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农超对接”作为农产品流通新模式实为惠民之举。由于政策支持乏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育不良的原因,辽宁省“农超对接”一直步履蹒跚,徘徊不前。克服这些障碍因素,实现“农超对接”的顺利实施,需要对症下药,建立强有力推进机制、构建信息化平台、培育规范的合作社、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强化政策支持以及构筑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
"农超对接"是一种新型合作方式,既让多方得利,社会获益,也给农村的生产组织化程度及地方政府的服务效率等带来了全新挑战。本文基于博弈论角度,分析农超对接中各种可能的模式,找到影响农产品基地与超市有效对接的障碍,从而提出促进"农超对接"流通模式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分析潍坊地区果蔬农产品农超对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潍坊地区果蔬农产品农超对接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基于“农超对接”模式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创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具有流通环节多、信息不畅、中间环节层层加价、流通过程中损失过大、流通成本过高等特点,这是阻碍我国农产品市场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农超对接"的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三方共赢。可以说,农超对接模式是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今后发展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5.
“农超对接”是指农业和超市的结合,是指农畜产品直接进入超市。“农超对接”是适应农畜产品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的现代流通模式之一,也是发展都市农业的一个显著标志。发展。农超对接”能够有效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保证城市供应和消费安全,让利于城乡消费者。“农超对接”在我国还处于试点起步阶段,但它代表了农产品生产营销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蔬菜农超对接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广州蔬菜产业流通的现状入手,在比较分析两种蔬菜流通模式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广州蔬菜农超对接模式,最后提出了蔬菜超市配送直销模式实施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农超对接"的稳健发展有利于我国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改善民生,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宁波为例,目前"农超对接"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接主体之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规模小、产品种类单一、人才匮乏等问题。建立"农民专业联合社"、创立自主品牌、加强与便民点和小超市的合作等可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质增效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农超对接"是适应当前农产品物流形式的新兴流通方式,对解决目前农民增产不增收、物价连年增长及提高全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全国目前"农超对接"现实问题基础上,从政策、技术和信息建设方面提出了促进"农超对接"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皇甫梅风 《特区经济》2014,(10):154-155
"农超对接"是农产品流通模式的一种变革,在这个模式下对农产品的物流配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实际中,农产品物流配送明显滞后影响了"农超对接"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配送中心建设、物流技术的改进、农产品物流模式的选择、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产品物流标准化的跟进等方面对农产品物流配送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根据农超对接的特点及其物流配送的要求,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农超对接"作为新型的产品流通方式在我国进行试点及普及,试图建立有序的现代农业,缓和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及生鲜农产品损耗率以达到超市、农户、消费者三方共赢。睢宁旭旺超市采用特有的自营物流配送模式,将日用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相结合,形成"农超对接"模式下的农产品供应链。文章建立供应链评价指标体系,找出影响供应链运行效果的因素,进而提出优化措施,以促进"农超对接"供应链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底。为了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开始大力推行“农超对接”。  相似文献   

12.
皇甫梅风 《北方经济》2011,(18):24-25,27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管理制度安排,其优势在于能协同各相关企业的作用,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产品价格。本文从农产品供应链出发,在分析了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同时,对农产品供应链中大型超市作为核心企业选择进行分析并论证。最后认为,要优化农产品供应链,应积极实施并完善农超对接。  相似文献   

13.
"菜篮子"工程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一直是成都市委市政府的重点民生工作之一。其中,蔬菜流通体系建设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环节。2009年起,成都正式启动"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超对接"已经成为成都重要的蔬菜流通销售渠道之一。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成都"农超对接"也面临网点数量、消费群体有限等客观因素制约。因此,在坚持"农超对接"工作的同时。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农业经营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也必然要求农产品流通方式随之改变。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传统流通方式基础上,出现了诸如"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餐对接"、"农社对接"等多  相似文献   

15.
12月10日,商务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引导大型连锁超市直接与鲜活农产品产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产销对接,不仅能解决农产品难卖的问题;而且能够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把农产品流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倡“农超对接”,以解决农产品市场面临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日商务部、农业部两个部委正在合力重塑农产品流通渠道,主推"农超对接",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这其中,农村专业合作社是"农超对接"的一只脚,只有与另一只脚——超市,均衡发展,两者才能结合起来走的平稳。必须做强做大农村专业合作社已成共识。  相似文献   

18.
农产品流通新模式:农宅对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已经成为当下平抑农产品价格的重要途径,继各地相继实施“农超对接”后,北京、安徽合肥等地农产品市场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流通模式——“农宅对接”。“农宅对接”取消了中间环节,减少了流通损耗,菜价可直降30%。北京市延庆县北菜园蔬菜专业合作社是率先在全国启动试行“农宅对接”项目的合作社之一,我们本期将以其为例...  相似文献   

19.
春节期间,农产品的供需状况受到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菜篮子""米袋子"工程事关百姓民生。"农超对接"作为一种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通过农超对接,既维护了农产品价格稳定,增加了农民收入;丰富了市场供应,方便了居民购物;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为保障食品安全和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20.
<正>"农超对接"是国家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的鲜活农产品冷链系统、配送中心项目,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快速检测系统和基地农产品品牌建设项目,通过农产品供应链的优化让合作社农民、消费者和超市三方实现共赢。"农超对接"模式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为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提供了新的渠道,使得小规模生产的农户能够与现代化流通的大市场很好地对接,构建农产品市场流通的产销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