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所得税会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芳 《会计之友》2008,(14):80-81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作了规范.许多会计人员不理解甚至看不懂该准则,对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改变理解不透彻.本文试图从所得税会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利润表债务法的异同,来理解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内涵,以帮助会计人员转变观念,学会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相似文献   

2.
依据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企业核算所得税只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而不能采用其他的核算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主要核算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由此可见,正确地理解暂时性差异就成为把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关键所在。基于上述原因,笔者归纳了学习暂时性差异的七要点,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暂时性差异七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玉彪 《会计之友》2008,(25):101-102
依据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企业核算所得税只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而不能采用其他的核算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主要核算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由此可见,正确地理解暂时性差异就成为把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关键所在。基于上述原因,笔者归纳了学习暂时性差异的七要点,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发布,以及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企业核算所得税的方法将由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代利润表债务法。为了满足会计人员实际工作的需要,本文就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利润表债务法的异同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田正佳 《企业研究》2013,(10):157-158
国际上对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主流趋势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为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企业必须运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企业所得税核算。本文结合实务操作经验,以实例的形式总结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会计的核算过程与技巧,以期有助于广大实务工作者对所得税会计核算实务的理解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浅析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所得税会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规定,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只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相对原来的所得税核算方法发生了较大变化。采用单一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相关性,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本文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算原理着手,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涉及的相关概念及核算程序进行了介绍,并以举例的形式解析了列表法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这对于习惯了采用利润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的企业会计来说,无论是观念上还是方法上都面临着一个重大的转变.首先我们要从观念上理解《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精髓,其次我们要从方法上掌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的具体方法.《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精髓就是暂时性差异引起的递延所得税的确认、计量以及会计处理.因此,暂时性差异就成为了理解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企业在核算所得税时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本文通过实例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尤其对税率变化情况下.此法的运用提出了新的看法.以期能为会计人员的业务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秦源 《集团经济研究》2006,(30):283-284
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颁布实施,我国的所得税核算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一准则摒弃了以往被绝大多数会计人员熟练使用的应付税款法,直接转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广大基层财务人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就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原理和计算方法作一探讨,以期对基层财务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下,所得税费用的核算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本文分析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核算的理论基础及其重难点,指出了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所得税核算的应用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旨在深入推进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应用,完善所得税费用的核算。  相似文献   

11.
关于所得税会计的几个特殊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两类。在税率变动时,纳税影响会计法可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其中债务法又可分为损益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损益表债务法是对时间性差异进行跨期核算的会计方法。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于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差,因而损益表债务法是从损益表出发,据以核算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并根据税率的变更做出调整,使之符合资产与负债的定义。资产负债表法是对暂时性差异进行跨期核算的会计方法。由于暂时性差异产生于资产与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差,因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的,据以核算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更加符合负债和资产的定义。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无论是《企业所得税会计的暂行规定》,还是《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都没有规定企业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甚至没有提及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概念。而美国早在1987年颁布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96——所得税会计》中,就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跨期核算。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于1996年对《国际会计准则12——所得税》进行了修订,宣布禁止采用递延法,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  相似文献   

13.
所得税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变更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必然使所得税费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应如何进行账务调整,又如何调整其会计报表,是众多会计人员所关心的热门话题。文章围绕这一问题结合实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所得税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变更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必然使所得税费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应如何进行账务调整,又如何调整其会计报表,是众多会计人员所关心的热门话题.文章围绕这一问题结合实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所得税核算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辉 《会计之友》2008,(32):64-65
2006新准则有关所得税核算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文章先从本质与计税基础等方面介绍了企业所得税核算的相关内容,重点归纳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内涵,并分析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于会计所得税核算所造成的一些相关变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颁布实施,我国的所得税核算进入了全新时期。新准则摒弃了以往被绝大多数会计人员熟练掌握的应付税款法,直接转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广大基层财务人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宋新波 《会计之友》2007,(14):75-76
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颁布实施,我国的所得税核算进入了全新时期.新准则摒弃了以往被绝大多数会计人员熟练掌握的应付税款法,直接转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广大基层财务人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杨孟环 《会计之友》2008,(11):89-90
本文对所得税会计从利润表债务法到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改革的各方面进行了论述,揭示出此次所得税会计改革不是简单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而是深层次的一次会计观念的变革.会计人员只有转变观念,才能更好地掌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相似文献   

19.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资产负债表观与所得税会计改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新颁布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全面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相对原有的所得税核算方法,资产负债表法能提供更为全面、有用的所得税会计信息,其对所得税费用的核算更为简单和准确,并有利于税务征管部门对所得税税源的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20.
黄芳 《财会月刊》2007,(4):41-42
新的所得税会计准则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代了利润表债务法.在这种方法体系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新的核算程序.相比而言,新的核算程序理解和运用起来并不困难,较困难的是对相关概念的理解.本文拟采用图示法来解析这些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