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近几年,“经济圈”、“中心城市”在我国已经成为了广为人知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体上已经成长起来了三大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形成了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累积了深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2.
段玉强 《商场现代化》2005,(22):181-182
近几年,"经济圈"、"中心城市"在我国已经成为了广为人知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体上已经成长起来了三大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形成了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累积了深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3.
谈现代物流对武汉经济圈的支柱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汉经济圈是以中心城市—武汉作为核心枢纽城市,与相关八个城市以及经济腹地在现代物流的支撑下,构成的开发性经济循环系统。现代物流促使物资、技术、资金、信息等资源多种形式在该系统中形成“对流”,发挥强大的集聚与扩散功能,有利于促进武汉经济圈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促进武汉经济圈经济协调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武汉经济圈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现代物流在其中发挥重要的支柱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推进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明确列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约束性指标。本文对2011-2021年研究我国城市空气质量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性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深入分析,总结发现:近年来,研究我国城市空气质量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性的理论与方法融合创新明显,研究对象从中心城市向城市群、经济圈拓展,研究深度和广度从“宏观引领”到“微观调控”全方位提升;未来对我国城市空气质量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性的研究,将会继续关注中心城市的双效驱动力,重点探索联动效应、评价机制与治理路径,践行“双碳”目标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崔征 《WTO经济导刊》2006,(10):64-65
天津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十一五”规划大力发展环渤海经济圈,将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将天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战略定位越来越明朗清晰,国内外驱动天津经济腾飞的时机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6.
中心城市在各个经济圈内主导着附近很大部分的产业发展,起领导推动作用。当下我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而知识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心城市乃至整个经济圈发展的新动力。中心城市知识服务业聚集的动力机制包括内部的城市化水平高,专业化程度高,中心城市进入后工业阶段以及外部的创新发展、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等机制。中心城市知识服务业聚集促进该城市产业结构转型,能够充分发挥外溢效应,使领导区域经济发展更有力。  相似文献   

7.
构建安徽省会经济圈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静  姜帆 《商业时代》2008,(12):107-108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构建城市经济圈,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初步探讨了建立以合肥为中心的安徽省会经济圈的可行性与未来发展路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构建省会经济圈过程中要注意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海地产至今已经成立32年,形成了以中心城市为依托,辐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以及成渝经济圈的全国战略布局,目前已经进驻34个城市。在开发主流城市优质地段的中高档精品住宅,保持住宅产品全国领先的同时,还以战略眼光在  相似文献   

9.
自贡在川南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南五市是一个可构建一小时经济圈的经济区。自贡是川南经济圈中的中心城市,具有经济比较优势,可以围绕自贡按照"点-网"系统理论构建川南经济圈;自贡作为川南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应当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加强城市经济建设,增强对区域经济的引领作用,从而促进川南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实际上是农村主导型的发展模式.现在这种主导型区域经济已经发展到了尽头,从而必然要向城市主导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方向转变.这就要求应以城市为发展重点,推进城市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城市化战略强调的是城市,而不是小城镇.在农村主导型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小城镇确实是"大战略",但在城市主导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新阶段,小城镇的战略意义已处于次要的地位.必须通过城市经济中心的幅射功能,形成以市区为中心,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区域城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构筑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经济圈.一些中小城市由于经济技术基础比较差,尚没有能力构建城市经济圈,有的本身就处于大城市经济圈辐射的空间范围.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应打破行政界限,我们应顺其自然地实行城市经济圈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城市经济圈的发展道路,逐步提升城市经济实力,带动区域经济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濮院位于杭嘉湖平原腹地、长三角中心,居江、浙、沪城市群之中心位置,坐拥上海经济圈、环太湖经济圈、环杭州湾经济圈三大经济板块交汇区域,是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全国羊毛衫行业的领头羊。濮院有“中国羊毛衫名镇”、“中国大型品牌市场”、“中国毛衫第一市”、“中国羊毛衫之乡”的美誉。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打造环渤海物流基地、建设全国重要的物流中心”的战略定位,为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区的秦皇岛市物流中心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论文结合秦皇岛的区位优势、城市自身的经济实力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分析秦皇岛市建设环渤海物流中心面临的问题,并对其提出了秦皇岛市建设环渤海物流中心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汽车市场》2011,(16):24-24
作为中国长三角城市经济圈的中心城市,苏州不但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更是引领长三角城市经济圈跨入汽车社会的风向标。目前,苏州已经成为中国十大汽车消费城市之一,汽车保有量全国第三。 也正是由于苏州独特的经济地位,在结束首站绍兴的活动后,"万达通途·城市地标购车节"移师北上,将第二站的活动定在了这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古城。  相似文献   

14.
2002年,我国县级区划数2860个,其中县级市381个,市辖区830个;乡镇级区划44850个,其中街道办事处5576个,镇20601个。在东部发达地区,县级市有165个,镇7470个。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三大都市经济圈。其中的小城镇受都市经济圈特大城市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影响,一些小城镇异军突起,不论是人口规模、国内生产总值,还是财政收入都远远超过建制镇的标准,已具备了城市的基本经济形态。然而,这些带着“小城镇”外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贸导刊》2004,(13):46-47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经济圈,是我国经济最具竞争力和活力的三个地区。2003年各经济圈的发展继续呈快速增长态势。一、三大都市经济圈总量约占全国的1/3,长江三角洲总量最大、单位国土面积产出最  相似文献   

16.
三峡移民、山区扶贫、老工业基地改造和生态环境保护。这是江泽民总书记要求重庆市必须限期完成的“四件大事”。自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以来。全市上下“负重自强。加倍努力,殚精竭虑。埋头苦干,加快发展’,“四件大事”每一件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今年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以后,重庆人民抓住机遇。发挥中心城市的战略支撑、对外“窗口”和辐射带动三大功能、努力构筑长江经济带西部增长极、成渝经济高地和长江上游中心城市发达经济圈,正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前进。  相似文献   

17.
在前人关于费用粘性的研究基础上,本文选取当前受关注度较高的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为研究范围,通过分析2010-2013期间的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3668个观测数据,探讨在我国三大经济圈内制造业上市公司费用“粘性”的程度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在三大经济圈均存在费用“粘性”行为,且珠三角经济圈的费用粘性最强,环渤海经济圈次之,长三角经济圈的费用粘性最弱。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圈经济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成为实力雄厚、后劲十足和影响广泛的经济体。东北地区要成为我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加强区域内部合作,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打造“东北经济圈”势在必行。一、协调区域内部合作构建“东北经济圈  相似文献   

19.
史可  喻鹏 《信息与经营》2011,(9X):144-150
今年的"十二五"规划提出,未来一个时期是我国大城市群形成的关键时期,以首都为核心的城市群及其广大区域正在成为国内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同时北京将更深入广泛地开展与津冀晋蒙及环渤海地区合作,充分发挥首都优势,共同推进区域一体化和首都经济圈形成。至此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首都经济圏的提出,使京津冀一体化的建设由设想进入实质性规划阶段。首都经济圈是以北京为中心,半径为300到400公里的环形"圈域"。圈域内包括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的廊坊、固安、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区域。同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但是首都经济圏的格局却不同于已经发展成体系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城市群是以上海为中心、杭州和南京为副中心;珠三角城市群是以同在一省的广州和深圳为中心,而首都经济圈以北京为绝对核心城市,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首都经济圈一经提出,很多人调侃道:"与其命名为经济圈,不如定其为楼市圏。"诚然首都经济圈不能等同于楼市圈,但是随着首都经济圈的规划建设,京津冀的楼市一体化抱团发展将势在必行,在北京的住房压力转嫁给津冀的同时,也带动了津冀地区楼市的迅猛发展。人们不禁发问首都经济圈里的京津冀楼市将会圈出何种未来?  相似文献   

20.
徐萌 《中国物价》2014,(6):84-87
“首都经济圈”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区域经济带之一。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通过建立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区域竞争力的因子评价模型,将首都经济圈、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七个省(直辖市)的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得到城市综合排名,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