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小企业具有增加就业、推动创新、缓冲金融危机冲击等生态保障功能。宁波金融系统针对中小企业普遍缺乏有效抵押物的现实,有针对性地开发出一些全新的金融产品,如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订单融资等,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本文分析了宁波近年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对优化小微企业金融生态作出思考。  相似文献   

2.
正编者按:随着疫情全球蔓延,不少外贸企业面临国际市场萎缩和外需订单减少的风险,宁波外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稳住外贸基本盘,宁波先后出台了"稳外贸12条""稳外贸新10条"等政策,并积极落实驻企联企服务员制度,从金融支持、信用保险、市场开拓和深化通关改革等多方面帮扶企业。与此同时,宁波外贸企业也纷纷以产品升级、"云端"  相似文献   

3.
正金融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促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催化剂。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宁波金融核心区发展规划,持续推进宁波金融深化与创新发展的关键之年。顺应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功能建设的实际需要,宁波金融需要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能力水平走创新发展和特色发展之路,才能肩负起支持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的重任,才能在未来的区域发展竞争格局中赢得先机。  相似文献   

4.
宁波区域发展现状有别于温州模式,宁波想要地方经济腾飞,其金改模式在借鉴温州金改的同时,于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上都应该有服务于地方的特色。相对于温州,宁波存在金融改革的良性基础。宁波应积极采用"借东风"、"强体魄"、"快刀斩"的方式,以应对企业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相继被国家列为金融体制改革、金融电子化试点城市和金融对外开放城市,金融服务业得到了迅猛发展。2005年,在宁波市委、市政府和上级行的领导下,人民银行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快金融改革,改善金融服务,在保持信贷均衡稳定增长的同时,优化信贷投向结构。到2005年底,全市共有各类金融机构网点2200多家,金融从业人员3万多人。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915.95亿元,同比增长21.21%;各项贷款余额3089.36亿元,同比增长18.65%,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首次《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宁波位居全国第二。宁波已经成为信贷重点倾斜的地区和各金融机构竞争开拓的市场。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宁波对外资银行开放金融业务的第一年。做好全年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各项工作,对于实现"十一五"良好开局、增强我市金融服务业的整体竞争力至关重要。金融部门机构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金融工作  相似文献   

6.
"浙商回归计划"大幕拉起已近一年。自2012年3月宁波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宁波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始,宁波各级政府都将这份"头号工程"列入工作计划。在宁波下辖的镇海区,除出台诸如《关于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施细则》等政策外,还试图通过搭建产业园平台的方法吸引浙商回归。一个名为"中国金融数字文化城"的产业园区因此诞生。  相似文献   

7.
<正>1999年8月25日,中国光大银行进驻甬城。十五年来,中国光大银行宁波分行秉承"在变革中前行,在创新中发展"的开拓精神,坚持"立足宁波、融入宁波、服务宁波"的发展理念,始终将自身发展与支持宁波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积极从支持市级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深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等方面入手,打造金融创新工程,强化实体经济支持,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信任和肯定。分行已累计向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投放  相似文献   

8.
《宁波通讯》2013,(17):F0002-F0002,1
甬港经济合作论坛的成效论坛成功举办了十一届,积极推动了甬港两地在经贸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旅游会展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获得广泛认可,成效明显,是我市对外开放三大重要活动之一。论坛把握了甬港合作互利共赢的需求,拓展了甬港交流合作的空间,提升了宁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水平,增进了"宁波帮"和帮宁波人士的友谊,扎扎实实促成了一批合作项目。2002年至今,论坛举办期间签约的项目196个,总投资约90.98亿美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香港一些大公司、财团纷纷在宁波投资;一大批商业贸易、港口物流、金融银行、会议展览、中介机构等现代服务业合作项目相继在宁波落地;促进了甬港两地在教育、卫生、文化、人才培训、学术研究等全方位合作。  相似文献   

9.
杨涛 《浙江经济》2012,(17):48-49
宁波应以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路径,积极融入上海海洋经济和海洋金融建设,努力运用上海的金融优势资源,为宁波、浙江乃至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金融支持沪甬在海洋经济中的战略对接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成为长三角诸多城市当前的战略重点。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中,指出"加快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积极推进示范区建设,有利于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进程"。从上海的角度来说,也希望以浙江和广大长三角地区作为重要的发展腹地,实现海洋产业的有效整合。宁波作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加上与上海在历史、经济、金融、航运等多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双方有条件、有愿望、有可能进行更有效的对接。  相似文献   

10.
<正>自去年11月宁波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推进大会召开以来,鄞州主动抢抓机遇、强化整体谋划,充分发挥宁波东部新城金融中心和四明金融小镇、和丰创意广场、金融硅谷"一核三点"的平台优势,坚持"财政资金引导、保险资金主导",以每年3000万元的财政投入打造"全领域"保险模式,让保险嵌入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领域、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关键环节、渗透民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浦发银行宁波分行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以及当地监管部门关于支持区域实体经济的各项要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存贷款、利润和资产质量等主要经营指标保持同类股份制银行领先地位,加大资源投放和创新产品服务力度,为助推宁波区域经济的发展谱写了新华章。全力扩大社会融资总量在项目储备、资金渠道、产品应用和考核激励上做好"四安排",对宁波地区的表内外信贷投放始终  相似文献   

12.
正1993年,国务院做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浙江首家外资银行宁波国际银行应运而生。2012年,宁波国际银行成功重组,全国首家由外资银行改制而来的宁波通商银行扬帆起航。2021年,在迎来行庆九周年之际,宁波通商银行逐梦前行,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这些串联起宁波通商银行与祖国同呼吸、与地方共命运的探索奋进、顽强拼搏的历程。  相似文献   

13.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有效投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间的资金流动,就象植物的生长一样,具有"向光性"。宁波这几年的快速发展雄辩地说明:哪个地方的金融生态环境好,商业银行对这个区域的内部评级就高,信贷政策就愈是倾斜,亦即就会吸引更多的信贷资金向这里流动,形成资金聚集的"洼地效应"。从而形成金融经济良性促进的局面。要加快"和谐宁波"建设,提升金融服务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高效、优质、便利的金融服务,必须着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增强和提高对资金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发端于清康乾年间,宁波帮历史源远流长,商帮名流灿若群星.严信厚是中国现代工商业的开拓者之一,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批的工厂,而且还创办了中国民营自主创办的第一家银行、第一家保险公司和第一个总商会.在多年金融、工商活动中,严信厚把大批宁波籍人士吸引凝聚到自己周围,为"宁波帮"从一个旧式商帮转化成一个举足轻重的近代企业家群体作出了贡献.在盘点宁波帮代表人物时,出生于1838年的严信厚被认为是"宁波帮"的开路先锋.而严信厚与胡雪岩、李鸿章等历史风云人物的人生交集,让他的故事更加脍炙人口.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6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中国保监会和浙江省政府在宁波建设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这是我国唯一经国务院批准的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也是宁波首个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这一中国保险业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承载的是宁波人孜孜以求、久久为功的梦想。打造保险创新示范城的特别期许在保险业发展史上,宁波人做出了特殊的贡献,至少创造了三个"第一":1858年,一批宁波帮商人向英国购买了"宝  相似文献   

16.
<正>继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后,宁波再次承担全国金融改革重任。近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五部委正式印发《浙江省宁波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宁波将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提高金融服务方面的关键作用,建设更高水平的普惠金融体系,更好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近年来,宁波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2015年在全国率先试点建设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2018年按照《中国普惠金融指标体系》评估,  相似文献   

17.
何振亚 《宁波经济》2005,(12):20-21
积极推进的宁波金融国际化建设 宁波是中国金融开放较早的地区之一。继1993年宁波首家外资金融机构办事机构——标准渣打银行代表处成立以来,我市在外资金融机构引进方面处于浙江前列。到2005年6月末,全市共有宁波国际银行、协和银行等2家外资银行,占全国法人外资银行总数的14.3%;在甬外资银行资产总额及其贷款在宁波外汇资产市场的占有率超过33.18%.  相似文献   

18.
姜佳玲 《宁波经济》2020,(4):I0008-I0008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如期而至,泰隆银行号召全体员工维护我行良好品牌形象,积极关注舆情管理,转变思想,从"堵"到"疏",从"应对防御"到"主动出击",开展了"亮口号比服务"、"亮身份比创新"、"亮品牌比宣传"的"三亮三比"活动,推进服务再提升品牌再优化。亮口号比服务,积极营造消保氛围宁波分行辖内各支行营业网点利用LED屏幕滚动播放3.15宣传口号:"权利责任风险",以金融消费者为中心助力疫情防控;利用电子显示屏滚动展示3.15宣传海报、非法集资等金融知识海报;公告栏公示投诉流程图、行长接待日排班表等;金融知识宣传角展示3.15手抄报、"小鱼社区中心"活动掠影等内容,提升金融消费安全意识,引导消费者依法、理性维权,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宁波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商埠,金融业曾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创立给早期的宁波城市经济带来了繁荣和进步。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这种金融优势削弱了。如何重振金融业优势,把宁波建成长江三角洲南翼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是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宁波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一、对"区域金融中心"概念的思考所谓金融中心,是指城市聚集了为数众多的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聚集了大量的资金,使之具有一定的资金辐射和资金吸引的功能,成为资金融通和资金集散的中心。因此,金融中心的金融机构众多,金融市场发达、金融市场的覆盖面大。按照金融中心的影响程度,可分为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金融中心。在一国范围内,全国性金融中心可以有不止一个,但数量不能太多,否则就不经济。  相似文献   

20.
正9月18日上午,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郑栅洁在全市金融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各类金融机构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抓金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始终坚持政银企联心联手,统筹做好扩大金融供给、优化金融服务、深化金融改革、防控金融风险的工作,共同推动宁波金融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