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导致全球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使低碳经济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尤其在一些发达国家中,低碳经济更是与国际贸易规则息息相关.基于此种国际形势下,在各个国家中,"缩减碳排量,提倡低碳经济"形成一种势在必行的趋势.本文将在低碳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对国际贸易规则中低碳经济环境的影响进行探究,探索出低碳经济环境下国际贸易规则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将引起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我国外贸出口也将受其影响,由高碳出口转变为低碳出口。本文在分析高碳出口对我国环境和外贸的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低碳经济对我国外贸出口的挑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低碳经济进行研究,并探究了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发展对策,对于实现国际贸易的创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湘滇 《经贸实践》2016,(6):102-103
随着全球温室气体过度排放给全球带来的严重挑战,低碳理念和低碳经济已经逐步深入人心,并得到了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积极响应.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全球金融业等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对国际贸易以及国际贸易的规则的变动和重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全球低碳经济的兴起和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规则的重构已经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5.
首先计算出1998—2014年金砖国家与美国贸易间高碳产业与低碳产业的净出口消费指数,通过对比分析该指数研究是否存在高碳产业跨国界转移现象。然后基于静态模型与动态模型,以及工具变量法和广义矩估计控制相关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利用金砖国家1992—2012年的面板数据考察国际贸易与碳排放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碳产业与低碳产业均发生了产业转移,并且表现为双向转移;国际贸易开放度提高使得金砖国家碳排放以及人均碳排放增加。由此,笔者认为金砖国家应优化贸易结构,以减少对其贸易伙伴国的隐含碳排放。  相似文献   

6.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与基本路径,作为经济强省的江苏,有必要率先发展低碳经济,建立低碳模式.而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模式的建立离不开相关政策的鼓励与制度的保障,为此江苏有必要对产业政策、技术革新政策、城市规划政策、金融信贷政策进行调整,同时建立完善的绿色栗购机制及对高碳企业的监管监测制度、绿色税收制度,以保障低碳经济在全省更大范围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政策工具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碳经济模式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低碳经济模式却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本文在综述目前低碳经济政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进而提出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正积极致力于低碳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还处于高碳时代,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环境规制是影响碳排放量的重要因素,加强环境规制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通过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环境规制与碳排放量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加强环境规制有利于降低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是最大限度地实现高碳能源的低碳化并研发利用新能源,以实现高能效、高清洁、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世界各国都在制定和采取各种措施,发展低碳经济。公众树立理性消费观,改变"高碳"生活方式,过"低碳"生活是低碳经济深入发展的依托。低碳文化是低碳生活的观念凝结,它将反作用于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塑造低碳文化,三者的互动将推动人类走进低碳时代。  相似文献   

10.
工业化进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逐步的加快了其步伐,国际贸易规则也由此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而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但由此也造成了环境污染与资源短缺的后果.迫于环境危机带来的压力,人们都开始致力于对环境的保护研究,低碳经济理念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各国政府以本国实际为出发点,都尝试着构建低碳经济体系.下文中笔者对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可以为低碳经济理念下中国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世界科技革新的要求,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低碳经济与高消耗、高排量的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低碳经济是碳排放量、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最低的一种绿色经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资源的必然选择,下面主要详细进行分析如何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碳经济如何向低碳经济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全球性焦点问题。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在应对措施上,以开发清洁能源、新能源和节能减排产业等为基本内容的绿色产业革命正在悄然兴起,展现出向节能低碳经济转变的良好势头。其中,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如何向低碳经济转移是关键。文章将传统经济模式定义为高碳模式。首先概述高碳经济与低碳经济,对二者的构成指标进行分析;然后对两种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别从产业层面、机制层面与社会层面三大方面予以分析,找出二者不同之处;最后对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进行研究,指出应以产业结构转变为先带动其他层面,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目前能源消耗大多以煤为主,呈"高碳"型,能源供需、节能减排现状亦不客乐观.结合苏南苏北实际经济发展程度,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苏南地区应充分发挥其在信息技术等低碳新兴产业方面的优势,苏北则可将低碳经济与当地特色产业相融合,走集约发展的低碳之路.并在借鉴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经验的同时,完善江苏区域性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刘芬  丁漩 《经济研究导刊》2010,(34):212-213
发展低碳经济是发展绿色GDP,新能源开发,提高能源利用的新的经济模式,它的发展对重庆意义重大。重庆市的高碳经济现状,指出高碳能源依赖,单位产值能耗高,以及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服务业,转变能源结构以及完善法律法规,确保发展低碳重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浅谈高碳经济如何向低碳经济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趋势,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武、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使相应的高碳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转变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从而建立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发展低碳经济是传统经济发展和建立创新经济发展模式的需求,企业要向低碳经济的发展模武转交必须树立低碳意识、从技术层面对企业发展模式进行改革,从而保持企业发展的创新力和持久力.  相似文献   

16.
张静 《经济师》2010,(5):255-256
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是当前的热门话题。而山西是典型的高碳经济,对于94.7%的能耗总量来自煤炭的山西,如何以高碳产业应对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构建低碳生活则是山西省未来经济发展将面临的更大挑战。文章从现实紧迫感和时代机遇入手,分析了山西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以政府主导,企业、市场、技术、居民等各方利益主体必须协同作战才能打赢这场攻坚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恶劣影响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低碳社会已成为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低碳经济也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相较于高碳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在降低发展代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并且低碳经济的发展也给经济调整、体制变革带来了更大的机遇.文章分析了低碳经济的内涵、特征,简述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够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对比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低碳发展是人类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在自然界产生的碳足迹而推行的新型发展理念。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发达国家推出了一系列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主要包括: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加强低碳技术创新;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型清洁能源;应用市场机制与经济杠杆,促使企业节能减排;加强国际范围内的低碳技术协作等。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是: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加强低碳技术国际合作,提高我国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立碳基金,开展碳金融交易;建立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低碳"的大力推广和积极实施,将有效抵制"高碳经济"的蔓延,促进低碳经济的展展,而要实现"低碳经济"这一目标,宣传引导和制度保障是缺一不可的。  相似文献   

20.
考虑能源回弹效应下,分析高碳产业低碳技术突变技术门槛,发现技术碳减排存在由量变到质变的门槛效应,另外还发现能源回弹对门槛效应具有显著影响。运用Hansen门限面板模型、结合CD生产函数的能源回弹模型发现:①不考虑能源回弹效应,高碳产业低碳化过程中的技术突变存在两个门槛;②考虑能源回弹作用,将减少为一个门槛,并且将延长高碳产业完成低碳技术突变所需时间。因此,为加快高碳产业低碳技术突变,有效减少碳排放,一方面应缓解能源回弹效应的影响,对能源回弹效应较大的高碳产业采取实时监控,对能源回弹较小的高碳产业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检方式监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相互配合,在高碳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最大限度控制能源回弹效应。另一方面,市场手段和政府职能双管齐下,协助企业低碳技术升级和设备改造,优化税收结构,弥补低碳技术升级导致的负外部性,完善高碳产业转移或市场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