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加入WTO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粟丽丽 《经济师》2001,(11):197-198
文章对加入WTO给中国保险业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行了具体分析 ,指出虽然“入世”给我国保险业带来的更多的是挑战和困难 ,但这些都是暂时的 ,从战略角度和长期利益看 ,加入WTO是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的保险业尤其是美国保险业受到的冲击最大,这场危机不仅给发达国家的保险业带来惨痛的教训,也给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带来深刻的启示。本文以此契机分析中国保险风险监管,提出了中国保险公司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加入WTO之后,保险业遭遇了许多挑战.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一体化又给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机遇.本文从中国保险业现状出发,进一步分析WTO对中国保险业的影响,从而探讨入世之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保险业的对外全方位开放给我国保险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我国保险公司要在全面开放的格局和激烈的竞争中谋求发展,核心问题是提高经营效率与竞争能力.本文分别从保险市场、保险公司和监管机构等多方主体角度提出了提高我国保险业经营效率与竞争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7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各国金融业损失惨重,作为金融业三大支柱之一的保险业也未能幸免。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球保险业的风险变动和随之引发的保险业风险管理策略新动向,同时这些变革也给我国保险业在未来的改革与发展中,如何防范风险、健康成长带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6.
网络经济作为新经济模式 ,给中国保险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使中国保险业经受着巨大的挑战与考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和保险业的实际状况 ,保险公司应制定全面规划、先易后难、重点突破、步步为营的发展策略 ,从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两方面促进网络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加入WTO后,保险市场全面对外开放,外资保险公司大量涌入我国,中、外资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这些竞争,既促进了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也给我国保险市场带来一系列困扰.面对竞争,中资保险公司应当努力增强自身竞争力,学习国际保险业的先进经验,实现与外资保险公司的合作与共赢,共同推动中国保险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入WTO后,保险市场全面对外开放,外资保险公司大量涌入我国,中、外资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这些竞争,既促进了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也给我国保险市场带来一系列困扰。面对竞争,中资保险公司应当努力增强自身竞争力,学习国际保险业的先进经验,实现与外资保险公司的合作与共赢,共同推动中国保险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次贷危机通过跨市场金融风险时世界保险业造成重创,所以分析研究垮市场全融风险向保险业传递的路径、过程和后果十分必要,得出的相应启示和建议也具有较大实践意义.将次贷危机作为实证分析基础,跨市场金融风险有源于交叉性金融产品和金融控股公司两种类型,CDO及CDS等交叉性金融工具和保险集团是典型跨市场金融风险向保险业传递的途径.这些风险的传递导致保险公司受到重创,也给保险业未来发展带来启迪.  相似文献   

10.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同时也给国际保险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全球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深陷其中出现巨额资金缺口,走到破产边缘,最终被美国政府变相接管。此事件引起各方关注,也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警示作用。文章试图通过分析此次危机总结一些促进我国保险业健康发展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操作风险衡量与资本金约束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操作风险已经成为全球银行业风险管理日益重要的领域之一。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合并起来考虑已成为国际范围内风险管理的一种趋势。在近年来国际金融界越来越重视操作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率先将操作风险纳入风险管理框架中,并要求金融机构为操作风险配置相应的资本金。操作风险管理的突显,使金融机构面临新的压力与挑战。  相似文献   

12.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减缓了世界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时,给我国的企业生产经营与生存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分析了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以及金融危机下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提出了风险企业的应对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07年7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持续笼罩全球金融市场,导致美国房价大跌,资金紧缩,对世界股票市场、期货市场造成极大的冲击.随着金融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影响的日益加深,我国银行业也出现投资资产价值下降、零售业务放缓等迹象.因而,我国银行业应针对信贷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积极的措施,防范金融风险,保障商业银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次震撼全球的美国金融危机给世人敲响了金融危机不定时爆发的警钟。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的传染性更强、金融风险更大。中国相对脆弱的金融体系需要探索如何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如何健全金融监管体系的制度与法制建设。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过程深入,制定并颁布《金融危机法》能克服目前金融监管纵向监管体系缺陷,对提高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应对金融危机能力、稳定金融市场与保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更加融为一体。2008年,以美国华尔街为中心爆发了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震动,至今余波未平。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自然在全球性危机中不能独善其身,中国的经济必然受到影响。在经济危机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风险与机遇并存。增强信心,加大国内投资,拉动内需是中国克服金融危机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We extend the Salter-Swan model to include both factor markets and semi-traded goods. In our model, changes in relative factor prices depend on changes in world commodity prices, factor endowments, and the trade balance. In contrast, only changes in world commodity prices can affect factor prices in the neoclassical trade model. The inclusion of semi-traded goods weakens the magnification effect in both the Stolper-Samuelson and Rybczynski theorems. When imports and domestic goods are poor substitutes, a characteristic of some commodit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sign of 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 is reversed.  相似文献   

17.
世界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一段时期以来,世界油价一直处于较高价位。而我国的石油需求将更多地依赖进口,同时我国最终将实现国内油价与世界市场的完全接轨。本文通过一个中国应用一般均衡(CNAGE)模型对世界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剖析,定量研究了在我国油价实现与世界油价完全接轨时我国经济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8.
In periods of distress, observed and perceived income risk tends to rise. Does this heightened income risk affect monetary transmission? This paper first shows that in partial equilibrium, heightened income risk dampens the substitution effect of interest rate changes but amplifies the indirect income effect of wage changes. The effects are sizable in partial equilibrium. An increase in income risk consistent with heightened risk during recessions affects interest rate and wage responses by around one-third. However, because income risk dampens the effects of interest rate changes but amplifies the effects of wage changes, its effect is weaker in general equilibrium, dampening monetary transmissions to consumption by around 11 percent.  相似文献   

19.
陈书静 《经济学家》2006,22(3):21-28
时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人类时间观的改变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人们对经济世界的认知。人类时间概念内涵的变化体现在经济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本文阐述了人类时间概念演化史,分析了内涵不同的时间观在经济学理论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时间观现代变革对经济学当前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全球地震频发、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金融业在地震巨灾风险保障中却一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我国地震巨灾期权发展严重滞后。因此,必须构建我国地震巨灾期权定价模型。同时,在应对地震巨灾的金融体系构建与创新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推进地震巨灾期权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健全地震巨灾期权发展的外部保障体系,发展和完善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加速地震巨灾期权的研发力度,改进和强化地震巨灾期权市场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