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集群打造区域品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它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正如单个企业拥有自己的企业品牌,在一定区域内聚集且紧密联系的产业集群也拥有自己的区域品牌,它是指由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形成的市场声誉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品牌凝聚着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共同属性、价值等核心要素,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载体。目前,我国的产业集群品牌建设还存在着诸多共性问题:产业集群缺乏具有核心内涵的集群品牌,品牌建设大多缺乏明确的思路和整体安排,普遍存在对集群品牌重使用、轻维护、不建设的行为,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创新能力不足,等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产业集群品牌建设策略:明确集群品牌建设主体和品牌培植模式,形成品牌建设规划;加强集群企业协同管理,建立和提升品牌联动效应;建立集群品牌识别系统,规范集群品牌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产业集群品牌塑造的公共服务载体。最后,以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为例,探讨了推进产业集群品牌建设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一、产业集群既是企业聚集,也是品牌聚集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不仅仅是众多相关企业在地理上的集聚,品牌集聚的现象也十分突出。纵观国内外产业集群的发展,不难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企业的品牌战略关系到企业品牌的价值及品牌的社会形象,它是一种企业文化。目前存在着一些品牌战略误区,对此必须通过技术进步、产品更新、品牌再定位等措施向原有品牌注入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5.
产品品牌作为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非标准化特征要素,是内生变量。选择24个服装产业集聚地作为样本,考察集群内产品品牌数量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发现产品品牌数量对集群的增长和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正向作用;然而,进一步研究显示,过多的产品品牌数量也会制约产业集群的发展。最后,对变量进行重新组合后发现,目前中国服装产业集群还处于初级阶段,品牌数量仍旧低于临界值,在品牌培育上需要长期持续不断地付出。  相似文献   

6.
试论产业集群租金与产业集群演进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提出了产业集群租金的概念,并将产业集群租金按源泉分为产业租金、地理租金和组织租金。本文认为,产业集群起因于生产要素对产业集群租金的追逐,租金的耗散导致产业集群的衰败。随着产业集群租金的主要来源由产业租金、地理租金向组织租金演变,产业集群从非正式产业集群向有组织的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演进。  相似文献   

7.
苗青  发礼 《中华商标》2010,(11):57-57
近日从江苏省徐州工商局获悉,该局和商标协会确认22个基地为徐州市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是江苏省纺织服装业重要的发展特色,目前,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试点单位66个,其中,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认定的集群33个,数量占全国纺织服装  相似文献   

9.
区域品牌靠什么走向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丰富多彩的地域物质资本和精神文化,在不同地域催生了具有不同文化特色的服装产业和服装品牌。除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根据各地产业集群特点。对我国区域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特色鲜明的10个市(县)、29个城(镇)授予的地域服装品牌称号外,在多年市场竞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大连服装名城、上海国际服装都市、宁波服装加工名市、北京国际服装文化中心、温州瓯派服装基地,以及汉派服装、杭派服装等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服装品牌,作为一种地域文化语言。一种写意区域精神文明的物质载体,已成为各地域的品牌形象和区域名片。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中的缺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耀 《中国纺织》2004,(8):78-80
近些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产业发展出现了与国际上相似的“集群化”(可译为Clusterization)趋势,即大量相关企业按照定的经济联系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类似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比较突出的有两种类型,一个是以纺织服装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集群,个是以工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沿海一带。如浙江省拥有年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区519个,总产值达6000多亿元。  相似文献   

11.
崔静 《华北电业》2012,(3):50-51
作为企业重要无形资产的公司品牌,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作用日渐凸显,企业决策者对公司品牌及相应管理实践的重视程度也将日渐提升,从而推动企业更加努力地构建强有力的公司品牌,以增强企业在"整体竞争时代"的实力。  相似文献   

12.
企业规模、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企业规模问题一直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观点和主张,造成冲突的原因在于“企业规模”是一个各取所需的含混的概念。具有经济学意义的企业规模应该从两个相互正交的维度上———企业的横向规模和纵向规模———来度量。规模经济来自于横向规模的扩张,而纵向规模的扩张可能会带来规模不经济。产业集群是观察企业横向、纵向规模一个好的样本。区分企业规模的不同性质,将会使与规模经济相关的理论研究出现明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纺织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提升改造任务艰巨,亟需公共服务的带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产业集群提升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后将继续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常静 《中国纺织》2003,(11):78-79
嵊州,这个人口不足15万的浙江小城,15年前,还零散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领带加工企业和作坊。但今天,还是这个小城,却拥有了中国领带城这样一个有着国际影响力的领带交易市场,全市拥有领带生产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年产领带2.5亿余条占全国领带产量的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的1/3,其中出口领带1亿条,出口创汇近3亿美元,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比利时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有业内人士的分析认为,该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发挥正是基于嵊州领带工业园区平台的建立。集群凶猛,来自于其明显优于传统产业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我国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发现,当代表国家服装产业实力的中国男装业开始加大向品牌经营转化力度时,国内男装的中高档市场,早已是外来品牌的天下。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品牌和品牌战略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建筑业企业品牌与竞争力的关系,认为建立和实施品牌战略有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有助于企业内部成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同时企业竞争力优势能够促进品牌战略的实施,基于资源的竞争优势理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组织内部的资源最优配置,组织内部成员长时期优化意识的熏陶,保障了品牌意识快速融入的可能性.文章中为不同竞争条件下建筑业企业应采取的品牌战略提出合理化建议;强调建筑业企业的品牌与竞争力相互依存的关系,最终能够为企业获得利润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我公司始建于1960年,2001年9月改制后,公司把“为股东提供最丰厚的投资回报,为客户打建最优质的建筑产品,为员工提供最广阔的发展平台,为企业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做为企业核心经营理念,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做为我们的企业精神,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坚定不移地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公司先后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9项,全国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煤炭企业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煤炭企业要有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企业的领导人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企业文化观念和经营理念,认真思考和实施质量品牌战略,以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拓展企业生存发展的空间。一、实施质量品牌战略的意义和优势质量品牌战略是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由于种种原因生产成本偏高,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必须寻找一条能发挥优势、抢占市场、巩固市场之路,而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就显得十分必要。首先,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我国当…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对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四种基本形态--蜂窝型、专业市场领导型、主企业领导型和混合型一定抽象意义上的划分和特征分析入手,推演基于不同组织架构和分工协作体系视角下,现阶段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途径与产业升级可行路径.以中国戴南不锈钢制品产业集群为例,从实证角度剖析了主核心企业领导型企业网络对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有效推动作用和重要性.指出,地方产业集群的转化和升级是组织架构、外向关联度、社会资本和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协同转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属性与内涵   总被引:66,自引:0,他引:66  
产业集群是一种中间性体制组织,企业间交易的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的不同匹配,决定了产业集群组织存在的效率边界。从不同的角度看,产业集群具有不同的组织内涵。具体而言,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纯市场和科层之间的中间性体制组织;从组织生态学的角度看,产业集群是一个产业种群生态系统;而从创新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集群又是一个具有柔性生产性质的地方企业网络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因此,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是相对的,集群战略不应成为地方惟一的产业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