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同存异:英汉互译中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一直是译界长期争论的话题。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有着各自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折射出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语言和文化两方面的视角探讨英汉之间的互译性,旨在说明英汉间尽管在形式上存在着不完全可译性,但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均可被译为另一种语言。也就是说,语言或文化所造成的不可译是一种暂时的不可译,译者只要从整体上把握原作命脉,就一定能使译文神形兼备。  相似文献   

2.
对于大多数译者来说,由于源语与目标语之间存在多种区别,因而不可译性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难题,不可译性阻碍了翻译的发展和日常的交流以及商业、社会、政治的交往。本文探讨了英汉翻译中不可译性的成因,包括语言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的不可译性。同时通过分析不可译性的实例,提出了不可译性的补偿办法。  相似文献   

3.
风格是否具有可译性?翻译界颇有争论。文章认为风格具有可译性,并从作者与译者的关系出发,探讨了风格翻译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植物隐喻存在着相似性的同时也存在着差异。在英汉互译时,产生了可译性、相对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现象。译者应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尽量准确地表达源语言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词在对外宣传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其英译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能否达到对外宣传的目的。影响特色词英译的主要因素包括文化因素、语境因素、政治因素和受众与译者因素。文化因素由思维方式、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构成,完美跨越文化个性的鸿沟才能使特色词英译成为可能;语境因素决定特色词的涵义、感情色彩、语体特征和词义的广狭;政治因素在外宣中高度敏感,应慎之又慎;受众与译者因素取决于翻译活动中两大主要参与者——受众和译者的主观因素,包括受众期待和译者能力。只有克服翻译中的影响因素,才能达到良好的翻译效果,实现有效展现国家形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将翻译学与语用学结合起来后,语境的含义被扩大了,它是指具体的文化韵意,因此翻译不再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而是两种文化在一起的准确传达。本文将语用学与翻译两种学科结合起来进行考虑,着重描述了语用翻译中文化的可译性,以及在文化的影响下需要什么样的译者。  相似文献   

7.
中西译论中的译者角色大致经历了从“隐形”到“正名”再到“操纵”的过程。本文探讨了传统译论下的译者“隐形”说和文化转向后的译者“正名”说与译者“操纵”说;对译者角色的研究进行了反思,指出译者“隐形”下的忠实和对等是难以企及的理想,译者“操纵”说有“矫枉过正”之嫌,而为译者“正名”的主体性研究有待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本雅明《论译者的任务》中“纯语言”、“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忠实”等诸多的翻译思想。本雅明独特的理论否定了读者的主导地位,指出译作不可能绝对忠实于原作,译作和原作具有同等的地位,对传统翻译的忠实观和“原文至上”的翻译原则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笔者认为,不能将传统的“忠实”原则,“原文至上”的译论观作为评价翻译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应客观地看待翻译中的可译与不可译、“忠实”与“等效”原则。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的目的是通过语码转换实现跨文化的社会交际。成功的译者必须具有强烈的文化意识,译者不仅要精通原语和译入语,还要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诗歌翻译属于特殊文本翻译,研究诗歌翻译需要关注译文文本与译者。译者主体性表明了译者的审美、文化意识、创造性与人文品格。在重视译文主体性的基础上,探析译者主体性对翻译诗歌的影响与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从译者角度深化诗歌翻译研究。郭沫若《西风颂》的汉译,体现了诗歌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以译者主体性在译文诗歌中的发挥,证明了"风韵译"理论的研究价值,实现了基于译者主体性翻译诗歌的有效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价值观、社会习俗、地理环境、物质条件和历史。这就构成了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翻译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文化引起的可译性限度。本文通过评论《新汉英辞典》(吴光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中一些文化承载词的注释,总结了文化对可译性限度的影响,并提出了可译性限度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2.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语言学家和翻译家.《浮生六记》是林语堂最优秀的译作之一.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背景下,以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为研究对象,指出翻译主体的研究应该逐渐深入,有必要关注影响译作形成的语言之外的所有因素.具体可归纳为外部环境因素与译者的主体性因素.探讨译者的人生态度、性格气质、美学趣味、写作风格等主观因素与译者文本选择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语言中的特有文化内涵一直是困扰译者的一大难题,甚至有的被译者认为根本是不可译。本文指出通过适当的文化置换和文化借用,以读者为取向,以归化和异化策略的平衡使用为手段,是解决文化断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晚清时期,中国出现了侦探小说翻译热潮。意译是晚清小说翻译的时代风尚。这一翻译现象使晚清侦探小说译者经常被指责为对原文不忠和对西方文化缺乏了解。研究晚清侦探小说翻译不可忽视当时社会和文化环境对译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接受美学促使译者转换视角,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在旅游文本翻译的活动中只有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认知水平、审美情趣、语言习惯、文化心理等诸多因素,译者才能实现译文和目的语读者之间的视野融合,实现该文本的审美追求。对旅游文本进行适度改译、增译和减译正是基于接受美学而采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生态翻译学消解了文本选择过程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影响,视文本自身内涵确定其可译性,同时尽可能保存目标语中原文本的生态平衡。因此,生态翻译兼具双重解构性,强调两者间的相互平衡,即作为主体的译者和作为客体的文本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名家的典故诗词译作的对比分析,浅释了古诗词英译的三大原则:达意、表情、传神。译者只有充分理解典故的含义,掌握相关的历史文化等背景知识,才能实现译入语与译出语之间的准确转换。  相似文献   

18.
关联翻译理论认为,译者与源语文本作者以及译者与译入语文本读者是双重的明示—推理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体性,以使源语文本作者与译入语文本读者成功实现交际.译者主体性并不等同于译者地位,且译著读者越是感受不到译者的存在,越是说明译者主体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能动性作用已逐渐凸显。作为译者一种翻译策略的有意误译,具有其自身的积极意义。与技术性错误及文化差异造成的无意识误译不同,有意误译是译者作为翻译主体进行充分自由选择的结果,译者主体性中的能动性、目的性和受限性决定了有意误译是翻译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文章从译者主体性研究的角度对译者运用有意误译这一翻译策略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描述性研究剖析,能为误译研究和翻译评论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英汉口译的可译性限度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字结构、惯用法、表达方式及文化障碍等方面。可以采取相应的翻译技巧有效降低英汉口译中的可译性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