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重庆市县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十分显著;选取GDP、人均GDP、城镇化率等14项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全市40个县级行政区分为发达、较发达、欠发达3种类型,分析了经济差异存在的原因,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芜湖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较为明显,采用量图分析法,选取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等5项指标,将芜湖市7个县级行政区分为3种类型,其中,镜湖区等3个市辖区属发达类型,新芜区属中等类型,繁昌县等3县属欠发达类型;繁昌县、芜湖县和南陵县为重点扶持对象;提出发展县域经济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4.
通过单指标评价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实力,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其成因。研究发现:(1) 2000~2019年,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差异发展速度明显减缓,县域经济差异不断缩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不发达型县域在中心集聚;(2)县域经济发展差异以嫩江县、五大连池市、北安市、绥棱县、庆安县、通河县、方正县、海林市、穆棱市、东宁县为轴线,并呈现出向轴线两侧递减的演化特征(位于边界的县域除外);(3)地理区位、发展战略、政策支持和交通条件是导致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形成空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6.
以甘肃县域的86个经济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泰尔指数法和基尼系数分解法,从空间分解和产业结构分解两个维度对甘肃县域经济差异变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8年甘肃各县域单元的经济发展差距显著,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且县域产业结构严重不合理,第二产业占比不足;从空间分解来看,区内差异是造成甘肃县域经济差异扩大的关键因素,且河西地区的内部差异最为显著;从产业结构分解来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致使甘肃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关键因素,且第三产业对于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力逐步增强并超过第二产业成为主导因素;从产业效应来看,产业结构效应会扩大县域经济差异且影响力度较强,而集中效应对县域经济差异起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集聚可以缩小县域经济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构建科技扶贫服务平台经济效应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以国家十四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秦巴山区的四川部分科技扶贫调研数据为例,从直接和间接经济效应两大维度,客观评价四川秦巴山区21个贫困县科技扶贫服务平台的经济效应,比较分析其经济效应的区域差异及原因。为进一步放大贫困县科技扶贫服务平台经济效应,提升科技扶贫助农增收绩效,并为全国贫困地区科技扶贫提供重要经验和有益启示,本文从夯实农业科技推广的乡村基础、加强平台运行资金投入与管理、完善平台运行的监督评价机制、缩小各区域平台经济效应差距、创新机制以放大平台经济效应、推广科技扶贫服务平台四川经验六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GeoDa软件,以县域为研究单元,以人均GDP为指标,对甘肃省2008、2013、2017年县域经济时空差异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呈显著的正相关;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发展态势;较高和较低水平的县域分别集中在河西和中部地区;陇东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潜力较大。据此提出,应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县域经济的交流融合。  相似文献   

9.
县域经济产业竞争力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县域经济的载体是产业,产业竞争力强则县域经济兴。文章在分析现有县域经济与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县域经济产业竞争力评价的主导产业论观点,并构建相应的模型与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江苏省邳州市为例,构建乡镇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00、2005和2008年邳州市乡镇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用动态度模型测度2000年至2008年各乡镇的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时空变化情况。研究发现邳州市乡镇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现状空间格局总体呈现反"L"形,空间结构呈现"点-轴"结构,发展等级呈现典型的"橄榄球"型;其时空演化的趋势是邳州市乡镇"橄榄球型"的经济结构模式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有关要求以及新阶段“三农”发展现状、特征构建农民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2019年江西省103县(区)的农民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方法 文章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从职业素质、生活水平、生活环境、健康水平、市民化水平五方面选取了15个指标构建农民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找出影响江西省农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对2019年江西省103县(区)的农民现代化水平进行测度。结果 (1)江西省农民现代化发展水平主要受职业素质、人均可支配收入、市民化水平等的影响;(2)江西省农民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评价值为0.565 5,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的趋势;(3)从一级指标发展水平空间分布来看,农民职业素质发展水平、生活水平、生活环境发展水平、市民化发展水平均呈现出显著的多维性和异质性。其中,职业素质发展水平呈现出“西部高东部低,南部高北部低”的特征,生活水平、生活环境发展水平、市民化发展水平均呈现出“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的特征。结论 江西省农民现代化发展进程还有待推进,未来应该在加大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力度、扩大农民增收渠道、加快促进农民就地市民化、加强区域间农民现代化发展交流合作等方面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进一步提高农民现代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对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制定相关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河北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十分明显,选取8项经济统计指标,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保定市22个县(市)的区域经济差异进行评价,并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县域经济差异:基于基尼系数的产业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基尼系数及分产业部门分解的方法,利用湖北省2004—2011年各县域单元的人均GDP数据,对县域经济差异变动的产业效应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表明,第二产业区域差异是导致县域经济总体差距的关键因素,在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结构效应是推动县域经济单元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因此,制定差异化的县域支持政策、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是实现县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建立生态农业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论述,从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定性、定量阐述了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内涵及目标,从而说明生态农业建设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向。并从中国加入WTO,应对挑战的角度,提出了新世纪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对策及实现生态农业综合效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在解决“三农”问题上起着担纲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关键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强国富民的重要作用.而当前辽宁省县域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由此出发,提出了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的差异化发展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地处中部的湖北省在市场经济的深化过程中也逐渐出现了经济非均衡发展的问题,过大的经济差异不仅仅会制约经济的发展,甚至还会引发社会矛盾。本文以县域为研究单位,通过对湖北省88个县域经济差异与俱乐部趋同的定量研究,综合考虑县域经济的初始状态和差异现状,动态地描述出湖北省县域经济差异化发展的过程及原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促进湖北省经济均衡、稳健、可持续地增长。  相似文献   

17.
18.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促进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县域经济发展需求视角,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科技促进产业提升能力、科技示范服务能力、科技创新产出能力以及科技资源支持能力四个方面考察县域科技支撑能力。通过引入2013年安徽省县(市)科技进步数据,对80个县(区)科技支撑能力进行实证分析与评价。总体来看,安徽省县域科技支撑能力未能充分适应县域经济发展需求,各县(区)之间科技支撑能力差距显著,贫困县的科技支撑能力问题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新疆城镇化水平与全国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县域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选取最能代表城镇化水平的指标,对新疆87个市县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新疆城镇化发展,缩小新疆各个县市城镇化水平差距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