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电管理局(京电不发)、工商行政管理局: 为适应社会用邮需求,邮政部门于八十年代初,率先在我国开办了以最快速度传递信件、文件资料和物品的特快专递业务(亦称速递业务、快递业务或快件业务,下同)。邮政特快专递业务,在客观上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发展很快。但受利益的驱动,一些非邮政企业未经邮政企业委托,也纷纷涉足信件  相似文献   

2.
中国邮政速递是中国经营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网络覆盖范围最广、业务品种最丰富的快递物流综合服务提供商,然而随着民营快递企业的崛起和外资快递企业的侵入,邮政速递业务不断下滑,如何增强竞争力,实现业务增长是邮政速递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以江苏省邮政速递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展开SWOT分析,结合现今中国速递市场现状,为其提出相应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3.
也许你还不知道,现在拨打北京邮政速递185电话(中国邮政特快专递业务--EMS的电话特服专号)还可以预定烤鸭,足不出户,烤鸭就"飞"到家里的餐桌上,热气腾腾.这是北京邮政物流中心自去年推出的送鸭服务.据物流中心的师傅说,今年春节期间他们送出了一百多只鸭子.  相似文献   

4.
也许你还不知道,现在拨打北京邮政速递185电话(中国邮政特快专递业务--EMS的电话特服专号)还可以预定烤鸭,足不出户,烤鸭就“飞“到家里的餐桌上,热气腾腾.这是北京邮政物流中心自去年推出的送鸭服务.据物流中心的师傅说,今年春节期间他们送出了一百多只鸭子.……  相似文献   

5.
邮政速递的市场开发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邮政速递在中国速递行业中市场占有率最高,堪称中国邮政发展的支柱业务.但面对实力强大的国外公司的竞争和国内各种类型的速递公司的竞争,邮政速递屡失市场份额.邮政速递公司要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开发市场,需要采取以下策略:1、建立独立的家庭业务单位,实施独立的工作流程和独立的营销计划,开发家庭细分市场片市场;2、为不同组织客户提供不同的客户关系管理内容和个性化的服务项目,开发组织客户市场;3、开发新业务,培育新市场等市场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竞争白热化的速递市场,面对外资民营速递公司的内外夹击,作为原中国邮政三大业务板块之一、在国内速递市场一直保持霸主地位的EMS市场份额日益遭到蚕食,地盘逐渐缩小。在后危机时代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如何面对竞争,迎接挑战,力图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价格月刊》2009,(12):F0004-F0004
江西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是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属于江西省邮政公司的非法人性质的全资子公司。2008年12月22日在原江西省邮政速递局、江西省邮政物流局的基础上整合组建,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  相似文献   

8.
民任 《中国市场》2003,(1):25-25
<正> 在日本,无论是国际速递业务还是国内速递业务,竞争都十分激烈。国际上的跨国快递公司如DHL、Fed Ex、UPS、TNT等,以及日本国内的佐川急便、宅急便等大型私营快递公司,均给日本邮政速递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也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不断满足用户需求,积极开办新业务,提高服务质量,才能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作为国家速递行业的“领航”者,邮政速递业务发展迅猛,降低速递业务成本,持续提高业务服务质量、提升速递质效成为其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但实际上,邮政速递业务的成本仍然较高,与同行业领域内的其他品牌相比,邮政速递业务无论从运输、单件处理、人工等方面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信息化时代对速递行业的影响深远,“黑科技”层出不穷,“数字化”驱动发展需要在邮政速递业务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更注重对成本的“约束”,如何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实现降本增效的“科技赋能”,也成为当前邮政速递业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契机。为此,文章对数字化技术下邮政速递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现阶段邮政速递业降本增效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降本增效措施,以为实现邮政速递业务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0.
我国邮政速递企业由于脱胎于邮政企业,存在着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竞争性业务的发展,僵化的经营机制使邮政速递企业应对市场反应不灵,纵向一体化的组织结构难以核算专业成本等问题。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邮政速递企业存在网络覆盖范围广和本土优势及管理体制落后,信息处理技术不够先进等劣势,随着外贸、物流、信息技术、交通运输的发展,邮政速递业也面临快速发展的机会,在面临来自外资快递企业的竞争和快递市场政策法规不健全的威胁下提出了改变邮政速递价格、实行分区定价策略;加快体制改革步伐,向物流商角色转变;实施专业模拟核算,提高专业化运营水平;实施精品区域,调整业务结构;实施多元化经营,将速递产品线做宽做长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标市场选择就是在诸多细分市场中选择最为合适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的过程,邮政速递公司之所以要选择目标市场,主要原因市场无限而邮政速递公司能力有限。邮政速递公司应加大东部地区邮政速递业务发展力度,精心打造通往优势区域的国际邮政速递业务,做好大客户营销工作。同时,要塑造产品在目标市场中的形象,采取科学市场定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自贵州省邮政速递公司改革以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去年国务院审议通过《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为我国物流行业注入了强心剂,省邮政速递公司也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在这种大背景下,现阶段省邮政速递公司在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旧十分突出,这些瓶颈严重制约着省邮政速递奔跑的步伐。从这一点出发,为推动省邮政速递的快速发展,对上述方面进行了思考,提出的政策建议有:一是转变发展方式,公司应尽快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二是全面加快业务种类整合,合理安排运力,打造邮政速递核心竞争力;三是打造卓越服务质量,大力提高邮政速递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四是把握速递快速发展机遇,打造邮政速递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13.
基于资源整合的邮政物流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有关协议,2005年12月1日中国的物流和快递市场将向外资全面开放,中国邮政物流企业将面临来自跨国物流企业和民营速递公司的双重“挤压”。为了应对这种挑战,邮政物流企业应立足于中国邮政的资源现状,正确分析中国邮政物流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制定并实施基于资源整合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数据     
《中国对外贸易》2006,(3):18-18
国家发改委2月22日公布的《2005年我国邮政业经济运行指标》指出,2005年中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3577亿元,实现业务收入574.7亿元,亏损3.98亿元。其中,特快专递业务也实现收入65.7亿元,而收入下降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包裹、物流、汇票、报刊和集邮等方面。国家发改委对2005年邮政行业亏损给出的原因是,“管理费用增幅较高,业务成本增速高于业务收入增速”。  相似文献   

15.
中国邮政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生产部门。邮政体系的建立健全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文章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2002年1月至2016年7月共175个月的邮政业务数据进行了分析。在使用朴素贝叶斯方法对影响邮政业务发展状况的分支业务进行分类时发现,只用快递这一项业务的业绩情况就能预测出邮政业务总量的发展状况,因此对邮政业务总量有较大拉动作用的业务为快递业务。这对了解邮政业务的发展状况,为中国邮政的发展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饭店世界》2008,(2):60
2007年1月,中国邮政集团挂牌剥离洒店业资产,成为这家大型国企剥离辅业资产的第一步。目前,中国邮政集团总资产1245亿元,酒店400多家,资产规模超过100亿元。众多酒店资产的剥离,将给希望进入这个领域的大小投资者带来机会。这已经是中国邮政集团自2007年以来,第二次对其系统内的宾馆进行转让。此次挂牌的60家酒店分布在24个省的56个地区,其中四星级以上5家,三星级12家,二星级以下43家。按照邮政集团公布的计划,到2008年底,中国邮政将全面退出酒店经营,盘活全部酒店资产投入国际、国内ems特快专递业务等主营业务的扩张。  相似文献   

17.
速递业务已经在全球兴起20余年了,在我国也已有10余年的历史。我国的速递是由外运公司首开的,继之其他部门如邮电、民航等系统也纷纷开办。但因其特殊性,作法上有类似邮递的地方,因此,为明确认识,以便管理,笔者拟就此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8.
邮政自1490年,第一条邮路诞生起,迄今已经走过了几百年的历程。当时它只是以驿站的形式,联结马克西里米利安一世皇帝在因斯布鲁克(奥地利)的宫廷和菲利普王子在马林(比利时)的宫廷。从现代含义上来说,邮政就这样诞生了。在中国1896年3月20日,光绪皇帝正式批准开办大清邮政官局。总理衙门委任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负责大清邮政官局事务。1897年各邮局正式对外办理业务。从诞生至今,邮政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方便迅速地了解世界,电子邮件的出现带来了互通信息的新方式,商业速递公司的出现,争夺物流市场,使传统的邮政手段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我国的邮政业务,面临市场竞争的压力,原有的垄断地位受到了威胁。  相似文献   

19.
所谓“同城速递”。即在同一个城市内的小件速递业务。这原本也是邮政部门“专营”的,但近年来。邮政速递的垄断局面在很多城市被打破。  相似文献   

20.
中国邮政的市场化改革使邮政集团公司成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面对传统优势业务的下滑和巨大的外部竞争压力,中国邮政必须改革创新。中国邮政拥有百年品牌信誉和信息网、金融网、实物传递网“三网合一”的功能优势,发展物流业务是中国邮政的必然选择。在网络资源利用上与其它物流企业开展合作,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在城市市场开展一体化物流,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中国城市物流市场竞争激烈,而农村亟须现代物流服务。中国邮政应根据自身优势,发挥其遍及广大农村的邮政网络,立足服务“三农”开展农村现代物流,针对农村需求提供连锁配送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