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正李作桐应邀去深圳参加了全国老劳模大会,那是2004年。当年我就采访了他老人家。今年91岁的李作桐,算一算,从玉门到柴达木,再退休到北京的青海油田燕青大院,已有70多年的石油生涯。我又禁不住去采访了他。虽然他耳朵已聋,与他交流多半要靠写字板,但是他记忆非凡,70多年光阴,他可以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2.
我是先读李若冰写柴达木的散文,尔后才走进柴达木的。那时候他的那些散文都零零散散地发表在报刊上,凡我尽力可以找到的都会找来珍宝般地保存起来。他笔下的格尔木、察尔汗、大柴旦、茫崖、茶卡……都是我多次到过的地方。他在前,我在后。我发疯似地寻找李若冰的书,发疯似的读他的作品。我总觉得他就在我身边,就在我前面不停地走着,写着。我追他,却追不上;我崇  相似文献   

3.
<正>生龙走了整整六年了……对于这个67岁就辞别红尘的朋友,我深感惋惜和心痛。老来,好几次梦中与他相会,把酒言欢,真是让我感到快乐、幸福、充实。可是梦醒之后,却更觉惆怅,无奈,伤感。毕竟,四十多年的朋友、同事、文友、酒友,不想念、不回顾、不思恋,是绝无可能。忍不住,就想写几个字纪念他。我在柴达木汽车修理厂做仓库保管员的时候,在《青海日报》上发表了组诗《欢腾的柴达木》,这组诗作一发表,我一下子就“出了名”,组诗尚未刊出,  相似文献   

4.
我与《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结缘是在这个刊物诞生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一次会议上遇到了中共海西州委宣传部的一位部长,他送给我一本《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我就利用会议的间隙拜读了起来,没想到她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因为当时中共中央和中共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已经把柴达木开发的事议已放在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而我当时已被调到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工作,  相似文献   

5.
回到德令哈 2008年09月06日与郑登旗一起来接我的,还有州粮食局局长万玮。万局是老德令哈人了,但我在德令哈的时候并不相识。可是一见面,仍然亲切。他那高高的个子,英俊的模样,让我感觉,这真是咱柴达木的男子汉啊!  相似文献   

6.
我手中的这摞手稿,倾诉着一位老柴达木人一生对柴达木的眷恋,道白一个人生命最后的道白。此时,手稿化为心灵语言通往心灵感应深处的通行证。死指肉体,而用生命留下的文字,却可以使生命的心路变长、延续……攥着这摞手稿,他生命的重托重如泰山;打开这摞手稿,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的笑容长留在我的眼前。他生前就最喜欢笑,他爱人对我说,两年前,他知道自己得了肝癌,他依然平静地笑笑,让我给他拿来纸和笔,便开始每天写啊写,写得满头大汗,写得手不停地抖,写到动情处,他总要老泪纵横地念给我听。他写下这三万多后,我一看,写的都是他儿时的家乡和他心…  相似文献   

7.
毛炳杰,1949年参加革命,1950年到海西工作,是一名为柴达木奉献了终生的老兵.虽是普通一兵,但是他的身上凝聚着老一辈柴达木人特有的秉赋气质和精神风貌.下面说到的几件事,只是他多彩人生中的几个片断,写出来,以表达我对这位相识相知个世纪之久的老领导、老朋友的深深缅怀.  相似文献   

8.
"这是我生活了30多年的城市,但我却越来越认不出它来。"这是70后的老北京、漫画师南城老李在自己拍摄的视频里说的一句话。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偶然在微信圈里看到了南城老李拍摄的一组胡同门牌照片,随后记者通过微博留言联系并采访了他,还跟随他一同逛了一次北京胡同。生在崇文,长在宣武,一路串胡同长大的南城老李对胡同有别样的感情。南城老李小学以前生活在崇文区河泊厂北巷,每天早上母亲带他坐23路公交车去双井上幼儿园。"我在车上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窗外的各条胡同。尽量往深了去看。”南城老李说,“无论上幼儿园还是回家,路上就这爱好。”  相似文献   

9.
"一个真人",这是著名诗人白渔在姜维周先生结集出版的摄影画册近作一<柴达木自然奇观>序言中的赞语. 是的,姜维周是一个真正的、忠诚的柴达木人.他真诚,是因为他对柴达木有一颗永不泯灭的滚烫的心;他真诚,是因为他对摄影艺术有一份无怨无悔的追求;他真诚,是因为他是一个退而不休的"老干姜"(自嘲).  相似文献   

10.
正"这是我生活了30多年的城市,但我却越来越认不出它来。"这是70后的老北京、漫画师南城老李在自己拍摄的视频里说的一句话。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偶然在微信圈里看到了南城老李拍摄的一组胡同门牌照片,随后记者通过微博留言联系并采访了他,还跟随他一同逛了一次北京胡同。生在崇文,长在宣武,一路串胡同长大的南城老李对胡同有别样的感情。南城老李小学以前生活在崇文区河泊厂北巷,每天早上母亲带他坐23路公交车去双井上幼儿园。"我在车上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窗  相似文献   

11.
我手中的这摞手稿,倾诉着一位老柴达木人一生对柴达木的眷恋,道白一个人生命最后的道白.此时,手稿化为心灵语言通往心灵感应深处的通行证.死指肉体,而用生命留下的文字,却可以使生命的心路变长、延续……攥着这摞手稿,他生命的重托重如泰山;打开这摞手稿,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的笑容长留在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12.
无论在中国文坛,还是在人们心里,李若冰的名字都与柴达木连在一起.柴达木在他笔下生辉,他的<柴达木手记>一版再版,感召了几代人.从没见过哪个专业作家能像他那样,一生五次踏进柴达木,他的双脚曾沾满柴达木的盐碱,他一身曾裹挟柴达木的风尘.他把笔触深入到柴达木的角角落落,写他遇到的每一位柴达木人.  相似文献   

13.
当年在柴达木西北部的冷湖石油基地,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不仅经常拜读著名诗人李季的诗歌,而且像许多柴达木人一样,对他创作的《柴达木小唱》倒背如流。20世纪80年代末参加上海《文学报》与《中国石油报》合办的中国石油诗歌大赛,我的组诗《石油女性》获了奖,到河北塘沽领奖时,有幸得到了一本由李季的夫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李小为签名赠送的《李季诗歌评论集》。因没见到李小为本人,深感遗憾。几年后,突然间,竟然接到一项任务:李小为正在写《李季传》,专程从北京来西北,追寻李季的足迹。  相似文献   

14.
《重庆与世界》2013,(2):52-52
由于各国的语言不同,文化生活有差异,以及社会制度不同,在称呼方面差别也很大,如果用错了,不但会令对方不高兴,引起反感,甚至会闹出笑话,引起误会。比如我们中国人以尊老为美德,以老为尊称。我们习惯在姓氏前加一老字,如老张、老李,或者在后面加,如张老、李老,这都表示尊敬。但在西方国家.老人都比较讲究独立,不愿意别人称他为老,你要是恭维他老,他会以为你认为他老,他会很恼火。由于各国习惯不一样,所以我们国内的一些用法不能放到国外去用。  相似文献   

15.
这位年已71岁的老者,一生完成过数十项科研课题、取得41项专利、并帮助过20多个企业发展。他是李氏拉推磁路发明人、国家发明奖获得者、航天部一等功荣立者。今年12月1日,李国坤教授在北京的家中接受了我的采访。当我称赞他是天才时,他很谦虚地说:“我不是天才,我是苦才。”而在我眼里,每周工作、学习100小时,平均每天工作14小时的李老,不仅是能吃苦的苦才,而且是能吃大苦、耐大劳的大将之才,他的学术贡献和高尚品德令我感动。在多次采访的逐步了解中,我对这位埋头苦干的老科学家,有了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王平顺 认识王平顺先生的时候,他已经是海西州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了. 那时候的王部长,年纪大约也就是40岁刚刚出头吧(就这样,也许还把他说大了呢?),但几乎是一头白发了;个子不算高,身体却不错,给人一种结实、千练、精力充沛的感觉.他是陕西人,据说是1958年进柴达木的,最初在粮食部门工作,应该是从低层做起,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的吧.那时候,我因为背着沉重的家庭出身包袱,最惧与领导打交道,很有些“老鼠见了猫,掉头就跑”的胆怯心理.  相似文献   

17.
父亲已经70多岁了。他说,他不怕热,就怕冷。所以,每年冬天,我都动员他到济南来"猫冬"。前几天,他又来了。如果是前几年,我不会去接他。因为他也是走过南、闯过北的人,也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县里的知名企业家,出了车站,打个车就到我家了。他也不喜欢我接他,因为这样他可以显示并未老。但今年有些不同,虽然身体看起来还硬朗,但中秋节回家,已经看出来他的身体和智力水平已经远不如从前。虽然他永远不会承认这些。这次接他,时间上有点差错。他是上午11点半到站的,而我们此前掌握的信息是下午1点才到。我们从家出门的时候,他已经下车了。路上,他给我打了两次电话,一次是问,到哪里了。我回答说,再有20分钟就到了。他  相似文献   

18.
2008年秋,为了我拟撰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大戈壁》,我曾重返柴达木,从德令哈,到格尔木,到察尔汗,到大柴旦,到鱼卡,到马海……走遍了我曾经在柴达木工作过的所有地方,拣拾起我四十二年前至二十二年前之间的所有记忆.最后,当车过鱼卡,要向当金山进发的时候,我让司机停下车,我下了车,面对柴达木的方向,虔诚地跪了下来,深深地磕了三个头,心中向柴达木泣说:"柴达木啊,我的母亲,我的第二故乡,保护、养育了我这个'黑五类子女'的荒凉的土地,这一次,泽群是真正的走了.我这等年纪,要再返柴达木,只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柴达木啊,走出柴达木,才知道这一颗心,是永远地走不出柴达木的了.我为您,奉献了我的青春与健康;您也给予了我一辈子的事业与'财富'.我的个性里,已融入大戈壁的辽阔与旷达;我的血液里,永远流淌着巴音河湛蓝激情的河水;我的灵感中,迸发着只有柴达木夜空里才有的一颗一颗璀璨的大星星.待到《大戈壁》写峻出版,我很难会再来柴达木来看您,但我一定会寄一册《大戈壁》,让柴达木的友人在巴音河畔,寻一个并不惹人的小小地角,擦柴引火,一页一页将这二十万余字的小说焚烧,以祭奠我在柴达木生活过的一切,以感恩我在柴达木的所有友人,以记录某一段我的人生在柴达木的真实……"  相似文献   

19.
李若冰是被称作披一身柴达木风沙走进中国文学史的老一代作家,从20世纪20年代起,他就和他笔下的柴达木一起享誉中国文坛.他的《柴达木手记》几经再版,每一次再版,都在社会上掀起一阵柴达木热,因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以后,他又先后去过大庆油田和塔里木盆地,还当过大庆油田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写出一系列讴歌石油人的作品.李若冰的石油作家之称就是这么来的,他也因而荣获了"中国石油铁人文学特殊贡献奖".  相似文献   

20.
我是柴达木人,永远的柴达木人. 这是整整那20年间,柴达木烙入我心里、甚至是骨髓里的烙印. 我是柴达木人,永远的柴达木人. 这是因为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21岁至41岁,完全、无私、真诚地献给了柴达木,献给了那片广袤、荒芜、丰饶、神奇、与外面的世界相比仍然是落后的土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