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枫霖 《商》2013,(7):130-131,127
谈话节目是电视所特有的、具有其他传播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特色和优势。"鲁豫有约"是中国电视业界最早形成风格和名气的女性主持的电视谈话节目,而"奥普拉·温弗瑞秀"被誉为美国电视业界最出色、影响力最大的女性主持的电视谈话节目。本文试将"鲁豫有约"与"奥普拉·温弗瑞秀"进行比较,以此分析中美电视谈话节目的差异,以及中国在电视谈话类型节目上继续发展和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宫林兰 《品牌》2011,(3):68-68
<正>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我国电视节目形态日益丰富,电视谈话节目在西方脱口秀节目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新的节目形态——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电视人物访谈节目是对电视谈话节目的"谈话"进行更深入、更细致的挖掘之后发展起来的。此类节目借助电视媒介,通过访谈社会各个领域的人,围绕中心人物展开谈话,以访谈方式凸显人物的人生经  相似文献   

3.
电视谈话节目(talk show)源出美国,一般认为NBCl954年推出的《今夜》是电视谈话节目之先河。目前在西方国家,电视谈话节目已占到整个节目总量的60%-70%。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起步较晚,最早的是1992年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东方直播室》;1996年3月6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实话实说》影响巨大,谈话类节目由此开始在我国电视界风行。此风一健,“谈”与“说”节目在电视新闻中出现也就顺理戍章。  相似文献   

4.
朱宝志 《中国报业》2023,(14):184-185
从出现在电视荧幕上开始,电视谈话节目就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鲁豫有约》经历了栏目定位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再到娱乐化的过程。目标受众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主持风格由倾听为主到加强控制引导等变化,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获得了观众的喜爱。《鲁豫有约》作为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代表,展现了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5.
林赞 《科技转让集锦》2012,(11):225-225
谈话类的电翘节目,现今在电视荧屏上占有很多份量。在短短的数十年里,它是发展最快的节目类型之一。说到谈话节目,不能不讨论谈话节目主持人。在目前庞大的主持人队伍中,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一直属于“稀缺商品”。本文试从谈话类节目的内涵外延、不同谈话类节目主持特点和对观众的意义三个层面入手浅析该类型的主持风格。  相似文献   

6.
石莉萍 《中国报业》2012,(18):136-137
随着我国社会文化从偏重教化发展到注重交流和信息共享,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的电视谈话类节目逐步兴起,不同类型的谈话类节目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格局和态势。伴随着这股蓬勃发展的浪潮,地市电视台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谈话节目,然而与数量上的繁荣相比,很多节目却远未达到品质上的完美和成熟,因此认清存在的问题,真正实现地市电视台谈话节目的可持续发展正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人文谈话节目,是近两年从电视谈话节目中衍生出来的、以精英文化为代表的人文学术前沿节目。然而,当其面对大众传媒的话语空间.自身的发展与创新却面临着人文谈话的生态环境营造、人文品格的追求与大众娱乐化现状的矛盾以及在消费时代如何重塑人文精神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程曼曼 《中国报业》2014,(22):50-51
我国的电视财经类谈话节目发轫于上世纪90年代,20多年来节目数量不断增长,形式愈发多样,蔚为大观。本文旨在通过《财经郎眼》节目的研究,对我国财经类谈话节目现今发展情况及未来趋势提出自己的思考及预测。  相似文献   

9.
《广告导报》2008,(6):98-104
家长里短,酸甜苦辣,电视将诉说的权力交给了每一位有故事的观众。情感类谈话节目的出现,是中国电视史上的一次突破。几千年传统积淀下低调保守的中国人,第一次将自己的隐私搬到了荧屏上,供全国的观众来观赏评点。  相似文献   

10.
《品牌》2015,(3)
众所周知,在新闻领域,新闻电视谈话型节目的产生是在所有大众媒体之上的。在新闻电视评谈话目中,我们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传播方式以及效果。作为学习者来说,我们想要在新闻评论节目中汲取知识,就要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做一个深入的研究,所以,笔者对谈话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进行分析,致力于达到对该种节目的深入学习和了解。  相似文献   

11.
左伟 《致富时代》2011,(10):223-223
访谈节目与谈话节目在广播电视领域占有重要的位置,两类节目都是通过主持人与嘉宾的交流来呈现人物或事件,给受众带去感触与感动。正因为此,它们常常被混淆、或被认为相互归属,人们对节目类型的认识越发模糊。厘清二者的区别与联系,能够在节目定位、节目类型化等方面优化节目,观众也可以从不同类型的节目中更有选择性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该文以访谈节目《面对面》和谈话节目《小崔说事》为例,从两类节目的内涵分析、选题、节目编排特点、采访特点与侧重点、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角色等方面来简要分析访谈节目与谈话节目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12.
电视谈话节目实现的是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的跨越,在这个信息复合传播过程中,主持人的传播技巧尤为重要。本文将从主持人自身的信息传播和主持人针对嘉宾的信息传播及其对现场互动信息传播的控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从中总结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在信息传播中的技巧。  相似文献   

13.
如今电视访谈节目可谓遍地开花,据统计全国有l80多个访谈节目占据着省级以上电视台的屏幕,而且这个数量还在增加,可见制作单位与观众收视热情之大。然而数量并不代表质量,一哄而上办谈话节目的态势掩盖不了精品欠缺的事实。但笔者却也欣喜地发现在电视访谈大军中有精兵突起,北京电视台第七频道生活频道的《生活广角》栏目开办时间不长,就以其独特的定位吸引了众多观众,知名度和收视率在全国同类电视节目中占据新高。  相似文献   

14.
教育人生     
在教育部领导的提议和支持下,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一档人物类演播室谈话节目《教育人生》栏目于2007年9月9日开播。  相似文献   

15.
廖健 《中国报业》2012,(14):146-148
台湾电视娱乐谈话节目是自2004年以来兴起的一种节目形式,也是众多学者乐于研究的节目形式之一。笔者在本篇论文中将以台湾现今收视率较高的几个娱乐谈话节目:即《康熙来了》、《麻辣天后宫》、《国光帮帮忙》、《今晚谁当家》为例,研究台湾娱乐谈话节目的选题依据(主持人、嘉宾、受众、制作团队、后现代主义)、选题分类(休闲娱乐、婚姻家庭情感、奇闻异事、社会问题、个人生活观/生活方式、系列/单元话题、其他)和选题特点(娱乐性和低俗化、大众化和个性化、趣味性和争议性、男性视角)。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探讨其选题中值得借鉴的地方以及存在的不足,提出笔者自己的意见建议以及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刘婉莹 《中国报业》2014,(10):67-68
本文将各高校电视台有代表性的谈话类节目进行分类,探求如何在节目创办过程中运用各种手段技巧进行创新,以此丰富节目形式,提高节目质量,促进发展多元化的校园媒体,以期对今后的实践工作以及实际应用起到积极的指导、借鉴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财经节目的娱乐化在打破陈旧模式,提高节目收视率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财经谈话节目娱乐化的趋势,以及财经节目娱乐化现象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财经节目娱乐化的底线,以期迟到制片方和受众理性回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自1906年4月中央电视台开播了<实话实说>之后,谈话美节目在全国大范围兴起.明确自己的受众群,是节目安身立命的关键.除了准确的栏目定位之外,成功的谈话节目还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要有一个好的主持人;要让有关的人直接参与你的节目并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受众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做好准备工作.谈话节目具有信息量大,思维多样等特点.为此,我们要让谈话者在节目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让思想的光辉在这里碰撞,升华.  相似文献   

19.
节目名称:《开讲天下》 播出机构:齐鲁电视台 创新要点:没有选秀节目的草根娱乐,但却集合了最广泛的民意:没有新闻节目的严肃权威,但是观点在交锋中碰撞出真知:没有大型活动的喧嚣热闹,但聚焦后却放大了影响力。《开讲天下》,一个省级地面电视台的谈话节目,扮演的是一个媒体瞭望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文莎 《商》2014,(19):124-124
近年来,随着《奥普拉·温弗瑞秀》的告别,《鲁豫有约》的两次"下嫁",曾经名噪一时的老牌谈话类节目出现了严重的受众流失。收视率的下滑直接导致节目播出时段一再调整,甚至停播。本文通过对该类节目的发展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探讨当下谈话类电视节目应该如何适应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