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企业研究报告》2005,(2):13-15
“中国制造”“Z型链”的真正含义是表明我国仅仅是一个制造业大国,无论是从产业规模、竞争能力、国际化程度还是品牌度等来讲,还不能与“美国制造”“德国制造”“日本制造”当年所达到的高度相提并论。推动“中国制造”进一步升级,提高“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制造”的产业模式,存在新材料和中场发展不足的状况,目前的产业链中比较优势是矿产及初加工材料的出口和不直接面向国际市场的成品生产,其中中场产品,特别是核心零部件和精密零件,主要已进口为主。从整个产业看,产业链如图3所示,呈字母“Z”形。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美国创意,日本设计,韩国研发,中国制造”为人称道。中国是“制造大国”,不是“制造强国”,更不是“品牌大国”,而打造品牌,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的20年,基于参与国际的加工组装分工,“中国制造”得以崛起。  相似文献   

5.
杨曦沦 《企业研究》2009,(10):23-23
登陆李开复创建的“创新工场”(www.innovation—works.com),简单的页面让我有这样一个预感:一个“李开复制造”时代来临了。所谓“李开复制造”,就是基于中国本土人才的创新能力+中国的市场规模+国际创新运营体系,以批量化方式向市场输入创新公司,并持续的提供创新人才、专业人才和资本的支持,其结果是孕育出中国的比尔·盖茨和网络时代的全球化企业。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第一个十年是“中国制造”的十年,第二个十年将是大宗商品的十年。前十年,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为全世界制造产品;第二个十年,中国对各种大宗原材料庞大的需求使中国成为影响全球大宗商品领域的重要一方。因此,大宗商品将是继“中国制造”之后,中国影响世界的一个重要的领域。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20多年,中国通过低成本优势,创造了“Made In China”的奇迹,惠及世界各国,也为中国创造了大量财富。但“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正受到挑战,这是转而发展服务经济的好时机。“中国服务”将催生更多世界级的优秀企业和企业家中国应抓住时机加速发展“中国服务”  相似文献   

8.
“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引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包含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制造”与新材料产业的关系,二是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如何把“中国制造”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引向有竞争力的产业。  相似文献   

9.
杨宇时 《经营者》2006,(22):77-77
大概三四年前开始,国内对“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讨论甚嚣尘上。各个企业、广告公司、甚至各级政府均依此作出战略规划.大家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但大家对于“中国创造”的概念还是很模糊的,停留在一个感性的阶段,在理论基础上.没有深度的去挖掘。  相似文献   

10.
吴垠  蔡钰 《中国企业家》2008,(14):66-73
下一步,会是“中国投资”吗?倘如此,中国.Inc的商业模式就真的实现了“三级跳”  相似文献   

11.
王进昌 《齐鲁质量》2003,(12):29-29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业内目前关于“中国制造”的话题众说纷纭。一时间,中国将变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将再现当年“美国制造”和“日本制造”辉煌的说法不时见诸媒体。  相似文献   

12.
《经营者》2008,(3):18-18
2007年,中国“入世”的第六年。 这一年,中国经济以超常的速度,扩充着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在世界经济的版图上不断刷新着自己的记录,与世界各国经济加速融合,已经成为国际经济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这一年,“中国制造”成了国际媒体中出现最多的词汇之一,它为中国创造高速增长的GDP的同时,更为全球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实惠。  相似文献   

13.
《企业研究报告》2005,(2):11-13
从经济角度讲,关键材料与核心部件是制造产业链中的主要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及时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主动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逐步发展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和“世界工厂”,近半数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和货物出口额跃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15.
徐征香 《中国企业家》2014,(19):100-103
2014年度中国企业国际化20强榜单解读是揭晓这份成绩单的时候了。2013-2014,在全球财富力量进一步消长,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地图中的权重再次改变的一年,中国企业在更深入地融入全球市场,利用海外资源、引进国外技术、加速全球产业链的整合方面有哪些斩获?2013年是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到达高潮后第五年,当初以资源类和金融类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曾生发出一股海外抄底的冲动,左支右拙间,也从盲动和草率中汲取了教训。而5年后,随着中国经济新一轮的增长,国际化经验和信心的积累,以及国外资产价格依然相对较低的事实,我们发现,中国企业国际化已经从暂时的低潮中完全恢复,而更富胆略和技巧。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制造”的成长史。据国家统计资料显示,到2009年,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达15.6%,  相似文献   

17.
下一步,会是中国投资吗?倘如此,中国.Inc的商业模式就真的实现了三级跳今年6月,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长119亿美元,达到了1.809万亿美元的新高。花旗银行驻北京的经济学家沈明高对《中国企业家》预言,中国的外储将在年内超过2万亿美元。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元年,当时中国  相似文献   

18.
B2B2C“中国制造”新引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雯 《中国新时代》2009,(7):98-100
当贺宇每天忙着接单,发货时,这位普通的淘宝网卖家可能并未意识到,自己做成的每一笔生意,都将汇成重启"中国制造"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0月30日,第100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圆满结束。与以往不同,本次广交会发生的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就是:长期以“物美价廉”风靡全球的“中国制造”在本次广交会中开始集体涨价!不少行业的涨价幅度甚至达到了10%到20%之多……由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中国制造”价格全线上扬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导致这种趋势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次涨价,又将对中国的出口,乃至中国经济,世界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又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20.
李作战 《企业世界》2007,(12):30-31
全球产业转移的历史背景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是解决就业矛盾的重要领域,是高新技术的载体,也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动力。对于处在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中国来说,制造业发展至关重要。20多年来,不断适应新的形势,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并最终纳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体系中,是我国能够积极有效地接受来自发达国家生产能力转移的关键。从20世纪80年代起,东南沿海地区凭借自己毗邻港澳、华侨遍天下的得天独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