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家庭农场的主要劳动力来自农村村民,由他们来从事生产农业产品与农业产品销售工作,以农业产品销售获得的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家庭农场鼓励和支持农户将土地流转到家庭农场或农业合作社。本文主要论述了家庭农场的意义与提高现代农业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其发展方式与方向,实现家庭农场经营主体模式。  相似文献   

2.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实践证明,家庭农场是解决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产生的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怎样种好地等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是适应农业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一种经营方式,是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一种生产关系,是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的一种必然选择。作为家庭农场培育的先行地、全国五大发展范本之一的宁波,家庭农场近年来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为此,必须以改革破难题,以创新增活力,以优化促升级,确保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这是"家庭农场"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随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和农地经营体制创新的加快,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已成为我国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及其经营体制创新的基本目标模式。本文从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状况入手,分析了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发展家庭农场。自此全国各地家庭农场快速发展。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主体形式,宜宾市家庭农场也得到快速发展。但受配套政策制度缺失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宜宾市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引起重视,并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一、宜宾市家庭农场发展情况(一)主体增量发展2013年3月28日,宜宾市第一家家庭农场"筠  相似文献   

5.
家庭农场是在土地流转、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即家庭农场是在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保留了家庭承包经营的传统优势,同时又吸纳了现代农业要素的优点。成立家庭农场是为了追逐更大的收益,针对市场需求,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生产较高附加值和经济效益的优质农产品。因此,可以说,家庭农场这一农业经营主体可能发展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体、食品安全监管的主体,因而也是未来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相对于传统的农户农业经营模式,它有着明显的发展潜能和优势。但当前,家庭农场土地集中经营模式,其集体内部流转方式受农村土地财产化观念影响;土地的集中开发、整治投入费用支付问题影响着家庭农场集约化经营;家庭农场虽使土地受益提升,但受农村有偿流转观念影响,阻碍家庭农场的发展;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制约家庭农场长期有效地和谐发展。本文将对家庭农场经营进行分析,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家庭农场称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方向,家庭农场的循序渐进的发展,但会计处理在理论和实务的规范过于随意,影响到家庭农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先对家庭农场的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接着一一提出解决措施。目的是为了更好促进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带动国家经济的前进。  相似文献   

8.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透过中央一号文件对“家庭农场”的鼓励和支持态度,我们追寻到了一条关于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路径。文中以江西省南昌市所属四县(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农民为研究对象,选取农业补贴、知识技能水平等13个指标分析了各因素对家庭农场规模发展的影响程度,并由此对四县农民进行类型划分及倾向性分析,旨在为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家庭农场"的政策,这是"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一号文件中。家庭农场的提出顺应了当前农业发展的趋势,有助于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推动农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在此之前实践中已经存在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但是目前在我国,家庭农场的法律地位尚不明确,相关的法律法规仍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有必要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借鉴国外相关立法,逐步建立家庭农场相关法律法规,使家庭农场在我国的农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这一概念,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此成为学界研究热点。从皖南平镇家庭农场的发展经验来看,家庭农场的本质都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农场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际经营过程中,家庭农场的发展要以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抑制工商资本下乡,保证分散小农的利益,以职业农民带动家庭农场发展。同时,发展家庭农场,政府要做好农田基础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的实践证明,适宜的家庭农场模式是农业现代化乃至经济崛起的关键.本文首先运用实证分析法对德州市已有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进行实例调查与分析,总结了德州市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其次,运用归纳法得出了德州市在家庭农场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再次,通过分析看出德州市家庭农场发展存在的问题有:融资难题普遍存在;保险政策存在缺陷;规模发展受到制约;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缺乏"量身定制"政策.最后,对德州市家庭农场发展提出相应行之有效的建议:制定财政金融扶持政策,为家庭农场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家庭农场发展的服务支撑;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实现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要求;加强职业农民的培育,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是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商品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对于普通农户而言,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农场,其资金需求规模、期限发生了较大变化,旧的贷款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新农业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具有一定规模并且实行专业化和集约化经营的家庭农场主要建立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在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存在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等问题,在推广家庭农场方面还需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加大政府与资金投入等多种举措进行支持。为此,笔者结合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示范基地--巴南区丰盛镇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提出了山区培育特色家庭农场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技术开发》2017,(1):100-102
文章针对贵州家庭农场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土地流转机制不够健全,农业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以及家庭农场发展缺乏动力等方面,并结合贵州山区环境,提出一些贵州家庭农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湖北省黄陂区的家庭农场资金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家庭农场资金的来源及其循环利用情况。主要是对当地农场主进行访问调查,结合国家一号文件和湖北省对农场主的资金支持的经济文件,综合分析家庭农场发展受资金方面影响的阻碍因素。根据分析,可以看到家庭农场存在着资金来源单一,资金的循环利用不够紧密,很难维持农场的扩大再生产等方面的问题。根据出现的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使得家庭农场得到根本性的支持,走上更好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农业生产队是农业企业内部独立核算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由生产队统一经营的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家庭农场经营,家庭农场生产费用和生活费用全部实现自理。但由于财务管理体制和会计核算体制变革的滞后,暴露出一些明显的弊端,如:生产队家庭农场挂账额度较大;生产队管理费用开支控制不严或超支;  相似文献   

17.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发展的结构性转换。农业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明显的特征,突出地表现为"粮食问题"和"农业问题"。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我国农业发展的许多问题表现出显著的"农业问题"特征,即粮食供给、食品安全、产业优势、农民收入及可持续发展等都成为不可忽视的内容。这一发展背景决定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任务,是构建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新型经营主体和产业体系,形成农业发展的新动能与新业态。新型经营主体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来源的职业经营者,包括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涉农企业三类。家庭农场是新型经营主体的基础与引领,产业化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核心与标志,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主体支撑与关键环节。因此,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逻辑起点必然是家庭农场的发展,并决定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是,通过制度创新对农业生产要素重新配置,促使家庭农场内生发展。通过对人地资源相对紧张的欧洲国家家庭农场进行土地整治的具体分析可得出,中国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可实施土地整治与劳动力迁移的操作路径。  相似文献   

18.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家庭农场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引发社会各界热议。休闲农业也是近几年新兴的产物,目前发展势头迅猛。作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和休闲农业企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完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生秀东 《企业活力》2013,(6):109-112
家庭农场是中国未来农业规模经营的基本组织形式。当前在传统农区小规模的兼业农业仍然具有经济上的竞争优势,家庭农场并不能取而代之,这是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少量需要流转的土地,则由于农村土地产权模糊和流转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家庭农场面临着不能租到集中连片的耕地的困难,并保证较长的流转期限。由此决定了农地流转的速度缓慢。引导农村土地流转,要始终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不宜行政推动兼业农户让出土地兴办家庭农场。  相似文献   

20.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 家庭农场、 农民合作社流转"中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自此开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新纪元.家庭农场紧跟现代经济发展的脚步,克服传统农科的弊端,在政府扶持下必将发展迅猛,但是一片利好声中,我们必须要认清家庭农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为例,浅析家庭农场在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