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贷款是银行最主要的金融资产,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对当期损益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目前我国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的有关规定存在不一致,在实务中如何计提贷款减值准备值得国内银行业认真思考。一、我国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有关规定及差异分析(一)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有关规定我国现行的贷款减值准备计提主要有三个规定:第一个是中国人民银行于2002年4月发布的《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第二个是财政部于2005年5月发布并于同年7月实施的《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三个是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准则”)。  相似文献   

2.
为顺应国际金融发展趋势,规范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降低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复杂性,财政部于2017年发布了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CAS22)、《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CAS23)、《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CAS24)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CAS37)。这些新金融工具准则对金融资产的分类估值、计提减值等进行了重大修订。我国商业银行持有大量票据金融资产,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对商业银行票据业务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对新金融工具准则下不同票据资产类型进行案例分析,以期完善新准则下票据资产重分类的实务处理,为后续票据资产分类及估值、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票据业务风险防控提供新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城市商业银行而言,贷款减值准备确认与计量既是执行2006年版企业会计准则的重点领域,也是难点领域。本文试图在总结会计准则对计提贷款减值准备的重点要求以及我国商业银行执行新准则计提贷款减值准备的普遍做法的基础上,分析城市商业银行执行新准则计提贷款减值准备在单项评估、组合评估、采集证据、信息技术支持等方面的主要难点,对城市商业银行如何提高贷款减值准备会计政策执行效果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有关贷款损失准备提取政策的差异 (一)会计计量标准有所不同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对贷款和各类企业债权减值损失确认的基本规定为: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减值的,应当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5.
《金融会计》2008,(2):4-6
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是《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对有关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方法的新规定,本文试以扬州市某银行6户样本贷款企业为实证,分析该方法与现行五级分类方法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上的差异,并分析了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陆敏 《上海会计》2008,(6):20-24
衍生金融工具作为防范风险的一种契约,起初并未在表内确认。我国原有会计准则体系中没有金融工具方面的准则。随着我国金融业提速发展、全球金融创新浪潮冲击以及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化,相关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便应运而生。我国近期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新准则中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不但规定了确认标准,还将确认细化为初始确认与终止确认。本文以会计的基础理论为切入点,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7.
与《企业会计准则》等旧会计准则规定相比较来说,新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在准则里所规定的资产的范围更为广泛,同时新准则在计提减值准备的确认时间、计提范围、计提金额的计算以及核算等方面都比旧准则有比较新的变化,本文将对该问题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与《企业会计准则》等旧会计准则规定相比较来说,新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在准则里所规定的资产的范围更为广泛,同时新准则在计提减值准备的确认时间、计提范围、计提金额的计算以及核算等方面都比旧准则有比较新的变化,本文将对该问题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新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与国际接轨的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给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及其监管带来了很大影响。新会计准则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的主要影响有:(1)新会计准则关于贷款损失准备的规定与监管审慎性要求相矛盾;(2)新会计准则规定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与监管要求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有分歧。新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的影响主要有:(1)降低了商业银行利用贷款损失准备操纵利润的可能性;(2)使得贷款损失准备具有更大的波动性;(3)引入时间价值,可能导致准备水平的提高;(4)可能导致利息收入和减值准备同步增加,并将影响各会计期间的利润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本文对以上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涛  杨臻黛 《新金融》2006,(4):51-54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于2006年1月1日起在上市银行和拟上市银行范围内试行。2006年,财政部还将颁布实施《金融工具的披露和列报》、《金融资产转移》、《资产减值》、《套期保值》、《外币折算》、《商业银行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等多个准则。上述准则不仅给商业银行的会计核算带来重大变化,还将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信息披露、信息系统乃至公司治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以《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为切入点,对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标准顺利过渡的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陈光 《金融纵横》2020,(2):59-64
新金融工具准则作为一项重大修订的会计准则,基本上重构了我国金融资产减值体系,商业银行需要基于新准则对资产减值体系实施改造。在综合分析新资产减值计量方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本文从实务角度总结了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5年8月25日,财政部正式颁布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在上市银行和拟上市银行范围内试行。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资产减值》、《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金融工具列报》等多个准则将会给传统的商业银行会计核算带来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宋红霞  隋英华  张伟 《会计师》2009,(11):29-30
<正>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正处于业务转型的过程中,存贷款息差收益仍然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且贷款余额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重较高,普遍超过50%。《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将贷款及应收款项单独列为金融资产的一个分类,对贷款核算方法的要求与之前规定相比具有  相似文献   

14.
新准则:推进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契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其中对银行影响最大的主要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等几个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等准则分别就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定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嵌入衍生工具,金融工具确认,金融工具计量,金融资产减值,公允价值确定,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金融资产转移的计量,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套期确认和计量,金融工…  相似文献   

15.
崔莉 《云南金融》2011,(8X):122-124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采用实际利率法的核算,实际利率法的核算较为复杂,涉及实际利率的确定、摊余成本的确定、减值对摊余成本的影响,实际利息收入的计算以及减值以后贷款利息的计算等问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债券回购、拆借、贷款等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计量。对一般的存款(如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分类为其他金融负债,使用实际利率法进行计量。本文主要讨论实际利率法在贷款业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崔莉 《时代金融》2011,(24):122-124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采用实际利率法的核算,实际利率法的核算较为复杂,涉及实际利率的确定、摊余成本的确定、减值对摊余成本的影响,实际利息收入的计算以及减值以后贷款利息的计算等问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债券回购、拆借、贷款等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计量。对一般的存款(如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分类为其他金融负债,使用实际利率法进行计量。本文主要讨论实际利率法在贷款业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金融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性质复杂,本质上是合同,难以通过一般的会计准则达到准确计量和精确核算的会计目的。近期,财政部出台四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这四项会计准则分别是《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是四个准则的核心,因为无论是金融资产的转移还是套期保值或者金融工具列报的前提之一就是金融工具的确认和准确计量。金融会计准则弥补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于衍生金融工具…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新形势下国内外经济环境发展需要,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推出适应新形势下国内外经济环境发展了新会计准则体系,并将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率先实施,也鼓励其他企业提前执行。这一重大会计改革决策,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已基本接轨,对我国银行特别是对商业银行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针对商业银行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诸如《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资产减值》、《套期保值》、《外币折算》、《商业银行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金融工具列表》等多个准则都对其进行了商业银行会计核算带来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不仅是会计政策的变化,而且涉及从确认、计量到记录、报告的整个会计过程,将给传统的会计原则、确认标准、计量方法带来重大改变,对商业银行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科目体系、核心账务系统等带来一系列的改变。因此,商业银行全面实施相关会计准则,将是一项从观念到实践、从会计科目到核心账务系统升级,从前台操作到后台管理的系统工程。本文试图以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为切入点,针对新会计准则体系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19.
新会计准则体系下金融资产减值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已经实施,其在金融资产的分类、公允价值的确定、减值等方面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客观反映了商业银行真实的业务运营能力。本文针对新准则与原《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金融资产减值的差异、金融资产减值实施难点等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崔玉洁 《金融会计》2007,(11):23-25
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以来,上市的商业银行均在系统内广泛推行了新的会计准则,主要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等四项准则,《企业会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