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黄凌 《上海房地》2011,(1):18-20
古代风水理论关于建筑选址的基本原则之一,叫做“相形取胜”,即选用山川地、地形地势等自然景观方面的优胜之地。风水中关于聚落选址的最佳格局为:“背山、面水,向阳”。  相似文献   

2.
<正> 所谓借势、造势和超势,就是指借助外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和力量,营造有利于事物发展、有利于走向成功的氛围,以达到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目的。这是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走向成功的一条重要法则,是我们搞好创新,实现创新目标的必经之路。借势、造势是实现超势的途径和手段,是使事物发生质变的量变过程,超势则是借势和造势的根本目的,是我们努力使事物实现质变、向高质态发展的最终目标。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借势、造势和超势的合理性提供了理论依据首先,联系的观点为"借势"的合理性提供了理论支持。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而我们所说的"借势",就是指借助事物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着的有利方面或条件,使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或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为推动事物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古语中的  相似文献   

3.
邢雁宁 《企业文化》2006,(10):45-46
不久前,蛰伏大陆二十年的台湾“代工王”郭台铭被曝:其属下的富士康集团女工月薪只有400元,低于深圳市最低薪资标准30%,即所谓“虐工门”事件。然而,这些年郭台铭在大陆的各项捐赠善款加起来已超过5亿元人民币。如何解释企业家的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假设把部分捐款用来提高员工收入会怎样?“发展是一种瘾,欲罢不能”,降低成本和捐赠造势都是为了企业发展,并不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循环就是企业家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楼市的博弈     
博弈,原意是指下围棋,后人以此比喻为谋取利益的竞争,并由此发展成为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博弈论,即运用数学理论研究有利害冲突的各方在竞争性的活动中是否存在自己取胜的最优策略,以及如何找出这些策略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休闲时光     
日本人饭桌上是少不了菠菜的,他们甚至把一种企业组织原则称为“菠菜原则”。这个原则由三个基本点组成,即“报告”、“联络”、“沟通”。“菠菜原则”是日本企业的基本原则,任何一个雇员,从部下到社长,无一例外都需执行这条原则。 所谓“报告”,就是把自己工作的进展状况随时通知同事,比如出差回到公司,一定要把所见所闻  相似文献   

6.
王敏 《企业天地》2003,(9):17-17
要搞好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工作,光靠经营者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善于借助各方面的力量和有利条件,形成共识,形成合力。借“风”。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的召开,重要政策的出台和重大活动的开展,必将给全国各地的改革与发展,带来强劲的东风。善借东风,便可开创新的局面。借“势”。遇到难度大、涉及广的工作,必须善于造势,营造氛围,然后乘势而上,便能势如破竹。借“机”。机会、机遇是个偶发因素,稍纵即逝,善于抓住机遇,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因此,经营者始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捕捉有利于事业的“一线生机”。借“光”。即借助新闻媒介…  相似文献   

7.
为顺应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关于“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动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要求,河南省制定了以培育建设战略支柱产业来加快河南经济发展的方针。战略支柱产业是竞争性大、成长性强、关联性高的当家产业、主导产业,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石。为实现河南“两大跨越”即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必须加快培育战略支柱产业,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研发产业作为新兴的现代服务业,以其高附加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才密集型的特点,在凝聚科技创新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带动功能等方面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北京、上海地区,研发产业已经被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而且也起到了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作用。一、研发产业是竞争性大、成长性强、关联性高的服务业选择战略支柱产业,最重要的是按照竞争性、成长性、关联性这“三性”标准来选择和培育。竞争性,就是成本小,效益大,具有制高点;成长性,就是市场前景广,发展潜力大,成长速度快;关联性,就是联系紧密,带动能力强,能够纵向成链,横向...  相似文献   

8.
势,在兵战中有着重要作用,孙子兵法云: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意思是:急速奔腾的洪流,之所以能漂流石头,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势。势在孙子兵法中是重要的核心概念。势最直接的意思就是力量,而且是极为强大的力量,强大到万物莫能当,就因为势太厉害了。所以,孙子主张以“势”胜敌。这些思想在商战中同样重要。无论是新产品推广和新区域市场开发都需要企业通过造势,形成有利于己方的竞争优势。遗憾的是,目前不少企业的竞争优势只是建立在价格竞争的低层次基础之上,结果是众多的企业为了争取顾客、扩大市场份额,热衷于掠夺式的低价竞争方式,陷入了恶性竞争的泥潭。恶性价格竞争使企业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换来的只是暂时扩大的市场占有率和微薄的利润。殊不知,当这些企业欢呼“胜利”之际,已逐渐陷入不能自拔的困境。“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是企业竞争的最高境界,即“不战而胜”。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达到孙子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就必须对原有的市场竞争平台进行重构和创新,增加企业的竞争“势”能,使企业始终站在市场竞争的制高点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基于资源能量的企业竞争势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对基于资源能量的企业竞争势构建的内容进行了初步研究。从势的能量本质和资源的能量属性分析出发,分析了基于资源能量的企业竞争势构建的导向性、基本动力、构建阶段、基本途径等问题,认为企业竞争势的构建依赖于企业资源及其能量的积累。探讨了对企业竞争势构建起战略支撑作用的企业家才能要素。  相似文献   

10.
提起海尔、春兰、健力宝、茅台等知名品牌,恐怕不知道的人很少,这些企业树立的名牌可以说是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名牌就是市场,名牌就是效益。延伸和壮大名牌的影响,已成为企业取胜之道的最坚实资本。品牌扩展策略也称品牌延伸策略,是指企业利用其成功品牌的声誉来推出改良产品或新产品,凭借现有名牌产品形成系列名牌产品的一种名牌创新策略。由于这种做法既节约了新品牌的促销费用,又可使新产品搭乘原品牌的声誉便车,得到消费者承认,起到“借船出海”、“借势造势”的作用,有人便形象地称之为“搭乘名牌列车”策略。正因为如此,品牌拓展策…  相似文献   

11.
任何企业都存在着两种资源:一种是好计量的资源,如人、财、物、土地等,企业界称之为“有形资源”;另一种是不好计量的资源,如员工的精神风貌、智慧、知识、经验以及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企业界称之为“无形资源”。开发“有形资源”需要有形的力,如机械、设备、厂房、资金等,即“有形资产”。开发“无形资源”需要无形的力,如团体力、精神力、文化力、感情力等,即“无形资产”。开发“无形资源”有两种途径,即组织管理行为和思想政治工作。 本文试从理论、功能和实践三个方面分析与探索,确认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的重…  相似文献   

12.
范定希 《企业活力》2002,(10):32-33
<正>传统营销学观念认为,营销就是企业“给顾客他们想要的东西”,换言之,也就是企业在弄请购买者的需求后,组织和协调自己的生产。这里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消费者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而在今天,当所有的公司都遵循同样的原则时,市场营销的本质已不再仅仅是为顾客服务,而是一场战争,是与竞争对手对垒过程中如何以智取胜、以巧取胜、以强取胜。  相似文献   

13.
抽样调查     
《数据》2005,(4):56-56
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两方面的活动。方面在为社会创造着财富,即所谓“正面效应”,但另一方面又在以种种形式和手段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即所谓“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无休止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使生态资源从绝对量上逐年减少.其二是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向生态环境排泄废弃物或砍伐资源使生态环境从质量上日益恶化。  相似文献   

14.
“经”与“权”.是中国的传统说法。经指规范、原则、制度;“权”指权益、权变.即衡量是非轻重,因时、因地、因事制宜。经与权,即所谓原则性与灵活性.坚持按制度办事与适当变通相结合。管理中,经就是坚持管理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坚持原则性;权就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适当措施。必要时采取变通办法。管理中需要按规章制度办事,坚持原则性,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普遍存在“挂靠”的现象,“挂靠”即所谓“企业挂靠经营”。就建筑业而言,是指一个施工企业允许他人在一定期间内以自己企业名义对外承接工程的行为。允许他人使用自己名义的企业为被挂靠企业,使用被挂靠企业名义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或自然人则为挂靠人。在“挂靠”的情况下,施工单位以建筑公司的名义进行各类经营活动,包括以所挂靠单位的名义进行投标、发票开具及工程款结算等活动。  相似文献   

16.
王学秀 《企业文化》2012,(11):52-52
与文化变迁的一条道路“急剧变革”不同,另一条道路即“持续变迁”是企业文化的更为广泛的常态。所谓持续变迁,就是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领导人提出新的价值取向;当然,也有企业虽然没有提出新的理念,但是行为却在悄悄地变革。  相似文献   

17.
傅洪军 《企业世界》2006,(7):33-33,29
在微观物理学中,各个电子按其各自的能量分布在电子层上,围绕原子核旋转,从而形成原子的系统性、有序性和稳定性,这就是能级对应关系。而且当某一电子的能量有了一定的增加或减小后,则会产生层级“跃迁”,使系统在新的状态下恢复稳定,否则,系统就将不稳定或破坏,人们将这一自然原则移植到社会管理系统中来,即成为管理的能级原则。  相似文献   

18.
林世渊 《企业研究》2001,(12):52-5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事物被冠以“e”这个字眼。如e-Commerce、e—Mail、e-Leaming、e-Of-fices、eCEO等等。可以说,网络革命把许多事物都e化了。 企业“e化”,亦即企业的资讯化程度。所谓资讯化,就是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从而阵低成本、提高效率;它包括企业内部管理网络化,以及上下游关系网络化两个部分。 9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企业的“e化”活动逐年升温。这一趋势体现在e化的内容、进程和范围上,有以下特征:(1)从e化的内容看,主要是导人ERP(企业资源…  相似文献   

19.
势,在中国古代兵法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敌我双方的态势,在对抗中所处的地位。孙子曰:“势者,因利而制权也”,“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意思是说:激流飞下,能够冲走石头,是因为迅猛的水势所造成的。势均力敌、势如破竹都是这种态势的体现。所以,“故善战者,求之以势。”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如何运用兵法中“势”的概念,蓄势、造势,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就成为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首要任务。说到竞争优势,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此起彼伏的价格大战、如火如荼的广告大战。如家电市场上的彩电大战、空调大战、…  相似文献   

20.
梅志军 《上海标准化》2000,(2):30-33,37
标准化与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犹如铀 ,本身存在巨大的能量 ,但这种能量不会自然释放出来 ,需要一定的条件 ,这个条件就是标准化。那么 ,标准化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哪些作用呢 ?知识具有三种“状态” ,即原生状态、认知状态、作用状态。对于生产和管理活动而言 ,这三种状态表现得更加清晰、明显。知识的原生状态 ,是指还未被认识的知识 ,在这种状态下 ,知识对生活和管理活动不具有任何作用 ,犹如铀矿石一般 ,只是一块块“黑油油的石头” ;知识的认知状态 ,是指生产者、管理者已明白知识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的一种等待状态 ,这犹如科学家已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