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日汽车金融服务业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正由生产约束型向消费约束型转变,汽车消费的进一步扩张有赖于汽车金融服务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本文在比较中日汽车消费信贷、汽车租赁、汽车保险的基础上,借鉴日本汽车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经验,提出了适应我国国情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高速发展,中国汽车需求年均增长24.5%,远远超过世界年均4%的增长速度。2006年中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720万辆,2007年有望突破800万辆,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为4985万辆(含1390万辆三轮汽车),私人汽车拥有量达到2985万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配流通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快速发展,达到了980亿元市场规模。汽车产业链中关键一环的汽车零部件业更被预测为今后若干年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相似文献   

3.
张洁 《董事会》2006,(1):108-109
搜狐汽车(auto.sohu.com)隶属搜狐公司(sohu.com),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文综合汽车网站,在国内外使用中文的汽车用户和汽车厂商中享有很高声誉,在中国汽车社会到来和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长期以来,搜狐汽车频道以服务广大网友为宗旨,以沟通汽车消费者和用户与汽车厂商的交流与了解为目的.以推动中国汽车社会的发展与成熟为原则,  相似文献   

4.
乙臻 《工业会计》2008,(10):58-59
汽车租赁作为一种汽车服务业和汽车销售的延伸,不仅提供人们出行的便利,也大大促进了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国外的汽车租赁市场历时100多年的风雨,已经独立发展成一个单独的服务领域,年产值达几千亿美元。国内的汽车租赁市场更是拥有惊人的潜力,给有准备的人们以无限可能。  相似文献   

5.
今后汽车电子重点突破的技术和重点发展的产品 汽车已成为高新技术的载体,尤其是电子技术的发展,已使汽车产品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据预测,未来汽车电子产品所占汽车制造成本的比例平均将达到30%以上。  相似文献   

6.
现代汽车工业高速发展,汽车技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汽车上广泛的应用,使现代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同时也给维修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现代汽车机电一体化结构日益复杂,给汽车故障检测诊断增加了难度。提高汽车维修技术水平,掌握现代汽车维修技能,已是维修行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2002年中国汽车工业面对加入WTO后的冲击,发展迅速。但是,中国汽车工业从整体上看,仍然是一个国际竞争力较弱的产业。在加入W凹后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中,中国汽车工业逐步从制造、研究开发、销售服务、汽车信贷等方面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系。通过使自身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国汽车工业将获得更加迅速的发展,并且逐步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主要制造基地之一。就长远来看,中国汽车工业也必将获得自主开发的能力,并且逐步提高其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张久  张蓓蓓 《董事会》2005,(2):84-88
地处南京市秦淮区的大明路汽车街在最近三年中,迅速地从原先的以交通功能为主及散落分布汽车修理业的普通郊区道路发展成为南京市最大规模的汽车专业特色街区,并且喊出了“南京大明路,中国汽车街”的口号,成为几乎囊括所有国产汽车,覆盖主流进口汽车的多功能、全产业的专业地带,成为南京乃至周边城市汽车销售服务产业高度集聚、新的特色商业街和秦淮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重要亮点。  相似文献   

9.
张静 《汽车观察》2010,(4):123-124
中国汽车工业能发展到今天,尤其是自主品牌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汽车设计公司的支持与参与,汽车设计公司对于我国汽车工业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德国汽车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我随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业务代表团有机会考察了德国汽车工业的最新发展情况,主要参观了戴姆勒/克莱斯勒(D/C)公司的两个轿车厂,两个商用汽车厂,一个研发中心,一个转向机厂。同时,还参观了与汽车工业有密切合作关系的两个研究所,一个样品快速成型(制造)公司,一个专业化的工程设计公司(专为别人开发设计产品)。这是作者相隔四年后又一次访问德国。一直在世界汽车工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领导西欧汽车发展潮流的德国汽车工业近年来有哪些变化?一、总体印象及观感1.汽车与社会和环境更加协调一致的发展四年后我再次…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汽车改装行业不断壮大,发展之势在近几年更呈实飞猛进式。这也吸引到越来越多的国外汽车个性部品品牌陆续来华,  相似文献   

12.
未来的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东亚和南亚地区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区域销售市场。市场专家预测,今后5年内全球汽车市场增长的70%将来自亚洲,而中国巨大的汽车消费需求潜力又是亚洲市场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变化,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世界上大的汽车集团基本上都已进入中国市场,都把开拓中国市场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汽车市场最大赢家 目前,中国汽车企业的合作伙伴遍及欧美日韩,但作为最早投资我国的外国汽车制造商之一,德国大众无疑是中…  相似文献   

13.
最近,有消息说中央要拿出1000亿元来加大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力度,有关部门发文,要求“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战略取向”同时,我们也听到另一种声音:“新能源汽车,别在一棵树上吊死”。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汽车市场发展分析 2001年我国汽车市场发展状况良好,在汽车需求增加的带动下,1-9月份共生产1748833辆,销售1774343辆,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4.23%和17.73%。从汽车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轿车、客车和重货成为带动汽车市场的主要车型,其销售量分别增长26.66%、22.63%和74.01%。 数据显示,轿车、载货汽车的销售增长率要好于2000年,其中轿车呈现高速增长的势头,一至三季度,销售54.64万辆,同比增长26.66%,高于汽车整体增长速度。一至三季度载货车销售同比增…  相似文献   

15.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汽车大国,这意味着与汽车消费配套的汽车后市场也将成为一个庞大的、持续高速发展的“黄金”市场。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正向着轻型、节能、高速、舒适、多功能、低噪声、低成本、长寿命方向发展。研究表明,汽车一般部件重量减轻1%,可节油1%:运动部件减轻1%,可节油2%。塑料具有重量轻、品种多、加工方便等优点,正逐步代替金属、玻璃等材料大量用于汽车行业,这不仅可以提高汽车造型美观、设计的灵活性,而且可以降低零部件的加工、装配、维修费用,同时也是汽车节能和轻量化的有效途径。如今汽车用塑料制件数量的多少已经是衡量一个国家汽车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机电工业》2002,(13):18-18
汽车工业的发展将带动材料等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为了使汽车材料发展不错过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关部门组织了调研,并针对入世后我国汽车工业的产业政策及有关技术开发等问题,走访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等单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零部件事业部的邓述心认为,入世后我国将面临汽车材料的全球采购问题。但我国是个大国,不能什么材料都进口,否则一是成本高,二是人家会卡我们的脖子。我国的金属材料形势正在好转,而塑料的原材料好多都靠进口。目前,中低档的汽车材料一般国内还能供应,而高档的汽…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汽摩配》2007,(12):24-25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如火如荼的发展。中国汽车业将走入结构调整时期,汽车产业将实现产业整合和重新布局,像中国的家电产业一样,中国汽车业在完成这轮整合后,整个产业将平稳发展,价格和利润率都将保持稳定,汽车产业价值链的分布将逐渐转向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上。随着私家车迅速进入家万户,中国汽修业也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汽车维修业和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在市场的洗礼中形成了利润丰厚的汽车后市场,  相似文献   

19.
汽车电子工业--迅猛发展的新兴产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越来越快的社会节奏和满足人们对环保、节能、安全、舒适、方便等性能的要求,在汽车产品中日益广泛地采用各种高新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成为时代潮流。当前,电子技术特别是微电子处理器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使许多传统的机械控制系统被电子控制系统所取代,机电一体化已成为现代汽车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一、汽车电子工业的形成 社会需求的牵引、政策法规的推动和技术的进步,是现代汽车电子工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从汽车电子技术发展情况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  相似文献   

20.
今天在这里参加全国工商联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业商会“正品工程”启动新闻发布会,感到特别高兴。大家都知道,近年来中国的汽车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06年汽车产销量突破了720万辆,2007年有望突破800万辆。同时也为汽车零部件市场带来了7000亿元的规模,巨大的中国汽车市场,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和汽车用品生产企业提供了广泛的生产和销售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