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国道路运输》2013,(1):32-3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天津、上海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为进一步规范道路包车客运市场秩序,保障运输安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30号)和新修订的《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2012年第8号令,以下简称《客规》)的有关规定,现就进一步加强道路包车客运管理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作为《道路运输条例》(简称《道条》)的配套规章,《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简称《客规》)遵循了推进依法行政,规范管理行为;落实安全责任,确保运输安全;规范经营行为,提高服务水平;消除地区壁垒,打破地区封锁的基本原则,对于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浅谈道路客运公司化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运输公司化经营是指以现代企业制度和经营机制为基础,按照公平、有序竞争的原则,拥有现代的先进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装备,实现安全、优质、规范的运输服务的一种管理方式,公司化经营也叫公车公营。目前,公司化经营主要存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中(简称客运经营)普遍推行。《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2005年7月13日交通部第十号令)第五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道路客运经营者实行规模化、集约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道路运输》2009,(2):43-43
中国道路运输杂志社编辑部:交通运输部于2008年7月23日发布《关于修改(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的决定》(交通运输部令2008年第10号),在原《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第八十八条后增加一条:“违反本规定,客运经营者(含国际道路客运经营者)、客运站经营者及客运相关服务经营者不按规定使用道路运输业专用票证或者转让、倒卖、伪造道路运输业专用票证的.  相似文献   

5.
Q我们在执法过程中发现有极个别客运车主私自提高票价。修订后的《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客运经营者应当遵守有关运价规定,使用规定的票证,不得乱涨价、恶意压价、乱收费。第八十九条规定:违反本规定,客运经营者(含国际道路客运经营者)、客运站经营者及客运相关服务经营者不按规定使用道路运输业专用票证或者转让、倒卖、伪造道路运输业专用票证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  相似文献   

6.
危险货物具有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性等特性,因此危货运输安全管理是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继《道路运输条例》颁布实施以后,2005年交通部又颁布了《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6号令)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9号令),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积极应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严格执行新的法规,建设安全规范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市场,是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道路交通管理》2005,(7):32-40
(交通部2005年第10号令)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道路旅客运输及道路旅客运输站经营活动,维护道路旅客运输市场秩序,保障道路旅客运输安全,保护旅客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从事道路旅客运输(以下简称道路客运)经营以及道路旅客运输站(以下简称客运站)经营的,应当遵守本规定。第三条本规定所称道路客运经营,是指用客车运送旅客、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具有商业性质的道路客运活动,包括班车(加班车)客运、包车客运、旅游客运。(一)班车客运是指营运客车在城乡道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道路运输》2005,(7):60-60
《国际道路运输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与交通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汽车运输管理规定》相比,从事国际道路运输的条件明显提高。《规定》设定较高的准入“门槛”,其目的是为了使那些从事国内道路运输绩效较好的企业进入国际道路运输市场,保障国际道路运输的服务质量,提高我国国际道路运输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道条》)第十五条规定,客运经营者需要终止客运经营的,应当在终止前30日内告知原许可机关。明确了客运经营者终止客运经营时应尽告知义务(以下简称终止告知义务)。如果客运经营者不履行终止告知义务,根据《道条》第七十条的规定,将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可见,客运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必须认真履行终止告知义务,而对于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而言,如何准确理解条文的内涵,依法严格贯彻这一规定则显得尤为重要。在此,笔者就《道条》第十五条中的有关规定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安监总局联合印发《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道路客运企业建设标准化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全面、细致的要求,《规范》旨在通过加强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方式转变,强化道路客运企业安全主体责任。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未能有效落实是事故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规范》在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  相似文献   

11.
客流是道路客运业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构成道路客运市场供求关系的要素之一。《道路运输条例》规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考虑客运市场的供求状况、普遍服务和方便群众等因素”。“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公布客运市场供求状况。”这些规定,对行业管理部门和企业开展客流调查分析和组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2006年6月,交通部发布了《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依据《办法》,我们结合本省的实际,修订完善《陕西省道路客运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交通部的《办法》对道路运输行业管理机构和运输企业亟需解决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一是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机构管理企业和企业内部自身管理。《办法》对企业质量信誉等级和考核都有明确的要求,并有对应的奖惩措施,标准统一,奖惩分明,管理机构和企业都便于操作。二是能促进企业的结构调整。根据《办法》对企业质量信誉考核的五项指标的要求,我省制定的《实施细则》对“企业管理”指标增加了结构调整的内容,引导企业由承包、挂靠经营向公车公营或公司化经营转变,加快企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三是能提高企业抵御市场风险和竞争能力,促进行业又好又快发展。《办法》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激励企业树立品牌意识,不断改进和提高管理水平,实现规范化经营,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道路运输》2005,(6):59-61
《国际道路运输管理规定》(简称《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简称《道条》)的第一部配套规章,将《道条》中第四章“国际道路运输”有关规定具体化,以便于贯彻实施。《规定》是贯彻我国政府与周边国家政府签署的汽车运输协定的重要规定,该规定将我国与有关国家政府签署的汽车运输协定的规定变为我国的国内法,与国内道路运输的一些规定、做法接轨,有利于操作和执行。  相似文献   

14.
《中国道路运输》2004,(9):61-63
《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二条规定:“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的,应当遵守本条例。前款所称道路运输经营包括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以下简称客运经营)和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以下简称货运经营);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包括站(场)经营、机动车维修经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理解这条规定的精神,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春运第一天     
《中国道路运输》2013,(2):F0004-F0004
让人民群众平安回家、开心过年,是道路运输行业的光荣使命。与往年春运相比,2013年春运在制度约束、安全管控等麓。方面更加完善和严格。春运前,新修订发布的《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及关于加强包车客运管理、车辆安全例检、出站检查、安全告知等7个涉及安全管理的工作文件,更加强化了安全第一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客运经营者、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者应当分别为旅客或者危险货物投保承运人责任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客运经营者在运输过程中造成旅客人身伤亡,行李毁损、灭失,当事人对赔偿数额有约定的,依照其约定;没有约定的,参照国家有关港口间海上旅客运输和铁路旅客运输赔偿责任限额的规定办理。”目前,国家有关港口间海上旅客运输和铁路旅客运输赔偿责任限额赔付标准为4万元。  相似文献   

17.
经营性道路运输是道路运输的主力军,1986年颁布的《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和2004年7月1日实施的《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道条》)都将经营性道路运输纳入其调整范围。正确界定经营陛与非经营陛道路运输,防止非经营性车辆违法参加经营性的运输活动,对于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道路运输安全,保护道路运输有关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道路运输》2007,(3):30-31
当前,我国的道路运输生产规模正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扩大,从业人员的队伍迅猛增长,为加强道路运输从业队伍建设,提高从业队伍整体素质,全面加强和完善从业人员资格管理,日前交通部发布了《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简称《规定》),于2007年3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19.
《中国道路运输》2005,(10):36-36
中国道路运输杂志社编辑部:《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第八十四条第三项规定“使用失效、伪造、变造、被注销等无效的道路客运许可证件从事道路客运经营的……”请问,这里所称的许可证件应该如何理解?它是否应该包括道路运输证、线路标志牌(含加班与包车)、线路审批副卡、从业资格证?  相似文献   

20.
《中国道路运输》2013,(2):26-27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汽车客运站(以下简称客运站)营运客车安全例行检查(以下简称安全例检)工作,规范客运站安全例检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06号)、《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2年第2号)、《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交通行业标准JT/T200—2004)等规定,制定本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