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达  温涛 《经济纵横》2022,(10):103-109
农村信用社发展事关中国特色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发展历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是新时期实现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农信社面临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持续下降、信贷资产质量不高、政策性支农目标与商业化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难以化解、金融服务创新速度不适应农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金融需求等关键问题。为进一步深化农信社改革,促进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应优化农村金融供给制度,引导农信社对农村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和重点区域予以支持;坚持农信社服务“三农”的目标定位,稳步推进商业化改革,完善平台服务功能;建立健全农信社风险管理机制,全面提升风险防范能力,着力化解市场变化导致的信贷风险增量;加大农信社金融服务的创新力度,强化金融科技赋能,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和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2.
许洁 《当代经济》2006,(16):79-80
农信社作为支农建设的主要金融机构需要不断进行制度、业务、观念、机构等方面的创新,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本文就农村信用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怎样进行金融创新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马淑芳 《经济师》2000,(3):113-114
农村信用社是社员自愿入股 ,主要为入股社员和“三农”服务 ,实行民主管理、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合作金融组织 ,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农信社面临的一大课题。回顾农村信用社 40多年的艰辛历程 ,由于一度曾违背了合作制原则 ,沾染了“官办银行”色彩 ,其经营效益逐渐下滑 ,风险日益加剧 ,改革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当前 ,农村信用社是否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占领农村金融市场 ,除必须坚持合作制外 ,还必须在经营方式和经营手段上下功夫。一、坚持合作制方向 ,健全民主管理 ,强化内部经营是农信社…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和市场地位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首先通过分析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发展,而后对现今的分析中发现了其一系列问题。较高的风险、较低的服务水平和态度以及不完善的制度和管理层,都导致中国农信社的不良好发展;而后又分析了中国农信社的定位与农村服务于三农的市场定位,并通过分析说明了现今至将来,农信社服务面推向城市化趋近的趋势研究,并作出了有关说明。  相似文献   

5.
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能力是其实现服务“三农”目标的重要保证.本文基于机构支农的视角,从支农条件、支农过程和支农效果三个方面构建了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能力指标体系,并以湖南省HN县LJ农村信用社为例,对机构支农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湖南省HN县LJ农信社支农能力指数为66.33%,说明目前该农信社支农能力一般,还存在一些不足;当前LJ农信社支农能力指标体系的子准则层处于非均衡状态,机构内部制度、贷款监督过程、资金回收过程、农户满意程度、农户受益情况处于优势地位,而外部环境、机构可持续、客户识别过程、贷款交易过程、服务广度、服务深度等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应从改善外部环境、促进机构可持续发展、正确识别目标客户、降低贷款交易成本、拓展服务广度和深度等方面提升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能力.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因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国家重视"三农"及农业等原因,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和情系三农,受到广大农民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广泛赞誉。同时,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及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自身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作为基层农村信用社如何更好地为"三农"和县域经济服务,本人结合自己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略谈劣见,以期抛砖引玉,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7.
叶开宗 《当代经济》2010,(10):34-35
由于长期受到政府"抑制"的作用,我国农村金融结构体系不合理,发展滞后,已难以服务和满足于"三农"的发展需要.面对当前"三农"发展新形势,我国主要面临"供给型"金融抑制.于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前景将主要在于金融机构体系的合理构建和金融服务的完善创新.构建一个真正服务"三农"的金融组织体系,既是服务于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有效机制,也是缓解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是使农村金融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三农经济发展下的信用社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用社长期受到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不完善、管理体制不规范、不良资产高居不下等种种问题的困扰,其服务"三农"职能的实施机制始终不畅。当国家强调继续发展和支持"三农"时,农信社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如何履行农村经济生力军的责任和义务?要真正做到服务三农,就势必适应当代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发展就必须改革,但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路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9.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在金融支农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其金融支农服务与农村金融需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建立农村信用社长效支农机制,首先要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其次,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在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金融支农方式,获得支持"三农"与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均衡。  相似文献   

10.
农信社作为支农建设的主要金融机构需要不断进行制度、业务、观念、机构等方面的创新,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本文就农村信用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怎样进行金融创新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经济视角》2005,(10):31-31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自2004年成立以来,不断深化改革试点工作,创新经营理念,牢牢把握为“三农”服务的方向不动摇,支农贷款占全省金融信贷机构投放的95%左右。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全省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快速发展,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经历了60多年的艰辛发展,农村信用社现已成为我国农村地区最全面的正规金融组织,不过服务农村地区经济的职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在经营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研究发达国家农村合作金融的成功经验,是改革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有效途径.日本便是在亚洲农村合作金融成功的案例.结合日本经济社会背景,本文首先介绍了日本农业协会的组织机构,金融事业的组织层次、金融业务内容、风险防范制度体系方面.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信社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借鉴日本农协的经验,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而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资金缺乏,导致很多农业项目不能顺利实施.农信社在农村金融服务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但是与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对金融政策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农村信用社支农长效机制,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进行完善,在农信社自身改革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持,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信用社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试从农信社的金融供给与农村需求、管理体制、业务创新等方面分析,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找到改革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郑微微 《时代经贸》2009,(6):18-18,20
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是面向“三农”,服务于农村经济的重要正规金融机构之一。农信社根据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的优势,切实地为农民服务对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经历了曲折漫长的发展历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原有意义上的农信社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农信社的改革迫在眉睫。2001年江苏省农村信用社开始新一轮改革,目前江苏农村信用社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改革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江苏农信社系统的进一步发展。笔者发现将江苏省农信社系统改制组建江苏省农村商业银行,能够实现农信社系统的自我持续发展以及更好支持“三农”。改制组建江苏省农商行对于目前江苏省农信社是改革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7.
王荣翠  曹向红 《经济师》2002,(12):257-257
目前 ,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的推广在全国已全面展开 ,它成为农信社立足农村、服务“三农” ,充分发挥金融纽带和桥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使这项工作顺利深入地开展 ,农信社在推广中应做到“两到位”。1 .思想认识要到位。首先 ,对小额农户信用贷款推广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 ,不断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农村信用社的办社宗旨决定了它的资金来之于农 ,用之于农 ,解决农民贷款难、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是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信社义不容辞的责任。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以其方便快捷、见效明显已成为农民朋友易于接受的业务…  相似文献   

18.
《经济论坛》2011,(8):F0004-F0004
多年来,唐山农村信用社深深扎根冀东沃土,在服务三农过程中不断发展提高,经过60年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唐山农村金融的主力军。特别是2005年11月,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唐山办事处挂牌成立,开启了唐山农信社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9.
王先德  林阳初 《经济师》2003,(12):284-284
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成分多样 ,这就要求金融机构提供相应的服务功能和服务品种 ,而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担负着支持“三农”发展的重任 ,如果固守传统的存、贷业务 ,不去创新传统业务、不去开拓新业务 ,那么势必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发展将成为空谈。因此 ,农村信用社要想在竞争中取胜 ,必须根据当地经济的特点 ,不断创新业务品种 ,不断推陈出新 ,以适应客户需求的变化 ,以此获得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本文结合浙江温岭经济特点 ,就农信社如何创新业务作一些分析和探讨。一、开拓新业务是农信社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仕东 《经济师》2000,(7):96-96
一、认清新形势,找准市场定位,明确支农重任五十年的风雨历程,农信社与农村经济同步发展,逐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如今,已成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础性金融力量。特别是行社“脱钩”三年来,人行进一步加强了对农信社的监管工作,对近80%的农信社和90%的县联社进行了初步规范,及时防范和化解其风险,改善经营环境,农信社在农村金融中的基础地位得到了巩固和提高,顺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农信社发挥了支持“三农”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一是农信社占据了支持“三农”的金融主力军地位。一方面,机构网点遍布城乡各地,即使是最边穷落后或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