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当B股市场只对境外投资开放(尽管现实中相互渗透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时,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或国际投资头寸表,就证券投资项下只需分清境外股权拥有的国别结构即可:而向境内投资开放B股交易,将由于市场投资相互渗透程度的提高而带来更频繁的跨境资本流动,因此构建一个以B股为蓝本,以资本市场交易为对象的有效的资本跨境流动监测网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尹中立 《中国金融》2007,(16):50-52
2001年2月28日,深沪B股市场正式向境内居民开放,深沪两个B股市场当天涨幅达9.88%。从此,B股市场成为境内投资者关注的热点。在此之前,B股市场的投资者仅仅限于境外人士,境内投资者很少参与B股市场的投资活动。  相似文献   

3.
沉寂多年的A股市场在2014年下半年迎来逆转,由蓝筹股引领的A股市场接连创出反弹的点位与成交量新高。依托基础市场的强势行情,公募基金业绩"王者归来",赚钱效应凸显,成为投资者分享市场红利的利器。随着2014年下半年以来愈发猛烈的牛市行情,投资者积极入市的热情也一度被点燃。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23日,新增基金开户数连续5周保持在20万户以上。其中,2014年12月第二周基金新增开户数达到50.1万户,同比增长322.4%,环比增长58.34%,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B股市场的流动性、风险及国外投资者的投资动机进行了研究和度量后发现,B股市场对内开放的确加强了它的流动性,但是B股市场波动风险依然高于A股市场,且国外投资者投资B股市场受流动性变化影响不大,因为其他们投资的主要目的不是分散风险而是获取超额预期回报率。因而,在B股市场存废问题在短期内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加强B股市场管理,改善市场结构,对国外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进行合理的监督和引导是完善B股市场的非常重要的举措。  相似文献   

5.
于杰 《证券导刊》2008,(22):59-61
热情消退理性回归冰火两重天用来形容07和08年的A股市场可谓恰如其分,而上周市场过山车式的震荡,则可以说将投资者放在冰与火之中来回煎熬。面对如此市场,我们还能做些什么?网上流传的众多有关A股市场的"诗作"或可表现投资者无奈的心情。在07年10月以前,A股市场还是一片繁荣的景象。投资者纷纷涌入营业部开设账户。根据中登公司的统计数据,06年年底时中国A股开户数为7509.5万,到07年6月底A股开户数增加了1880.3万,达到9389.8万,增长幅度为25%;加上1500万登记在  相似文献   

6.
数据点晴     
来自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消息显示,2006年2月22日,沪深两市投资者新增开户总数为8917户,其中新开A股账户6105户,B股账户110户,封闭式基金账户2702户。去年12月至今年1月,两市每日新增开户数仅为2000—3000多户。  相似文献   

7.
数据分析     
《证券导刊》2012,(51):6-6
来自中登公司最新的数据显示,2012年12月17日-12月21日当周,新增股票账户数为11.95万户,相比前一周的10.17万户增加了1.02万户,增幅为10.02%。其中,新增A股开户数为11.17万户,较上一周增))1110.04%,创下9月24日当周以来的新高,新增B股开户数为222户。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普通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基金理财也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基金投资账户总数已超过9000万户,较2007年年初增长了近3倍,2007年第三季度以来,基金平均每天新增开户数甚至超过了沪深A股。而在居民理财意识被唤醒之时,基金定投的量体裁衣特性,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李翠君  杨冰  康广 《中国外资》2008,(10):137-137
2007年的是中国股市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一年。2007年深市股票筹资总额1175.21亿元.同比增长90.21%。沪深两市开户数额资金总量达到历年最高。全年沪深两市A股开户数突破3500万户,达到历年最高.截至2007年12月沪深两市总开户数已超过1.38亿户。对于投资者而言,股价不能作为投资判断的标准,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可以作为判断一家上市公司收益性和风险性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B股对内开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股对境内投资者开放,虽有利于激活B股市场,但对急欲盲目入市的散户有着极大的风险。目前用B股的低市盈率论和A、B股的巨大差价并轨论来讨论B股的上涨空间,并以此论点诱导散户盲目入市不利于B股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决定,允许境内居民以合法持有的外汇开立B股帐户,交易B股股票。B股市场对境内居民投资的开放,将对我国的外汇管理及商业银行的外汇业务经营带来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尹中立 《证券导刊》2012,(16):22-22
去年四季度郭树清上任证监会主席后,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力推资本市场改革,他的努力让投资者看到了B股市场改革的希望。种种迹象表明,自2001年B股对境内居民开放以后,B股市场的第二个春天已经来临。或许。这是B股市场进入全新历史阶段的开始。  相似文献   

13.
中国证监会关于向境内居民开放B股市场的决定,对B股市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深层意义在于创造了吸引境外投资者的有利环境,并将充分发挥B股市场应有的作用和带动A股市场规范运作及稳健发展。在经过较长时间发展后,A、B股市场的合并将是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A股市场的开放,可能会为国外一些价值投资者提供发挥的空间。近期,ETF发行商们与拥有A股投资配额的香港公司合作,开始为外国机构和零售投资者提供中国A股市场投资机会。这显示出中国政府为吸引外资所做出的努力,目前外国投资者在A股市场中约有1~2%的占比。  相似文献   

15.
投资B股,在2001年以前只限于限于境外投资者。2001年2月份,证监会允许境内投资者参与,消息出来之后导致B股大涨,3个多月时间,上证B股指数从80多点飙升到240点。当年6月1日,B股市场正式全面向境内投资者开放,上证B股指数创下了  相似文献   

16.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境内居民可以以合法持有的外汇开立B股账户,交易B股股票。此项政策的出台,有利于逐步提高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水平,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同时也为境内居民增加了外汇投资品种,于国于民都有利。适度地开放B股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宏观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接轨的现实需要。我国境内居民以合法持有的外汇参与B股市场交易,扩大了这个市场的投资者队伍,将会大大地促进B股市场的活跃程度,进一步发挥B股市场融资功能,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正如其他证券投资一样,投资B股市…  相似文献   

17.
本文本文在综合BW指数以及CISCI指数的基础上采用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新增开户数、消费者信心指数和换手率四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构建了中国A股市场上的综合的投资者情绪指标。结果发现投资者情绪指数和A股市场指数HA、SA和HS300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因此在非线性的传递中,投资者情绪对A股市场指数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换句话说,投资者情绪会影响到资产的价格和波动。同样的,A股市场指数的变动也影响着投资者情绪,也就是说股市的变化会影响到投资者对未来投资的决策。  相似文献   

18.
关于银行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证券市场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交投趋于活跃,证券交易量和客户保证金均大幅增加,2000年省内(不含厦门市,下同)股票、基金累计交易量为3296亿元,同比增长105%;单个证券工农业部日均交易量达2400万元,增长1倍多,居全国第三位;年末证券经营机构达58个,增加5个,投资者入市数量增势强劲,去年底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开户数达到134万户,较上年底增长31%,其中机构开户数也大幅增长,仅在省证券交易中心的机构开户数就达688户,增长89%,客户交易结算保证金大幅增加,去年底余额为245亿元,增长181%,证券市场活跃对于推动直接融资业务发展,增加居民投资渠道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直接影响银行信贷资金供求关系和有效投入同时多渠道资金涌 入股市,给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资金流动秩序带来新问题,2000年福建省金融机构存贷款首次出现求大于供,新增存贷比达167.2%,出现这一现象,除了储蓄分流外,贷款投放后被“移花接木”流入股市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蹄疾步稳资本市场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有活力和效率的一环,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蹄疾而步稳",取得很多积极进展,主要呈现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开放速度加快,驶入快车道。回顾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双向开放一直稳步推进,1992年建立B股市场,中国资本市场向境外投资者开放。  相似文献   

20.
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蹄疾步稳资本市场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有活力和效率的一环,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蹄疾而步稳",取得很多积极进展,主要呈现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开放速度加快,驶入快车道。回顾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双向开放一直稳步推进,1992年建立B股市场,中国资本市场向境外投资者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