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生态博物馆理论,借用生态博物馆理念在贵州省建立了第一批生态博物馆.随后,生态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距今已经有二十年时间了.在这段时间内,生态博物馆几经兴衰,由于准备条件不足和理论滞后,造成一部分生态博物馆由最初的舆论热点到后来的发展瓶颈,管理瘫痪,以至濒于闭馆,一片批评和质疑之声也接踵而来.回首“摸石头过河”的这二十年,总结和回顾生态博物馆在我国的发展,梳理生态博物馆的理论之根,对未来我国生态博物馆的发展、改进和完善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保险生态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是一种具有诸多生态学特征,有生命力的组织活动.本文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成果研究我国保险业存在的问题,从生态主体、生态调节、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多项改进和完善措施,对我国保险生态达到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状态,实现保险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改革我国环保管理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它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环保管理体制的支撑.然而,当前我国环保管理体制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制约因素.于是.建设生态文明就需要改革我国环保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4.
自从1980年许涤新先生倡导开展生态经济学研究以来,我国的生态经济学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具体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根据我近年来从事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和对国内外生态经济学研究现状的分析,认为我国生态经济学研究尚存在如下的五个问题. 一、对生态经济学研究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理解接受生态经济学知识的知识结构问题缺少研究.许涤新先生在《生态经济探索》和姜学民等在《生态经济学概论》等书中都谈论到这个问题.但这方面的研究却很不深入.我国的生态经济学研究者的知识结构不完整,研究成果的质量提不高,不少的生态经济学论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是我国生态最脆弱、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做好这一地区的水土保持及生态经济发展对策研究,对黄河、长江上游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如何在青海实施水土保持和生态经济发展进行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6.
我国生态博物馆的发展和投资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生态博物馆这一概念在我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贵州、广西等省市自治区的生态博物馆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章在研究贵州省生态博物馆群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生态博物馆的投资现状和投资效应,并对我国生态博物馆的投资和融资战略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对我国生态博物馆的后续发展和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金融生态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我国的金融生态存在着生态链短粗化、金融生态主体缺位及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影响着金融支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因此,我国的金融生态建设应从金融生态链、生态主体和生态环境几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8.
1980年,一些老一辈的经济学家提出了建立和发展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倡议.在他们的热心倡导下.1980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生态经济问题座谈会,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参加这次座谈会,一开始就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密切结合.共同研究的特点. 10年来,我国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发展十分迅速,不仅表现在研究的规模和数量上,并且在于理论上的建树和发展.经济10年的探索和实践,相继发表了一批有一定水平的文章和专著.其中既包括生态经济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也包括用生态经济理论探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并且创办了全国性的生态经济刊物,在一些高等院校和培训班中开设了生态经济学课程,培养了一批研究生。  相似文献   

9.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中构建我国农村金融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的加大,其对规模小、历史包袱沉重、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逐步显现,对本已脆弱的农村金融生态更是雪上加霜.在金融危机的外部压力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动力之下,亟待重构和优化我国农村金融生态.本文以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以金融生态论为视角,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构建与优化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背景下政府推动居民生态消费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生态足迹已超过地球生态承载力的50%,亟须以生态消费模式取代传统的资源耗竭型消费模式.生态消费在我国的倡导和实现,单纯依靠居民自发自觉尚不现实,需要政府、媒体和非政府组织等外部力量的推动,而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可通过基于消费价值的生态沟通等软性手段推动生态消费行为,同时引导企业、非政府组织等主体共同促进生态消费模式的普及.  相似文献   

11.
水是生态之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资源.人类的文明起源于水,并因水而兴衰.今天,经历了工业文明快速发展的我国,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规划兴建南水北调工程这样一项战略性基础设施,是促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举措. 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形势严峻,水生态环境问题尤其突出 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紧缺、生态脆弱、环境容量相对不足的国家.其中,水生态环境问题尤其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从生态学视角审视我国目前的过度消费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晶 《经济经纬》2007,(3):14-16
目前,我国生产和生活领域存在严重的过度消费现象.缺乏忧患意识的消费观念、收入分配的马太效应、以高耗能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粗放型生产方式以及生态消费体系的不完善等,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过度消费现象日益严重既阻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又使我国面临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治理过度消费,应通过实行消费税等政策对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加以引导规范,并通过建立生态消费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建筑陶瓷产业生态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对比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国内外建筑陶瓷行业生态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传统陶瓷产品必须实施生态管理的结论.由此提出了我国陶瓷产业具体实施生态管理的对策,重点从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生态包装、生态销售四个方面来探讨陶瓷产业实施生态管理的具体措施,以期实现我国陶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孙庆龙 《大陆桥视野》2016,(24):238-239
城市生态住宅区建设是我国住宅产业发展的长远目标之一,也是适应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城市生态住宅区的理论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萌芽、探索与积累和蓬勃发展三个阶段.对城市生态住宅区进行理论研究,对我国城市生态住宅区建设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态住宅是21世纪住宅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必然结果.生态住宅追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高度和谐统一,创造、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活质量.本文分析了我国发展生态住宅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我国当前的状况,从国家政策、规划建设、市场营销策略等三方面阐述了促进生态住宅在我国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刘惠兰 《经济》2012,(12):6-8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将生态保护及绿色经济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我国森林公园发展30周年之际,《经济》记者采访了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请他就我国绿色增长与森林旅游事业的发展前景做了介绍. 一处景观带来一片繁荣 《经济》:今年是我国森林公园发展30周年.30年来,我国森林公园建设经历了怎样一个发展过程、取得了怎样的进展和成就?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生态型国有林场作为事业单位,以生态公益林为主要经营对象,其绩效改善对于我国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全面系统地评价其绩效是改善林场经营的基础.本文围绕生态型国有林场绩效评价这一主题,运用BSC(平衡计分卡)分析构建了生态型国有林场绩效评价框架.在此基础上,笔者设计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DEA方法,选择北京市的四个生态公益林场进行实际评价.  相似文献   

18.
构建一套影响生态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政府规制对我国生态产业发展的绩效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政府规制能够促进生态产业发展,其中,经济规制对我国生态产业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绩效最佳;行政强制同样具有明显效果,但比经济规制逊色;技术、信息等规制手段对生态产业发展影响并不明显.在此基础上,从完善立法、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扩大排污权交易范围、增加环保投入以及动员公众参与等五方面提出了完善政府规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月25日康菲石油调解方案公布后,对于补偿的主体、对象、方式以及标准的如何认定在引起多方质疑的同时也进一步凸显我国海洋生态补偿的法律的“软肋”.反思我国海洋生态补偿法律的现状和存在的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完善我国的海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有法可依”是前提:在环保基本法中明确海洋生态补偿制度.“有章可循”是关键:制定、完备海洋生态补偿法配套的细则、条例和规章,明确界定补偿的主体、对象、方式以及标准.“执法必严”是保障:建立海洋生态补偿的监管机制,明确执法主体和严格问责制.  相似文献   

20.
浅析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解决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许多城市先后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通过对当前我国生态城市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以及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的主要思路以及评价和衡量其健康状况的方法,给当前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与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