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苑泽明  马涛 《会计之友》2012,(17):14-17
文章通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融资现状调查与瓶颈分析,总结了知识产权融资特性及其规律,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创新的融资模式;针对知识产权的特征、知识产权融资的独特性及其融资瓶颈和影响因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业的创新性、不确定性、范围经济性以及轻资产等行业特点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寻求金融支持的模式不同于传统制造业.债权融资市场和股权市场各自结合文化产业的特点产生了金融产品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PE/VC融资、知识产权质押、金融衍生品创新等不断推陈出新的金融手段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大多数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其形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包括企业自身融资能力差、融资体系不完善以及政府支持不到位,本文结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实际,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从政府、企业、金融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提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本结构优化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也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导致众多企业面临资金链危机,不少企业都在寻求更健康、更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融资渠道,以完善企业资本结构。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2008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宏观、中观、微观等各层面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新形势下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融合的产物,其为破解当前创业企业融资难题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首先阐释了创业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障碍,然后从宏观数据分析、地区分析和中美比较等多个维度剖析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现状,最后从问题与对策两个层面对我国创业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出思考,籍以推动创业企业用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这一创新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6.
张荃香 《财会月刊》2012,(12):35-37
文化产业集聚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融资难问题,文化产业集聚区企业大多拥有知识产权使其具有知识产权融资的可能。本文分析了银行及风投机构对知识产权融资所存在的谨慎态度、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的不健全、交易市场尚未成熟及融资后的管理问题,并提出了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扶持基金、完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制度、建立文化产业集聚区中小企业融资补偿机制、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相关问题,探讨如何完善和健全我国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进而为我国的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构建提供可行性理论指导。如今,我国的文化产业知识产权存在的相关问题有立法相对滞后、执法力度不够、企业缺乏维权意识薄弱等。所以,我国的文化产业知识产权发展中必须完善法律体系、保障知识产权不受侵害,加强企业和个人的知识产权法律教育,以进一步强化文化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8.
张爱珠 《财会月刊》2011,(32):50-52
本文在分析浙江省中小文化企业融资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探索多种间接融资方式、建立文化产业贷款担保机制和鼓励创业风险投资等五个方面探讨创新中小文化企业融资机制,以建构有利于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9.
周毅 《西部财会》2007,(10):38-40
融资难一直是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瓶颈"问题,它在中小型民营企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三个方面寻求解决途径:在企业方面,应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融资认识和管理,强化信用观念;在金融机构方面,应转换观念,继续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创新适合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在政府方面,应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完善融资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既包括宏观层面上基本经济制度的重新定位,也包括中观和微观层面上一系列制度安排的转变、重组和创新.票据市场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而创新形成的一种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1.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研究区域科技金融政策对微观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宏观层面以2007—2017年全国31个省份颁布的科技金融政策作为研究对象,设计政策量化手册对科技金融政策进行文本量化;微观层面构建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A股558家高科技产业上市公司,通过实证模型研究区域科技金融政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金融政策与企业竞争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具有一定滞后性;不同政策类型、不同市场类型、不同企业性质使得科技金融政策的实施效果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
民营文化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和政府对民营文化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视和政策引导,当前我省乃至全国的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异军突起.本文分析了当前河南省民营文化企业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认为我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存产业政策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乏力以及融资困难,企业税费负担较重等问题。通过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解决我国民营文化企业发展问题的途径,即完善财税和融资等政策以及产业政策体系,精心打造现代旗舰型民营文化品牌企业,积极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民营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要积极推进与非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给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并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虽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还不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要长期化、法制化,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立法和金融的立法,调整融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汶川特大地震使灾区民营企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由于民营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特殊性,其灾后重建的最基本、最主要的问题是资金。对此,在宏观上应注意:改善国有银行的服务,发挥其对灾区民营企业融资的主渠道功能;积极发展非国有金融机构,特别是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灾区民营经济发展;建立灾区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完善灾区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机制;发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积极为灾区民营企业服务;建立政府专项扶持基金,支持和引导灾区民营企业发展;积极引导民间融资,扩大灾区民营企业资金来源;加强政府的指导和服务,为灾区民营企业融资创造宽松的环境。在微观上应做到:明确产权关系,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企业管理,增强信用观念;适应国家宏观调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内源融资,迅速开展自救;以项目进行融资,积极寻求重建资金。  相似文献   

15.
对于企业来说,融资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发展性问题,尤其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更为明显,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严重阻碍了企业进一步的发展。而造成企业融资问题的因素不仅有宏观方面的,还有微观层面的,不仅涉及实体经济方面的因素,还存在金融领域的问题,需要进行全面分析。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主要表现特征,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十三五规划"后,我国文化产业迈入了新发展阶段.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法规的保障,但我国文化产业政策法规建设仍存在政策体系不完善、 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问题.文化产业政策相关研究为政策法规的完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研究日益增多,但这种增长背后仍存在研究深度不足、 实证性缺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可以使二者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增强发展后劲,而且有利于我国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政府可积极构建促进融合的宏观带动体系、中观支持体系与微观引导体系,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标:考察地方政府FDI竞争是否具有企业债务融资“挤出效应”。研究方法:选取中国上市公司微观面板数据,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研究发现:地方政府FDI竞争对其辖区内企业的银行借款总额和长期借款具有“挤出效应”,但这种现象仅在市场化进程较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中存在,且当面临FDI债务融资“挤出效应”时企业一般通过扩大商业信用进行替代;进一步分析还发现,政企关联作为对不完善市场机制的一种替代保护机制能够缓解FDI竞争下长期借款“挤出效应”问题;无论是从银行借款总额还是从借款期限结构来看,地方财政赤字强化了FDI竞争下债务融资的“挤出效应”。研究创新:从企业债务融资微观视角揭示了地方FDI竞争对投资“挤出效应”的作用机理,突破了现有“宏中观层面”研究视角与证据。研究价值:填补了宏中观层面投资“挤出效应”的微观形成机理,并对纠偏地方FDI恶性竞争行为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挑战与影响的调查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不仅造成民众身体健康的伤害,也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挑战。2020年2月5—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China Economist》的调查认为,疫情对中国经济短期影响显著,但长期影响有限。宏观层面,一季度经济下滑明显,民生受到较大影响;中观层面,服务业是本次疫情受影响的主要行业;微观层面,小微私营企业及个体经营者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经济部门。为缓解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短期刺激政策应给予个体经营者及小微企业更多扶持,通过金融、财政等手段支持其现金流不断,帮助其度过困难期。长效机制政策应着眼于建立高效的疫情应急处理能力和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提升政府执政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中小微文化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主体,是文化创新驱动的助推器,是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政策导向下,中小微文化企业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中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存在问题,创意转化与营销能力较弱、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弊端,政策支持亟需优化,知识产权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等方面的弱点制约其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