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美国次级债为导火索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广大投资者对于资产证券化的密切关注。资产证券化中会计问题的关键就是证券化资产是否终止确认的问题。证券化资产的终止确认与否,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性水平、盈利能力等多项财务指标。本文就资产证券化中终止确认的会计处理方法的演变展开述评,并结合我国上市金融企业资产证券化会计实务展开分析,并对如何应用证券化资产的终止确认方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
《会计师》2016,(22)
资产证券化终止确认问题在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成为了各方的主要关注点。本文对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分析了FASB和IASB对于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相关准则。  相似文献   

3.
高宇峰 《南方金融》2007,(10):57-59
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处理是会计实务的难点。本文首先比较了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三个标准:风险与报酬分析法、金融构成法和继续涉入法,然后通过实例分析了金融资产转移确认的三种情形,并按照是否符合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来分析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计量。  相似文献   

4.
《金融会计》2013,(11):3-8
2012年我国监管机构重启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使得金融资产终止确认会计准则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正确认识这项在金融危机中备受诟病的准则,需要我们从危机中寻找问题的根源,发现现有准则要求的不足,从而进一步完善与规范,准确的把握与应用。如果从会计的视角来反思此次危机的原因,通过SPV出表的这些金融资产,究竟是否应该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终止确认?何时又应该将这些SPV合并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成为需要解释的重要原因之一。从金融危机暴露出的问题可见,如何更为合理的制定相关准则要求,以规范商业银行的会计处理,使得资产负债表能够完整、清晰反映商业银行真实面临的经营风险,是未来信息资产证券化等金融资产终止确认业务健康发展的关键。为此,本文以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为主要入手点,对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准则应用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处理是会计实务的难点。本文首先比较了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三个标准:风险与报酬分析法、金融构成法和继续涉入法;然后通过实例分析了金融资产转移确认的三种情形;接下来,按照是否符合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来分析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计量;最后,分析了第25号准则存在的问题,并比较了它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会计视角下的资产证券化实体合并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关于实体合并的会计处理框架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两者均以控制权是否转移作为判断资产证券化实体合并的基本标准,但在财务合并条件、控制权确认标准、终止确认的条件和程序、会计处理结果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且两者在实体合并风险判定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提出应从强化独立性、转移控制权、会计处理方法和加强监督等角度来有效规避实体合并风险.  相似文献   

7.
生物资产是畜牧养殖企业所特有的资产类型,因此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需要采用独特的确认和计量方法,虽然国际会计准则中包含了很多关于生物资产的会计条例,但并不契合我国畜牧养殖企业的发展现状,作用有限.基于此,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生物资产的概念和特点,阐述了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希望能帮助畜牧养殖企业有效进行生物资产的会计确认与计量,保障资产的有效利用和准确清算.  相似文献   

8.
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重新点燃了公允价值会计优劣的论战。本文从美国公允价值的确认方法入手,分析了次贷危机中暴露的公允价值计量的弊端,并从中探求此次危机对我国应用公允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对于同一资产的处理,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存在本质差异.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在国家宏观调控中发挥的作用存在差异,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不可能保持一致,但保持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和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的一致性应成为财政部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特别是非上市公司会计准则的重要标准和尺度.本文分析了同一经济事项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存在不同的原因,并从资产确认、计量、价值转移三方面对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的异同点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0.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不符合传统会计理论有关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条件,而长期被作为表外业务处理。随着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迅猛发展,需要突破传统会计对会计要素的界定,确认衍生金融资产和负债,将其从表外处理变为表内处理。为适合其特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分为初始确认、后续确认和终止确认,其会计计量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为维持企业外部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对重大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信息应予披露。  相似文献   

11.
信贷扩张、资产价格上涨与调控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考察信贷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利用Allen和Gale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通过放松假设条件说明信贷扩张是资产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资产供给、信贷政策、银行信贷管理能力会影响资产价格的上涨。通过对我国经济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的信贷与资产价格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最后指出从资产供给、信贷政策、银行信贷管理等方面入手制定政策抑制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上涨。  相似文献   

12.
资产定价理论是现代金融理论的核心.本文通过对资产定价理论的综述,揭示了从传统资产定价理论到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的演进脉络,并对各理论及相应模型的内涵和应用进行了描述,最后对传统资产定价理论和行为资产定价理论进行了比较,以期对我国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年轻人会购入资产为老年生活做准备,成为资产的需求者;老年人则会出售资产换取消费品,成为资产的供给者,因此人口结构的变化会通过资产供需结构的变化决定资产价格的长期走势。美国、日本以及其它OECD国家的经验都基本上验证了这一点。本文阐释了人口结构与资产价格关系的作用机理,在OLG框架下结合价格调整模型,构建了一个非均衡的资本资产价格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在没有明显的技术进步情形下,从2013年开始,我国的实际资产价格会进入一个长期的下跌通道。我们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变当前的生育政策以及提倡养老金年金化给付,是解决和缓解这一问题的三个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王晓  李佳 《金融论坛》2021,26(3):48-59
本文以中国银行业为研究样本,考察资产证券化对银行盈利的影响.研究发现:资产证券化显著促进银行盈利增长,并且该效应对于非上市银行与规模较小银行更为显著;对于资产流动性结构更为合理、风险承担水平更低、资本充足状况及经营绩效更好的中小银行而言,资产证券化对盈利能力的正向效应更强;同时基于时间变化趋势的检验显示,在发行首笔资产...  相似文献   

15.
16.
保险机构必须在同时考虑资产和负债的基础上进行投资决策,提供足够回报支持未来预期的承诺支出。因此,保险绩效考核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用一般的市场指数无法激励投资人活动与公司的价值取向形成一致。本文分析了保险投资的绩效评价要点,尝试在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的框架下,构建符合保险公司固定收益资产投资要求的定制化基准——资产负...  相似文献   

17.
出于融资的需求,资产证券化登上历史舞台。可用于证券化的资产包括信贷资产、不动产和知识产权等。资产证券化注重对资产信用价值的利用,促进了资产价值的流动,实现了资产价值最大化。在资产支持证券的流转过程中,传统法律规则多处被突破。资产证券化体现了现代商法的特征。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起步较晚,我国应加快资产证券化的立法进程。次贷危机虽使资产证券化受到质疑,但如果选择优等资产予以证券化,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证券化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在竞争激烈的保险市场上,作为盈利的两大支柱之一,保险公司资产管理的能力日趋重要,而保险公司资产配置是保险资产管理的核心,其研究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给出保险资产配置的意义与总体原则,然后从保险资金的来源和特性入手,在详细分析了美国、中国不同经济周期和市场周期下大类资产风险收益特性的基础之上,给出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和资产配置的战略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What Is an Asset Price Bubble? An Operational Defini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reviews and analyses the current definitions of bubbles in asset prices. It makes the case that one cannot identify a bubble immediately, but one has to wait a sufficient amount of time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previous prices can be justified by subsequent cash flows. The paper proposes an operational definition of a bubble as any time the realised asset return over given future period is more than two standard deviations from its expected return. Using this framework, the paper shows how the great crash of 1929 and 1987—both periods generally characterised as bubbles—prove not to be bubbles but the low point in stock prices in 1932 is a 'negative bubble.' The paper then extends this analysis to the internet stocks and concludes that it is virtually certain that it is a bubble.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仍处于以零星个案、小规模试点为主的初级阶段。审慎和重在规范的发展路径既推动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实践,又尚存诸如与上位法不统一、规则制定权限错配、发行难度和成本增大、一级市场销售不畅、二级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等负面效应,制约着信贷资产证券化深入发展。2008年以来,受美国金融危机以及国内宏观调控变化的影响,资产证券化发行环境不利,亟待获得政策层面的持续鼓励和支持。国内商业银行应找准切入点,积极探索业务品种,更好地做好证券化产品的资产储备和发行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