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国资》2011,(6):13-13
正方:中国经济现在还没到硬着陆的时候,今年经济增速应该在8%到9%之间。不过,今年中国经济开始进入到下行通道,经济内生性增长已经开始转冷。——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  相似文献   

2.
正方:中国经济现在还没到硬着陆的时候,今年经济增速应该在8%到9%之间。不过,今年中国经济开始进入到下行通道,经济内生性增长已经开始转冷。——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  相似文献   

3.
2008年是历史上不平常的一年,在美国次贷危机、世界经济增速减缓的全球经济背景下,我国国民经济又受到冰冻和地震的较大影响。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国家数次出台组合宏观调控政策,确保了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在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下,本文结合国内经济运行情况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全球正密切关注次贷危机是否会使美国经济在2008年衰退,并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冲击。本文旨在测算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探索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以确保中国经济达到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近日表示,2008年我国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是经济增速下滑和居民消费价格较快上涨并存,稳定物价与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是政府面临的两难选择。防止经济滑坡应成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英国《金融时报》12月22日】2008年,在外部环境恶化、国内结构性政策调整以及经济内在周期的三重压力下,中国“出口——投资导向型增长模式”的内在矛盾全面激化,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出现逆转,宏观经济急转直下,出现“冰火两重天”的急剧变化,中国宏观经济开始步入深度下滑的下行区间。2009年,由于世界经济周期与中国经济周期、实体投资调整周期与金融资本调整周期、  相似文献   

7.
目前,有研究者认为,GDP增速已严重偏低,政府需再出台刺激政策推动经济增长。其实.政府“稳增长”没有问题,关键是出台怎样的政策。当前我围经济下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能过剩,因此应容忍经济适度调整,不对增速合理下行过度敏感,同时下决心解决长期问题,这才是好的宏观经济对策。  相似文献   

8.
《结构调整信息》2004,(2):38-39
据商务部研究院2004年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展望了2004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大致走向,预计2004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大体可保持第一季度的水平,上半年GDP增长率仍将达到9%以上。下半年经济增长有可能略低于上半年水平,但全年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9.
2011年,在全球经济复苏受阻、国际资本流动变异、国内各种刺激政策全面回收、货币政策回调以及房地产调控政策全面加码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宏观经济复苏的步伐放缓,呈现出经济增速逐季回落、通胀压力高位回缓、经济泡沫逆转、资源错配加剧、金融风险上扬与结构刚性持续的局面。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一方面将延续2011年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将面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深度调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全面逆转以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转向等因素冲击,呈现出前低后稳的发展态势。进而跟进9条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赵炜 《天津经济》2010,(3):31-33
2009年宏观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已经从金融危机阴影中走出,“宏观经济趋势继续向好”,预计2010年国内经济增长内生动能继续恢复,宏观经济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和通胀较温和态势,全年增速可能接近10%。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叔宁 《特区经济》2009,(11):207-208
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对近两年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梳理,指出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利娟 《中国报道》2013,(10):46-47
经济下行时,用短期刺激政策把经济增速推高,不失为一种办法,但我们权衡利弊,认为这无助于解决深层次问题,因而选择了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策略,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受外需萎缩和国内宏观调控的双重压制,中国经济减速下行风险逐渐显现。总的来看,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呈逐季向下态势。一季度同比增长9.7%,二季度9.6%,三季度9.4%,预计4季度同比增速将下探至8.7%,全年增速9.2%.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下半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国际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企业生产经营遭遇很大困难,市场需求持续萎缩,世界经济开始低迷下行,主要发达国家陷入衰退。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的经济增速放缓明显。国家陆续出台了一大批保增长、扩内需政策措施,来缓解危机的影响。天津同样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如何振兴经济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速适度回落,这是预料当中的事情。”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主任陈佳贵对宏观经济形势并不担心,他认为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所以对经济下行不应该大惊小怪。  相似文献   

16.
宏观经济运行形势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迅速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态势,在出口下降的情况下,内需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年经济增速逐季加快.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浙江经济面临着空前严峻的发展形势,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复杂变化,使得全省经济的增速可能进一步回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将经受艰难的考验  相似文献   

18.
东海证券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合课题组的报告认为,在外部环境恶化和国内政策调整的双重压力下,2008年我国经济将开始步入本轮经济周期的下行区间。预计2008年我国GDP增长104%,增速比2007年回落1.5个百分点;CPI上涨7.1%,涨幅比2007年提高2.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一、宏观经济总体态势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2008年中国经济遭受“滑铁卢”:年度经济增速比2007年的13%大幅回落了4个百分点;季度经济增速四季度比一季度也回落了近4个百分点,从一季度的10.6%、二季度的10.1%回落到三季度的9%、四季度的6。8%。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5%,加快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长9.3%,回落5.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9.5%,回落4.3个百分点。此外,工业生产方面,  相似文献   

20.
按照去年的发展态势,并且考虑口径调整因素,预计2005年经济增长将达到9.5%以上,保持全年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已成定局.从经济周期的角度出发,虽然从2005年开始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即已出现下行趋势,但是只要2006年宏观经济政策保持中性,完全可以使经济在稳定增长的平台上继续发展,问题在于,我们必须防止产能全面过剩的出现和由此引发的通货紧缩风险。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固然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货紧缩也会对经济产生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