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炎电视新闻编辑的“再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威 《魅力中国》2011,(7):249-249
电视新闻编辑每天都要面对从不同渠道涌来的大量不同的稿件。这些稿件对于记者来说,基本上都是成稿,是已经完成的作品。但是,对于编辑而言.它们只是编辑合成新闻节目的一些素材。编辑的“成品”应是一组完整的、高质量的、符合编辑意图和宣传思想的新闻组合。这就要求编辑对稿件进行选择和加工要按照当前的宣传中心工作。按照新闻的价值进行组合和编排。这就是编辑的“再创作”。  相似文献   

2.
程涵梅 《理论观察》2010,(1):173-174
新闻工作是一项光荣的工作,新闻记者是一种神圣的职业。记者所从事的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素来被誉为“无冕之王”,历来受到人们的尊重。记者与其它职业相比,更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为社会大众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张烨 《魅力中国》2014,(18):268-268
延安时期是我党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新闻采访与报道的基本方式直接影响了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这一时期新闻采访与报道的基本方式直接影响了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由于受到各种内部、外部因素的制约.延安时期红色新闻的采访不同于一般新闻报道的采访。这些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特定采访所取得的经验是新闻采访的宝贵财富,对于记者的采访具有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4.
田雨霖 《理论观察》2011,(1):164-165
在新闻业内.很多人愿意当记者不愿意当编辑。他们觉得当记者劳动成果容易显现,如果某篇新闻报道在社会上引起轰动效应,就可能一夜成名。  相似文献   

5.
唐永志 《魅力中国》2013,(25):313-313
新闻由记者采访来料后还需进行编辑加工.这项工作要求高,由很多很多的方法和技巧,本文结合自己的体会,对此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6.
韩丽艳 《理论观察》2007,(4):168-169
通常意义上的电视新闻是前方记者采稿、后方编辑制作完成。很多人都以为记者每天在前方“冲锋陷阵”阅尽人间百态,领略风光无限,而编辑是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整日在后方消极等待“坐收渔利”。其实不然,一个优秀编辑应该是新闻战线上的行家里手,应当来自记者队伍中的佼佼者,他不仅熟悉各种新闻的实际采访流程,更能知晓各类新闻文体的写作方式;他不仅仅有鉴赏家的眼力去鉴别作品的好坏,更要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和政治判断力去把握稿件的导向;他不仅懂得新闻编排与技巧,他更能通过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来把党和政府与百姓的心声紧紧联系起来从而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7.
闫杰 《理论观察》2011,(3):85-86
编辑与记者的工作矛盾,在新闻单位是司空见惯的。然而,这种矛盾所导致的对于媒体的危害,许多人还没能重视。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首先编辑和记者都要树立对社会效果负责的基本观念。  相似文献   

8.
赵亚梅 《魅力中国》2010,(26):11-11
电视新闻编辑以新闻素材与新闻稿件为基础,这些稿件对于记者来说已经是成稿,但对于编辑来说,需要通过组稿、优选、组合等综合性的脑力劳动,对稿件进行选择和加工,从而集成新闻,并通过电视传播给受众,这是一个创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李武兵 《魅力中国》2013,(10):320-320
新闻编辑职业素养不仅事关新闻报道质量高低与读者认可度更是涉及新闻队伍实力、尊严乃至生存根本问题必须不断提高新闻编辑职业素养培养和造就一支思想过硬、专业扎实、真抓实干高素质新闻编辑队伍为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李珂 《魅力中国》2010,(28):83-83
一、新闻编辑要有较强鉴别能力 准确地判断新闻事实的报道价值的能力。新闻编辑每天接受的信息是大量的,作为把关者,在由记者或通讯损到编辑的一级传播与从编辑到观众的二级传播之间,如同一个“过滤网”,把适合于观众的新闻信息筛选出来传播。这就要求新闻编辑要有鉴别能力,能鉴别信息是否真实、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原貌;鉴别新闻是否为观众所欲知,甚至能预测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为此,电视新闻编辑在对稿件的取舍和处理上需要反复掂量,认真筛选,对内容相似的稿件进行比较和分析,尽量把新闻含量高、特点突出的稿件选出来。  相似文献   

11.
刘凤波 《理论观察》2011,(5):176-176
衡量一张报纸是否一流,是否精品,是从多种角度考察的:有多少有价值的新闻、有多少亮眼的版面、有没有“留住客”的副刊等等。而这一切是需要记者、编辑的过人的“眼力”、辛勤的操劳及其相互合作去共同完成的。但在实际工作中,重记者、轻编辑,重新闻、轻副刊的现象不是只在少数新闻单位发现。尽管近年来“新闻引客、副刊留客”的口号喊得山响。将副刊的范围扩大到各种专版,但在新闻单位内副刊编辑处于“低一档次”的地位似乎很难改变。  相似文献   

12.
王辉 《理论观察》2010,(3):163-164
新闻的语言问题,是新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认真推敲自己所使用的语言。应当是所有编辑记者必备的一种职业技能。遗憾的是,现在新闻用语中,值得推敲的地方颇多,甚至有些报道用语、用词上有脏话,使人看了很不舒服。  相似文献   

13.
在日复一日的言政和述情工作中,记者传播新闻、报道新闻,切身体会尊重事实和真实报道的重要性.这也是记者基本的职业操守.  相似文献   

14.
王星明 《发展》2009,(10):73-73
任何一个新闻媒体,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电视广播,抑或是报纸杂志,都少不了编辑。有人把编辑比喻成缝纫师,可以把一块看着平淡无奇的布料,经过设计、裁剪,最终缝制成一件合适、精致甚至可以说是光彩夺目的衣裙。笔者认为.这个比喻恰如其分地道明了编辑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有许多人认为,编辑不外乎就是剪刀加糨糊,剪剪贴贴,或者就是“为人做嫁衣的人”。甚至有很多人根本就没有认识到新闻界里,还有编辑一职。人们往往听到有人在某报社工作,通常都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在报社工作当然就是记者了。其实在报社里,还有一个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编辑,甚至现在有人提出,编辑就是具有“生杀大权”的“把关人”。  相似文献   

15.
林泽珊 《魅力中国》2014,(7):367-367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新闻正向着信息化方向不断前进,在这样一个信息空前发达的时代,新闻编辑记者的专业素质也需要得到相应的提高。本文对新闻发展新时期下新闻编辑记者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素养的要求进行了分析,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雯婧 《魅力中国》2013,(26):286-286
记者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小到社区街道发生的小事大到国际盛世都是记者报道的内容,记者获取新闻资源跟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记者报道的事件要具有纪实性绝对不能信口开河。记者行业的社会形象需要大家共同维护。近期发生的陈永洲事情严重损害了记者职业在社会公众彤象,广大同仁一定要引以为戒。下文根据客观事实阐述下记者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7.
仲欣 《黑河学刊》2013,(9):40-40,134
记者,党和人民的喉舌。在日复一日的言政、述情工作中,传播新闻,报道新闻,记者也更切身体会尊重事实,真实报道的重要性。这也是记者基本的职业操守。  相似文献   

18.
论文学修养与电视新闻后期编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延桃 《魅力中国》2011,(15):362-363
电视新闻的制作是一项群体、系统的工作,从准备、拍摄、编辑到最后播出,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电视新闻的质量和传播效果。一般人往往只注意到电视新闻记者和播音员的工作,却忽视了幕后后期编辑人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电视新闻后期编辑人员作为电视新闻的最后把关人,决定着一条新闻或一档新闻节目在荧屏上出现的最终形态,其文学修养和业务水平直接影晌着电视新闻节目的优劣。  相似文献   

19.
新闻角度是新闻记者寻找、挖掘和叙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新闻角度的选择,不仅是方法问题,而且是记者的职业敏感问题。这就要求记者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不断提高认知能力,加强比较判断,善于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的角度,写出具有新闻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好新闻。  相似文献   

20.
采访技巧是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经常运用的访问技巧和访问艺术,是记者获取新闻素材、了解事实真相的重要方法。包括: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针对采访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提问技巧;缩短和采访对象的距离;如何做笔记和记录;尊重所有被采访者等几个方面。记者只有掌握了采访技巧,艺术地运用技巧,采访时才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也才能采集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写出好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