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拟上市企业因上市需要在上市前广泛采用股权激励措施。这种股权激励有很强的造富效应,因此受到拟上市股东与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的广泛关注。因上市前股权激励所涉及的股票公允价值不能准确获得,转让股权的定价问题容易引发争论,是股权激励各相关方十分关心的内容。本文通过研究已上市公司上市前股权激励的方案,对其定价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有助于企业在制定股权激励方案时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2.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被认为是解决现代企业普遍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手段。目前,境内企业(特别是拟申请首发上市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渐成常态。对此,文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明文规定为纲,以2019年度境内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参考案例为领,对拟申请首发上市企业股权激励涉及的核心要素进行分析和论证,希望能对利益相关者和公众有所裨益和启发。  相似文献   

3.
股权激励是当代上市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激励制度,本文以山东益大公司为例分析了其股权激励的方案、实施效果,结合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促进股权激励制度在上市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2007年,赛迪顾问对国内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激励的调研中,有52%左右的被调查企业表达了有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引进股权激励计划的意愿,尤其是高科技企业。但从国内上市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企业还为数不多,新上市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积极性相对更高。限制上市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2007年,赛迪顾问对国内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激励的调研中.有52%左右的被调查企业表达了有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引进股权激励计划的意愿.尤其是高科技企业。但从国内上市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企业还为数不多,新上市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积极性相对更高。限制上市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6.
《企业经济》2016,(12):72-79
立足于高层梯队理论并结合激励理论,选取2006-2015年上深交所主板公告的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层次回归的分析方法,研究高管股权激励和货币薪酬激励强度维度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高管特征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股权激励强度与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薪酬激励强度对企业价值产生显著正向影响;高管特征在不同的激励机制中表现出显著不同的调节作用。研究认为:企业应适当降低高管股权比例,增加货币薪酬激励比重,优化高管团队人员结构,并建立分层激励机制,最终实现激励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7.
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是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上市公司最常用的两种股权激励模式,这两种股权激励模式在激励作用、操作方式、基本规范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通过对2006年至2009年首次公告股权激励方案的中国上市公司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上市公司对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具有显著偏好,而且这种偏好经历了从非理性到理性的动态演化:2006年至2007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以获利空间为导向而偏好于限制性股票,即终极控制人性质是影响股权激励模式选择的主导因素;2008年至2009年,影响股权激励选择的主导因素演变成为公司的成长性,即高成长性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股票期权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允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背景下,考察了其不同种类风险与经营者股权激励强度的关系。先界定了风险的类型,再通过构建基于风险的两种股权激励模型,并进一步推导得出:若国有上市企业的管理层不能(可以)买卖公司以外的市场证券组合时,其最优股权激励强度与公司特别性风险成反向变化关系,而与公司整体性风险的相关关系不确定(无关),这为正在实践中摸索的国有上市企业管理层股权激励合同的设计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9.
丁荣清  倪凤莲 《会计之友》2012,(18):117-119
股权激励作为解决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有效方法被我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所采用,作为高科技代表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有着更高的积极性,从而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文章以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股权激励所产生的市场效应。  相似文献   

10.
张凯明 《财会月刊》2022,(S1):67-70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长期激励方式,已被较多企业列入经营发展规划中,但我国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大多是民营企业,股权激励对国有企业的有效性研究相对较为匮乏。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以股权激励设置条件为着手点,立足于股权激励对企业发展的影响,选取大型国有企业光明乳业进行案例分析,针对光明乳业的激励方案,提出实施的注意点和重点,为其他国有企业股权激励方案的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通过激励模式、激励对象、激励额度分配、行权安排、业绩考核指标这5个方面研究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特征,总结创业板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结果,并通过总结失败的公司的股权激励的特征,来分析股权激励特征对股权激励实施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股权激励实施现状的基础上,发现我国民营上市企业股权激励在企业治理结构、业绩评价、资本市场等方面存在系列问题,甚至出现股权激励负效应,并针对问题提出与之相对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经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我国对整体经济的重要指引。作为知识、技术密集型群体,高新技术企业对创新的需求更为迫切。股权激励是帮助企业提振业绩的有效工具之一,国内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已开始将股权激励重心对象由高管转向核心员工。论文聚焦苏浙沪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结合委托代理、激励和创新理论,运用双重差分的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核心员工股权激励能够正向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进一步分析发现,股权激励方案中核心员工-高管相对激励强度会影响方案的激励效果,向核心员工倾斜的方案效果更佳。此外,与限制性股票相比,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高新技术企业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上市公司将股权激励作为员工激励的一种常见手段时,非上市公司同样也有对员工进行长期激励的需求,虚拟股权激励这种方式克服了非上市公司股权不具备外部市场流通性的特性,为企业提供了股权激励思路。文章以CL公司为例,研究了虚拟股权激励的方案和完成情况,分析实施虚拟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对股权激励有关理论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针对某集团股权激励方案及实施出现的问题,设计出民营企业对下属企业经理人的股权激励的方案,以探索民营企业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股权激励以及如何更好地设计和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西方理论和实践表明,在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情况下,股权激励是促进公司价值增长的有效手段,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的现状及效应进行分析,并提出适当的建议,以期适当的股权激励方案能更好的促进上市公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杜剑  周鑫  曾山 《会计之友》2012,(33):94-95
创业板上市公司是我国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和高技术企业的代表,股权激励是公司治理中影响企业绩效及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文章在回顾前人文献的基础上,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对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与企业技术创新研发投入水平负相关,在现行状况下应进一步弱化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对董事会和公司管理层的股权激励,进一步分散股权,以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研发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股权激励制度是一种重要的长期激励手段。本文主要分析了A物流企业的股权激励政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期望为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股权激励在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界目前对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关系的研究主要以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而对中小企业板这一领域的研究不多.作为我国主板市场必要补充的中小板市场,在其上市的多是民营企业,股权激励在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实施效应和在主板市场中大部分国有企业的实施效应在理论上是不同的.文章通过时样本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前后的业绩对比.发现经营者股权激励对提升中小板上市公司业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仕会 《财会通讯》2021,(2):77-80,85
文章选择2011-2017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对代理冲突在企业投资效率方面的作用与影响机理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将业绩型股权激励这一重要股权激励机制的治理效应引入两者关系研究中,结果表明:代理冲突加剧企业的非效率投资程度,对投资效率产生显著负面影响;业绩型股权激励的实施有助企业提升企业投资效率;业绩型股权激励显著削弱代理冲突与投资效率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