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定增新规”执行后,定向增发对象数量的增加、定增报价机制的改变、折扣率的设定和锁定期最短减少到6个月等事项的重大变化导致定增市场的投资逻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国有投资公司参与上市公司定增投资业务的投资策略也需要做相应的调整。通过对于定增投资收益的拆分,我们可以将定增投资收益分为折价收益、个股成长性收益和市场波动收益三个影响因子。根据上述影响因子,国有投资公司可以通过大折扣策略、股票评级管理策略和二级市场估值分析策略等投资策略开展定增投资业务。本文主要探讨国有投资公司财务开展定增投资业务面临的难点,并结合国有投资公司的特点从决策模式、中介机构选聘、投研能力建设、投资策略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如何利用自媒体信息披露在定向增发融资中调节股价的变化,从而获取额外收益的过程。研究发现:控股股东为使定向增发融资顺利进行,倾向于在定向增发准备期频繁发布自媒体信息,以抬高股价吸引外部投资者关注,并且当发行对象不包括控股股东时,通过发布自媒体信息来抬高股价的行为会更加显著;而在定增新股定价期间,定向增发对象包括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却会显著减少自媒体信息发文数量,以压低股票价格,帮助控股股东以较低对价购入定增股票。进一步分析发现: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控股股东定价期间压低股价的行为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从自媒体信息披露这一崭新视角切入,证实了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定向增发过程中既有通过自媒体信息披露使定向增发吸引关注、满足融资需求的动机,又有利用自媒体信息披露降低控股股东参与定向增发的成本、对自身进行利益输送的动机;而机构投资者能够有效监督这一过程中大股东的利己行为。研究结论为加强对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中信息披露的监管,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定向增发可分为三种类型:融资型定向增发、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和并购型定向增发.市场上以资产注入型进行定向增发的方式最多,是我国多数上市公司大股东偏好的定向增发方式,而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所涉及的问题也更为复杂,更多的是质疑大股东资产注入增发是一种利益输送(Tunneling)行为.文章以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为研究切入点,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分析定向增发、资产注入各种相关变量与公司绩效的关系.通过理论分析发现近几年大股东资产注入增发行为越来越倾向为一种支持(Propping)行为.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希亚 《会计之友》2012,(33):91-93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这和经典的融资优序理论结论相反,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而我国的股权再融资中,又以定向增发方式最为上市公司青睐。文章通过整理国内外定向增发相关的研究文献,从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折价发行,定向增发过程中的利益输送,定向增发前后的企业绩效,定向增发与上市公司价值及投资,定向增发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以及机构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等方面对定向增发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回顾,并进行了评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赵文佳 《英才》2014,(6):74-75
通过一步步精彩的资本设计,相当于只多出了7000万元便控制了长园集团16.19%的股份。尽管市道低迷,但仍然未能阻挡A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扩张,定增融资额也不断创出新高。一些由于IPO退出通道受阻而深受影响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开始积极参与到A股上市公司的定增行列之中,意欲通过参与上市公司定增来开辟新的业绩增长点。一场场精彩的资本大戏正在上演。  相似文献   

6.
定向增发解禁效应不但能冲击金融市场稳定性,还会加剧经理人避险行为,并最终抑制定向增发企业整体的研发投入水平、提高定增企业选择短期研发项目的比例,这一影响将严重阻碍企业创新高度。深度挖掘定向增发解禁效应对企业研发项目策略选择演化的影响机制,已成为预测定向增发市场研发潜能、激活定向增发市场活力以及完善定向增发规则的重要问题。考虑到定向增发企业策略选择满足生物“趋利避害”的行为规律,本文构建基于Moran过程的定向增发企业研发策略演化博弈模型,系统研究了投资者情绪、系统风险、同业竞争及政府补贴等内外部因素对定向增发企业研发策略选择的影响,并通过引入攻击-防御竞争模型刻画了基于投入水平的研发项目同业竞争力,进一步完善了研发项目的收益预测模型。研究发现:首先,当投资者对短期研发项目和长期研发项目策略的收益估计均低于预期时,定向增发解禁效应最为显著,定向增发企业此时也更偏好短期研发项目;当投资者对两策略的收益估计均高于预期时,定向增发解禁效应的影响水平最弱,此时定向增发企业具有选择长期研发项目的基础。其次,在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的弱选择条件下,短期研发项目策略和长期研发项目策略的演化固定概率相近,投...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来,定向增发可谓是证券市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众多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根据wind咨询统计,截止2014年末,已经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数量达到了448家,实际募集资金达6551.4亿元,远超过去年全年的281家,3440.18亿元,目前尚未实施的定增项目更是接近500家之多。作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一种方式,定向增发凭借独特的针对性和便捷性成为证券市场资本运作的重要工具。一般而言,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8.
定增并购的出现为追溯探讨定向增发的价值驱动性或利益输送性提供了新证据。本文采用2006—2013年交易数据对定增并购中大股东参与效果及其双主体关联性的经济后果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大股东参与行为虽然短期内可能给市场传递涉嫌利益输送的不利讯号,但从长期看却能起到提升内部资本配置效率及公司价值的战略效能,且大股东参与程度越高,其提升效果越显著;进一步观察双主体差异性发现,只有大股东未参与时,定增主体关联度才与利益输送呈现正相关性,而并购主体关联度则以积极效应为主。由此不仅能够自然破除“大股东剥夺假说”,同时还可为定增并购的科学决策以及“全要素”监管模式的架构提供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9.
1998年,我国开始允许上市公司采用增发方式进行再融资,之后增发逐渐超过配股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但当时的增发却仅限于公开增发。2005年10月,新修订的《证券法》首次明确了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证券的行为。同年年末出台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规定,国外战略投资者可以通过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方式进行投资。  相似文献   

10.
1998年,我国开始允许上市公司采用增发方式进行再融资,之后增发逐渐超过配股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但当时的增发却仅限于公开增发。2005年10月,新修订的《证券法》首次明确了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证券的行为。同年年末出台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规定,国外战略投资者可以通过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方式进行投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国外学者主要通过定向增发折价、股价效应和业绩效应等对定向增发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监控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管理层控制理论、股东控制权理论和机会窗口理论。西方多数国家的定向增发股票均为折价发行,而且折价幅度通常高于公开增发和配股,而定向发行股票的短期公告效应通常为正。长期业绩表现则不甚理想,具体的表现和幅度依不同的投资者类别、不同的增发规模等而存在不同。本文认为,我国对定向增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短期股价效应及增发折价上,将来还应采用较大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真实动因、新政策对定向增发的影响以及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定向增发行为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定向增发由于其发行门槛低、定价灵活、募集资金额度自由等独特优势逐渐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文章对我国三种股权再融资方式加以对比,分析了定向增发资产注入的动因、现状以及其中的利益输送方式,为定向增发资产注入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国外学者主要通过定向增发折价、股价效应和业绩效应等对定向增发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监控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管理层控制理论、股东控制权理论和机会窗口理论。西方多数国家的定向增发股票均为折价发行,而且折价幅度通常高于公开增发和配股,而定向发行股票的短期公告效应通常为正,长期业绩表现则不甚理想,具体的表现和幅度依不同的投资者类别、不同的增发规模等而存在不同。本文认为,我国对定向增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短期股价效应及增发折价上,将来还应采用较大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真实动因、新政策对定向增发的影响以及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定向增发行为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定向增发是目前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重要手段,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以我国2013—2015年A股市场的定向增发股票为研究样本,分别从外部环境影响角度和分析师自身角度实证分析分析师股票评级乐观性倾向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承销关系、分析师声誉和分析师盈利预测的乐观性与分析师评级乐观性正相关,而声誉高、规模大的券商以及分析师的努力程度则会对其评级的乐观倾向产生反向抑制作用。分析师评级报告发布日距定增报告公布日的时间间隔也会对分析师评级乐观性产生负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徐玉霜 《当代会计》2021,(5):121-122
定向增发是向有限数目的资深机构(个人)或投资者发行债券或股票等投资产品,也称"定向募集"或"私募".其作为上市公司重要的再融资途径,会影响公司的发展,形成股价的波动现象.文章研究了Y公司定向增发对公司股价的影响,将2017年2月27日作为事件日,以Y公司的定向增发案例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检验了在定向增发事件窗口内超额收益率的变化,以此判断出Y公司的定向增发事件与股价呈反向的影响,市场反应不积极.  相似文献   

16.
定向增发模式下整体上市企业财务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改革后,通过定向增发实现整体上市已经成为企业常用的方式。本文运用我国证券市场定向增发模式实现整体上市的最新财务数据,对定向增发模式下实现企业整体上市的财务绩效分行业进行分析,得出了企业采用定向增发模式实现整体上市在大部分行业中能够产生一定的正财富效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列入此次国有股转持名单的上市公司家数很多,并且这一数目将来可能会达到上千家之多,这超过了任何一个有效投资组合所需的股票数量。无疑,管理这一数量众多的上市公司股票组合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转持股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主要有:在限售期内,当上市公司要进行配股、增发(含定向增发)时,社保基金需要就是否参与配股、增发进行决策;  相似文献   

18.
定向增发过程中的大股东的减持时机可以分为三类:第Ⅰ类型为在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日前减持;第Ⅱ类型为在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日到增发公告日之间进行减持;第Ⅲ类型为增发公告日后到定向增发股份解禁前减持。本文研究发现:(1)第Ⅲ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率最低,第Ⅰ类和第Ⅱ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增发过程中存在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率相对较高;(2)第Ⅱ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增发预案公告后具有更好的市场表现,第Ⅲ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完成后具有更好的市场表现;(3)第Ⅲ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过程中具有最高的套利收益。本文的研究阐述了大股东在定向增发过程中高价减持低价增发的全新套利模式,为监管层加强大股东行为监督,提高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完成定向增发的5家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定向增发的特征,并以北京银行定向增发案为例,剖析了定向增发中利益输送的具体形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银行定向增发以现金资产为认购形式,以原股东为主要增发对象,且均为折价发行。利益输送的具体表现形式为提高定向增发对象的授信额度,定向增发后的巨额分红和减持套现。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在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进行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原始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公告日及正式实施前后的短期股价效应,研究了其增发后12个月的长期股价表现。研究发现:定向增发在公告日前有显著的市场预期反映,投资者普遍看好定向增发这种融资方式并认为此事件为利好事件,定向增发实施后一个月内也产生了正的市场效应,但定向增发中长期却呈下滑趋势,说明定向增发在长期并没有创造财富价值且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