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武汉健民回购式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入手,运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从财务角度对武汉健民回购式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肯定了该计划对公司财务业绩和股票市场表现的积极作用,并据此提出了在建立健全内、外部治理环境的基础上,注重经营成果与激励模式的结合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国内股权激励概况,通过观察最近几年国内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总结国内公司股权激励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并通过深圳万科的案例简单介绍国内公司是怎样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最后根据股权激励在我国公司的实施情况列举了一些国内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结束后,股票全流通为股权激励的实施打开了方便之门,为提升业绩、降低股东对企业高管的监督成本,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股权激励形式。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兰生物)作为血浆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于2013年5月29日发布了股权激励计划,该计划究竟是激励还是福利?本文以其为研究对象,以管窥豹,洞察我国企业目前实施股权激励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对策。一、案例简介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以股价和收益为业绩评价基础的股权激励计划均有很大缺陷,因此,重新设计以有效的业绩评价指标为基础的股权激励计划很有必要。文章将现金流量引入股权激励计划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探讨了该股权激励模式的现实运作要点及优势。  相似文献   

5.
张凯明 《财会月刊》2022,(S1):67-70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长期激励方式,已被较多企业列入经营发展规划中,但我国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大多是民营企业,股权激励对国有企业的有效性研究相对较为匮乏。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以股权激励设置条件为着手点,立足于股权激励对企业发展的影响,选取大型国有企业光明乳业进行案例分析,针对光明乳业的激励方案,提出实施的注意点和重点,为其他国有企业股权激励方案的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以股价和收益为业绩评价基础的股权激励计划均有很大缺陷,因此,重新设计以有效的业绩评价指标为基础的股权激励计划很有必要.文章将现金流量引入股权激励计划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探讨了该股权激励模式的现实运作要点及优势.  相似文献   

7.
海南海药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后,直接导致其2007年业绩出现亏损。本文对该案例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企业会计准则下股权激励成本巨大,影响了上市公司激励选择,而且股权激励存在利润操纵空间,激励的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激励契约的设计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作为一种重要的激励工具,股权激励计划在我国企业实施之后,其经济后果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文章从股权激励计划授予、实施、修正与取消角度分析了公司的机会主义行为,总结了股权激励计划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研究当中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姜彤彤 《财会月刊》2008,(10):65-66
海南海药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后,直接导致其2007年业绩出现亏损。本文对该案例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企业会计准则下股权激励成本巨大,影响了上市公司激励选择,而且股权激励存在利润操纵空间,激励的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股权激励计划作为长期激励制度被越来越多的公司所采用,其中民营企业和高科技公司更倾向于采纳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一直以来备受学者关注,但实证研究结果并不统一,也缺乏个案公司层面的数据支撑。文章选取浙江大华股份有限公司,基于股东—管理者—员工这一完整的委托代理链条,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发现股权激励能够通过促进高管增加研发投入,并且促进员工增加创新产出的方式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袁敏 《财会月刊》2023,(21):110-116
如何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实现管理层、员工与股东利益的绑定,是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在梳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相关制度背景和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特斯拉针对CEO马斯克所设定的两份股权激励计划,讨论相关薪酬条款的设计,并根据激励计划中所依据的绩效目标,通过分析2018~2022年特斯拉的市值表现、财务指标完成情况,发现该计划实现了公司、股东和管理者个人的多赢。鉴于此,公司应立足于实际及不同发展阶段,设计有针对性的激励计划,以更好地、更长期地将个人与公司的利益协调起来,特斯拉的首席执行官股权激励计划可为我国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2006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中国证监会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这则办法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正式铺平了道路,股权激励在政策和相应的市场环境成熟的情况下,开始了破冰之旅。早就希望能够更充分地调动核心员工积极性的各家公司,于是就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股权激励计划。自然地,设计并实施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就成了众多企业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006~2011年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配对样本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等实证研究方法,检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配置的有效性。研究发现:第一,股权激励水平越高,激励效果越好;第二,选择股票期权模式的激励效果好于限制性股票和股票增值权;第三,激励期限越短,激励效果越好,最佳的激励期限为3~5年,股权激励短期效应明显。上述研究发现为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由于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行权条件、股票来源、解锁期限和激励对象获授股票方式等的不同,导致实务中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会计计量、记录和披露方法呈现多样化。本文通过对实施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报告和计划实施方案等信息的研究,探讨了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的会计核算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股权激励业务的权益工具计量方法涉及公允价值,是计量方法中的难点。本文通过实施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票增值权等三种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披露的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方案和财务报告等信息,研究股权激励计划权益工具的计量方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叶映红 《财会月刊》2012,(25):32-33
本文以万科为例对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实施过程中的会计处理及其财务影响作了详细分析,以期为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我国2006年至2010年通过股票期权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市场化进程、股权激励与真实、应计盈余管理的关系。结果发现: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当年股权激励程度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与应计盈余管理负相关;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有效期与真实、应计盈余管理均负相关;较高市场化进程对真实、应计盈余管理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由于股权激励能够缓解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矛盾,因此,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引入和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希望可以通过将公司、股东及核心骨干利益的深度融合,有效提高公司核心竞争能力,确保公司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及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以云南白药为案例分析企业,结合SWOT分析法,总结梳理出云南白药企业的优劣势、机遇、挑战,以此现状入手分析云南白药企业采取股权激励计划的主要动因,通过梳理其股权激励计划具体内容,指出云南白药企业股权激励计划的不足之处,为同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有效的绩效激励手段,股权激励机制的相关研究开始升温,并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但这些多是针对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的案例很少。针对此种情况,笔者将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选作本文的研究对象,文章首先简要概述了股权激励,探析了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特点、方式,然后依据不同的特点将非上市公司分为不准备上市的公司和准备上市的公司,最后就其各自的不同设计了相应的股权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上市公司主要采用三种员工股权激励模式: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员工持股计划,三种模式有不同的激励要点。从实践运行来看,激励对象范围基本为公司核心员工,激励规模上单个公司平均授予数量占总股本比例在1%~2%之间,激励标的物主要有定向发行、回购、股东转让和竞价转让等方式,激励期限平均为3~5年,激励目的可能兼具激励和福利目的。通过典型上市公司案例分析,可以比较三种激励模式下激励成本与激励收益的差异。结合股权激励在我国的运行实践和相关案例,本文从激励模式选择、激励对象、股票来源、激励成本与杠杆、现金薪酬与股权薪酬的比例、业绩条件等方面对上市公司员工激励设计与实施中的要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