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保理业在我国发展的五大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没有建立国际保理业懒于生存和发展的商业信用体系 国际保理业是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服务于国际贸易的金融服务品种。由于受汇款、托收、信用证等传统交易方式的限制,我国出口企业大都采用传统结算方式进行交易,还没有建立与之匹配的以信用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出口信用保险为主的商业信用体系。国内商业银行在企业资信管理系统及制度、客户信用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2.
国际保理在国际贸易中得以广泛的应用,在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同时本身也蓬勃发展.这就说明了国际保理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但国际保理的出现并没有取代托收、信用证等传统的结算方式,也没有取代传统的发票贴现等融资方式以及出口信用保险,这说明国际保理适用也是有一定限制的.  相似文献   

3.
<正>国际保理在国际贸易中得以广泛的应用,在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同时本身也蓬勃发展。这就说明了国际保理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但国际保理的出现并没有取代托收、信用证等传统的结算方式,也没有取代传统的发票贴现等融资方式以及出口信用保险,这说明国际保理适用也是有一定限制的。  相似文献   

4.
国际保理在国际贸易中得以广泛的应用.在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同时本身也蓬勃发展。这就说明了国际保理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但国际保理的出现并没有取代托收、信用证等传统的结算方式.也没有取代传统的发票贴现等融资方式以及出口信用保险,这说明国际保理适用也是有一定限制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保理业务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并存在着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信用环境差,商业风险大.人才匮乏,风险集中等难点。应建立健全与国际保理业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建立我国的信用管理体系,积极培养国际保理业务所需要的高素质、结合型人才,以加速我国保理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冯靓 《中国市场》2015,(8):43-44
保理是集贸易融资、商业资信调查与评估、应收账款管理与催收、信用风险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性商务信用融资服务,已成为中小商贸企业融资的新渠道。本文主要从当前国内商业保理业存在的问题出发,从多个角度分析对策、提出建议,旨在促进我国商业保理业的规范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小出口企业结算方式的选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辉 《商场现代化》2007,(34):384-385
中小出口企业在出口业务中面临着结算方式的选择问题。在汇付、托收、信用证、备用信用证、银行保函和国际保理业务这6种结算方式中,企业首选信用证,不得已才选择托收,这种做法已不合潮流。信用证并没有想象中的安全,托收的风险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通过做国际保理业务或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可有效地防范托收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浅析应收账款国际保理业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国际商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结算方式成为继商品价格、商品质量之后另一个重要的竞争手段。鉴于我国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时间不长,可借鉴的经验做法不多,加之未有专门的法典对保理业务进行调整的缘故,笔者认为我国在开展国际保理业务时,应从我国现存的问题入手,从政策上、法规上、观念上、人才上等诸多方面进行努力,积极促进商业信用体系发展,构建完善的国际保理业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国际保理业务的防范出口收汇风险的优势和对策浅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在发达国家,国际保理已经代替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简要介绍国际市场上国际保理业务发展的趋势基础上,通过与出口信用保险的对比.主要分析了在国际贸易中运用国际保理业务的优势,指出了我国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0.
案情简介: 1998年8月国内一家出口商就一笔家电出口香港向国内某出口保理商提交了一份100万美元的保理信用额度申请.该出口保理商于是委托香港某保理公司(即该笔业务的进口保理商)对香港债务人作了资信评估,进口保理商向出口保理商批复了20万美元的信用额度.1999年1月出口商按合同发货,并于2月2日将该出口项下的2张发票共计232,160美元的债权转让给了出口保理商.出口保理商随即按照保理商之间的委托协议将发票转让给了进口保理商,并将全套单据寄给了进口保理商.3月15日上述两张发票项下的应收账款到期,但进口商没有按期付款,也没有提出任何的贸易纠纷.5月11日进口保理商通知出口保理商,香港债务人怀疑上述两张保理发票项下的货物有品质问题,理由是该批货物与债务人以前未用保理方式向出口商购买的货物同属一个型号,而先前所购货物存在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国际保理是国际贸易中一种新型的金融结算业务,主要针对的就是贸易双方商业联系的信用问题,具体来讲就是出口商面临的出口融资风险和进口商在商业贸易中所担忧的信用风险等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保理已成为进出口贸易中新型的结算方式,但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旨在分析当前我国国际保理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寻找解决的方法及途径。  相似文献   

12.
保理是一项集融资、代办托收、财务管理、信用担保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国际保理具有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扩大对外销售额,控制信用风险,融通资金,节省成本和费用,简化手续等功能。通过案例分析国际保理业务流程,在国际贸易中,出口企业通过国际保理业务可提前收回账款,获得融资支持,还能有效控制出口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3.
国际保理与托收业务的运作比较及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保理(International Factoring),又称"保付代理",是指出口商在以商业信用形式出售商品的情况下,由保理公司就进口商的信用风险对出口商作出的一种付款担保.保理业务作为一种结算方式和融资手段为一体的金融服务,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国际货物买卖中信用销售带来的商业风险,因此受到越来越多贸易界人士的青睐,尤其是得到那些中小企业的支持和欢迎.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际商业信用的发展,汇付逐渐取代信用证成为主流结算方式。处于买方市场的中小型外贸企业为抓住出口商机,更倾向于选用赊销、承兑交单等结算方式。通过对赊销、承兑交单等结算方式下出口商所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分别阐述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出口押汇、福费廷、国际保理业务等主要风险规避手段的成本以及效果,以便于中小型外贸企业更加合理地选择风险规避手段,进一步提高出口效益。  相似文献   

15.
信用经济时代呼唤国际保理的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国际保理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国际买方市场的普遍形成,信用销售成为主要的交易方式,国际保理成为国际贸易融资与结算领域中的重要工具,在全球更是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国外保理业务迅猛发展相比,我国保理业务起步较晚,1992年中国银行率先推出此项业务.经过10多年的发展,虽然国内商业银行在拓展保理业务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但由于主客观原因,保理业务的推广相当缓慢,规模很小,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6.
政府政策导向与商业银行业务的开展,使厦门市中小企业出口应用国际保理逐渐增多,并且目的多样,以贸易融资为主。但面临着应收账款被索回与反转让、信用额度被缩减或被取消、保理合同中限制性和格式条款、国际保理相关法律缺失和偏高的国际保理费用等风险。为规避这些风险,厦门市中小企业出口应用国际保理时,应充分了解国际保理业务,加强成本核算,防止利润损失;严密拟定销售合同及国际保理合同条款,全面切实地履行合同;慎重选择国际保理商,与其保持联系,及时获取最新信息;规范经营,完善管理;配合国际保理商的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7.
由于适应了销售商在买方市场中增强竞争能力和避免信用销售带来的商业风险的需要,保理业务近20年来存国际上得到了迅速发展.作为外贸大国,我国保理业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但1986年《民法通则》中有关债权让与的规定却抑制了我国保理市场的孕育。直到1999年我国  相似文献   

18.
后金融危机时代,由于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基于商业信用的国际保理已成为一种新的融资结算手段。当前,我国国际保理业务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本文结合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促动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推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在发达国家,国际保理已经代替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简要介绍国际市场上国际保理业务发展的趋势基础上,通过与出口信用保险的对比,主要分析了在国际贸易中运用国际保理业务的优势,指出了我国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0.
浅析金融危机下中国银行如何开展保理业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银行保理业务作为一项综合性业务,主要通过银行提供应收账款管理、销售信用控制、坏账担保以及贸易融资等各项服务,已广受出口企业亲睐.近来,受经济政策变动、人民币升值、美国次贷危机等影响,中国企业出口融资难度和收汇风险进步加大,此为国内银行开展保理业务提供巨大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就当前中国银行借鉴国际经验开展保理业务的紧迫性、模式、风险防范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