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法律保护,对于推动技术创新和确保公平竞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技术标准制定的过程中,知识产权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包括专利持有人的权益保护与技术开放的平衡以及标准必要专利的合理、公平和非歧视许可等问题。文章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的分析,旨在为技术标准制定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黎萤  蔡绯 《浙江经济》2004,(20):22-23
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标准正逐渐成为经济全球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技术标准不仅关系到技术问题,更关系到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问题,在“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的全球技术许可战略中,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的技术成为主导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在信息技术领域,技术标准的竞争更为激烈,并将导致世界信息产品市场的重新划分。而技术标准战略的推行是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浙江信息技术产业在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必须关注技术标准战略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利转让与许可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环节。全国高校数量众多,专利授权数量和有效专利数丰富,但高校专利转让及许可实施效果欠佳。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2013—2020年全国高校专利转化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从有效发明专利数、专利转让率、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数、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收入等维度,深入研究全国高校专利转让与许可现状,分析制约高校专利转化的关键因素,并从完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加大与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对接、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机构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魏越 《魅力中国》2011,(17):390-390
近年来,全球由于公共健康引发危机的现象频频发生,凸显了药品专利许可与保护公共健康之间的矛盾,药品的专利强制许可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途径。本文主要针对药品当中的疫苗,进一步阐述专利强制许可在疫苗推广中的应用。说明了在疫苗推广过程中专利强制许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证明了启动公共健康下的疫苗药物强制生产许可时不我待,针对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以2012年全国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数据为基础,对我国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的许可现状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尝试给出了我国非职务发明申请和授权比重较小而许可比重较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陈昊博 《魅力中国》2011,(17):359-359
药品专利强制许可是为了保护公共健康目的而设置的一项特殊制度,随着我国加入WTO,TRIPS协议内关于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内容也被我国移植到了国内法中,《专利法》的修改、《涉及公共健康问题专利强制许可办法》的出台就是例证。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在我国的专利实践中该制度尚未被启动。导致这种“零许可”状态的原因有许多,有实践方面的原因,也有制度层面的原因,其中启动主体不明即是制度层面的原因之一。本文仅就启动主体进行探讨,以达到推进制度完善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专利池”(即Patent Pool,也可译为专利联盟、专利联营、专利集管、专利联合授权等)是专利的集合,最初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专利权人达成协议,将专利许可给对方或者第三方,后来发展成为把多个专利权放入一揽子许可中所形成的专利集合体。其中要成立一个中立的专利管理机构,职责是进行技术跟踪和评估,超出有效期限的专利即被清除出专利池;邀请新授权的专利加入,并且管理机构还要纽织独立的第三方专家组对这些专利进行审核,确认是否属于专利池需要的核心专利,以满足“核心最小原则”。专利池的成员可以使用“池”中的全部专利从事研究和商业活动,且彼此间不需要支付许可费;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型产业中,技术标准的作用一般是保证产品的兼容性,一个新的趋势是技术标准成为产业竞争的新工具。网络型产业的技术标准战略的思路是“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技术标准有利于发挥网络产业的网络特性,但是其所含专利的垄断性也可能导致不公平竞争。政府应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制定和维护规则,充分发挥技术标准的优点,抑制其负面作用。二是帮助国内企业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2010—2021年间长三角地区高校发明专利的许可和转让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区域高校专利运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大部分高校主要以专利权转让方式实现成果转化;江苏和浙江高校的专利许可类型以普通许可为主,上海和安徽则以独占许可为主;各省市、各高校间的专利运营发展水平有较大差距,与“双一流”类高校相比,地方高校和学科特色明显的高校在专利转化方面表现更为出色。研究结论旨在揭示长三角地区高校在创新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高校专利运营能力提升和区域性校地协同创新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专利战略逐渐成为跨国公司和各国政府抢夺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手段。为了实现专利许可收益的最大化,专利战略的实施主体逐渐从单一个体发展为众多个体组成的专利联盟。这些联盟在知识产权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首先对专利联盟的理论进行初探,然后分析专利联盟的许可模式、组织形式、优势,最后从四个方面分析我国专利联盟现状,提出我国专利联盟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专利技术转让:状况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全国技术市场年度统计报告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等统计数据,分析了2006年以来中国专利技术转让的状况与转让的模式,研究发现,中国专利技术转让管理体制存在多重管理,专利转让在技术交易合同中所占的比重和转让效率都较低;转让人多是个人(占50%以上)和企业(占33%以上);发明专利的转让占主导地位;转让模式以实施许可转让为主,其中,独占许可又占绝大多数;高校专利转让在全国专利转让中占1/5以上的份额;涉外专利的转让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2.
王胜利 《改革与战略》2009,25(2):120-123
为了保护本国利益,争夺国际市场,发达国家除了设置技术壁垒外,还以专利池为武器对中国企业发起了标准和专利战,已经对我国一些产业造成了严重危害。文章通过对专利池的定义、历史沿革和作用的介绍,指出温州企业构建专利池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并对温州企业如何构建专利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专利情报分析的方法,选择中国专利数据库,对吉林省碳纤维产业相关专利文献从发展趋势、技术领域、专利权人等角度进行分析,并以专利视角对吉林省碳纤维产业现状、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期为吉林省碳纤维产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情报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专利购买是家族企业获取外部技术资源的一条经济、合法的途径。 选取沪深两市467 家上市家族公司为研究样本,以2015 年的专利购买数据为研究对象,考察家族 企业专利购买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专利购买对家族企业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 对家族企业研发投入无抑制作用;家族控制权以及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负向调节专利购买对 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研究还发现: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是专利购买后家族企业研发投入效率提高, 家族企业专利购买金额占研发投入比例较低,对研发投入的挤出效应不明显。因此,充分利用专 利购买获取外部技术资源,是迅速提升我国家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专利技术信息考察贵州农业技术创新基本情况,通过与我国其他省市农业专利技术申请情况的比较,以及对贵州农业专利技术申请量与农业增加值之间相关性的分析,对贵州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指出,贵州农业产业专利申请量与农业增加值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存在农业产业专利拥有量少、技术创新能力低等问题。最后提出提升贵州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专利技术。专利作为知识产权中科技含量最高的部分,覆盖着绝大部分的重要科技研究成果。本文以专利信息为视角检索我国生物医药产业1993年到2016年的专利,并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专利累积申请数量代表技术发展水平,从专利申请数量年度趋势、主要申请人、技术生命周期、重要区域分布、专利IPC和专利法律状态分析等方面展开专利分析,以此把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探究技术发展重点和热点。本文旨在为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提供专利信息方面的依据,为生物医药产业制定产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以1985-2015年国内低温等离子体领域的专利数据为对象进行分析,通过对该领域技术研发活跃度、主要专利权利人、专利区域分布的统计分析研究低温等离子体领域的技术发展现状;通过对该领域的技术构成及应用领域的统计分析研究低温等离子体领域技术发展趋势。以期为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确定研发重点,发掘技术市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室温催化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相关专利的申请量趋势、地域分布、申请人、发明人、技术功效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室温催化处理VOCs处于技术萌芽期,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国内,国外专利布局较少,可加强国外专利布局,提前占领技术领地。通过对技术功效和技术要点的分析可以了解目前室温催化处理VOCs的技术热点和技术空白点,对室温催化处理VOCs技术的后续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improves renewal payment based patent value model by introducing unexpired patents into the model. We estimate value of the invention patents based on SIPO records in China and compare values of patents between local owners and owners from the U.S., Japan and European countries. The study reveals that patent value from Chinese owners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overseas owners. This larger value gap implies important difference in motive of the patenting and R&D quality between China and those technology intensive sources usually from economically advanc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e model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is also applied to patent data in different technical fields, successfully differing technical sectors with higher value (e.g., machinery) and those with lower value (e.g., pharmaceuticals), in terms of China market based patent records. Both applications prove that the newly developed model can be an important analytical tool for providing classified patent value on different purposes, especially in case of China.  相似文献   

20.
从总体趋势、专利类型、技术领域、申请人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山西省2008年-2012年的失效专利状况,通过探讨失效专利的利用价值及特点,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山西省失效专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