)技能的高低,一般认为取决于三个因素,即文化程度、专业知识和生产(工作)经验。一般来说,劳动者文化程度越  相似文献   

11.
资本深化、产业结构与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提高城市化质量和劳动产出效率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目前关于城市劳动生产率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发达国家城市化平稳期假定做出的,这与中国当前发展情境不符。本文在城市产出总量函数中引入了资本存量和产业结构变量,考察快速城市化时期的资本存量、劳动投入、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等关键经济变量对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中国1995—2010年地级以上城市市辖区数据,本文发现:劳均资本存量、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等因素对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有显著作用,并且呈现阶段性和趋势性特征。总体上看,资本深化的作用最大但呈缓慢下降态势,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的作用为正且呈"倒U型"变动,而人口集聚呈"规模报酬递增",要素投入呈"规模报酬递减"现象。  相似文献   

12.
劳动报酬占比变动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劳动者报酬GDP占比下滑是中国劳动收入增长背景下的客观事实。在农村剩余劳动供给相对充裕条件下,劳动报酬占比变化反映了产业结构变迁中的劳动边际产出效率变化。二元经济下的工业化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中,资本替代劳动是劳动报酬产业内效应变化的主要原因,边际生产率决定的劳动工资引导劳动要素从劳动报酬较高的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是劳动报酬占比产业间效应下降的原因。随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劳动力绝对供给能力面临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对供给能力减弱,劳动供给曲线左移将替代劳动边际生产率对劳动报酬的决定,直接提升产业间劳动力转移成本并带动产业内劳动力报酬提升。  相似文献   

13.
刘云 《冶金财会》2010,(12):33-33
<正>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而生产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将各生产要素充分调动起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国内节能减排政策力度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我国工业行业在进行节能减排的同时保持稳定的工业经济增长,以改善发展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对我国31个工业细分行业2000~2014年的行业要素密集度的计算,并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扩展,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进行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计量检验。结果发现我国工业行业中,资本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能源产出弹性存在较大的差异,资本密集型行业的产出弹性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约433%,同时资本、劳动和技术等要素在这两种要素密集度行业的产出弹性也存在差异,因此不同要素密集度性质的行业应采取差异化的措施从而在节能减排的同时保证产出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法制的推动和完善,相关劳动法律法规陆续出台,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尝试用法律武器来解决劳动争议,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争议中劳动者一方起诉用人单位的案例不断增加,特别是"恶意诉讼"事件频繁出现,劳动关系中的信任危机与日俱增。本文针对劳动争议过程中劳动者一方提起的恶意诉讼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建议。几种典型的恶意诉讼现象劳动关系:在劳动者求职和入职环节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关系的性质究竟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一定要清楚明确。有少数劳动者,为了获得工作岗位,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混淆事实。例如,有些提前退休人员、与第三方存在劳动关系的人员等在求职(全日制工作岗位)过程中,不如实提供个人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缺乏体面劳动的机制,也存在着这么一种常态:由企业单方面向劳动者定待遇,不尊重国家的有关规定实施工资标准,资本与工资严重分离,不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随意扣押劳动者身份证或其他证件以及随意定押金,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随心所欲地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血的教训一次又一次告诫我们 ,用人单位随便长期延长工时 ,增加劳动者或弱势群体的劳动时间 ,是使伤亡事故不断上升的一条重要原因。为此 ,全面实施安全生产法规 ,保证劳动者或弱势群体的法定劳动时间 ,保护他们合法合理的休息权 ,是全面搞好安全生产、减少各类伤亡事故的一条最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劳动素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通过劳动效率的价值表现得到实现.在科技决定经济繁荣的当今时代,劳动效率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以物化要素衡量经济绩效已经被以技术和制度等软化要素代替.以新经济增长理论为核心构建劳动效率为核心指标的劳动素质与经济增长模型,以劳动工资代替传统的受教育程度作为劳动效率标准,检验劳动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考虑到新经济增长理论中制度的重要性和中国分配制度的特殊性,以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30多年的经验数据对模型进行初步验证,结果对传统劳动价值与经济增长有更多解释,对于建立有效灵活的劳动价值机制促进经济增长的理性与活力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意一:明确了立法宗旨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一个纲领性问题,最终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之说并不意味着只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不保护或者排斥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只是强调在双方合法利益保护的基础上,对劳动者给予倾斜保护,不会导致劳动合同双方主体的权利失衡.另外,劳动合同法第1条规定了"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这也强调了对劳动关系双方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企业法》第41条规定:“企业必须贯彻安全生产制度,改善劳动条件,做好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工作,做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内蒙古自治区劳动保护条例》第2条指出:“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是各级人民政府、管理部门、企业、事业单位领导者的责任”由此看出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劳动保护,改善职工劳动条件,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加强职工的劳动保护工作,是企业应尽的法定的义务.一、企业应尽的法定义务包括以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