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2008,(6):1-3
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震中: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震级:7.8级。截至5月15日,重灾区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四川确认死亡人数19509人,遇难人数超过5万,受伤10万余人。  相似文献   

2.
鼓吹乐,作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乐种,从最初产生到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种不同的类型,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相关著作中,对于这一乐种的分类方法多而不一。本文就尝试对建国以来音乐实史著作以及论文中涉及汉魏六朝间鼓吹乐分类的部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有关中国救灾史的研究,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研究的范围较广,各个朝代均有涉及。但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唐宋、明清两个历史阶段,且主要集中于国家方面,对民间、宗教的救济对策研究较少。若在这些方面有所发展和突破,可弥补当前研究的不足,使有关自然灾害的救济研究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4.
NGO全称为"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翻译为非政府组织,是由自然人或法人创建的不属于政府、不代表政府利益的组织。我国NGO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涌现了大量NGO,并且在救灾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视野具有局限性、救灾中资金不足、优秀的专业人才匮乏、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较小等。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为NGO在救灾中更好的发挥作用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清代救灾与经济变化关系试探——以清代救灾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一、介绍清代灾荒概况;二、探求清前期经济发展与救灾情况;三、探讨清后期经济衰落与救灾情况;四、小结.文章通过清代经济发展与变化,探讨经济与救灾之间的关系,并阐明通过这个课题研究所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沈志屏 《中国高新区》2010,(10):108-111
如同试纸放进试剂立马变色的道理一样,检验一个社会的商业生态系统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就看它通行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管理制度,它乐意奉行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管理方式。而这种“管理制度”、“管理方式”,首先是来自某种社会的“商业生态系统”。比如现在有的企业实行的是“铁血管理”——野蛮的超时加班,以及与之配套的无处不在的安保系统,它折射的是整个中国“GDP主义”的疯狂——只要增长GDP,企业什么都可以干!这样的社会商业系统,看上去膨胀很快,但是并不健康,它终究会有崩塌的一天。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淮北根据地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连年战争的摧残,使得边区灾害频繁发生,给根据地军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为了战胜灾荒,改善民生,支持长期抗战,淮北边区政府和新四军第四师通过“思想救灾”、生产救灾、社会救济等方式,有效应对了灾荒给根据地带来的负面影响,改善了人民生活,扩大了党在边区的影响,增强了党在淮北根据地的威信。  相似文献   

8.
李斌 《新财经》2008,(6):80-83
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改变了无数人的人生轨迹,也牵动了所有中国人的心,股市也由此而突生变数无穷。然而,被冷落的股市并没有被地震的影响而变得无法控制,大家都用各自的方式,呵护着受灾的人们,也呵护着股市的局面。阵痛过后,重建信心,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政府的“救市”政策是否还要继续出台,大家也在期盼着。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看了一部日剧,叫做《Perfect Report》。翻译过来就是“完美报道”。此剧由于档期不佳,收视率不尽如人意。但却比其他任何一部高收视率作品都吸引我。喜欢它可能是因为演员们的精彩表现,但更是因为它传达了新闻媒体存在的真正意义和一名名新闻工作者在挫折中爬起、追求事实真相的磨砺过程。新闻媒体不是什么统治者,但却有着巨大的导向力和影响力。媒体的一词一句,也许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生存甚至是生命。媒体的本质。就是时刻追求真相、报道真相。  相似文献   

10.
11.
王发花 《黑河学刊》2012,(9):20-21,98
六朝的石窟壁画在我国的壁画艺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它艺术风格鲜明独特,有重要的美学研究价值。六朝石窟壁画大多描绘一个个"悲惨世界",却具有"清瘦脱俗"的艺术气质。这是对六朝社会苦难的真实写照,也是尚"清"、脱俗审美意趣带来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2.
河湟地区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该地区主要的灾害类型为旱灾、水灾、雹灾和霜灾.为了维护统治秩序,清朝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比较重视河湟地区的救灾工作,采取了减免赋税、赈济、兴修水利、建设仓廪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当今河湟地区的防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陆清丽 《走向世界》2008,(13):12-17
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四川省汶川县的人们生活一如平常.灾难,突如其来--下午14时28分,山崩地裂,顷刻间房倒屋塌、废墟成片.  相似文献   

14.
自然灾害是任何国家和年代都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如何面对它,反映了一个国家面对突发灾害的应变机制和能力,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经济水平,更反映了危难之中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特别是执政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招标》2008,(20):29
财政部5月13日宣布,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为帮助地震灾区开展紧急救灾工作,中央财政紧急下拨地震救灾资金8.6亿元。  相似文献   

16.
<正>《闲聊南京六朝皇帝》这本书从浩如烟海的史实中,拎出几条线,以六朝42位皇帝的更替串起历史,让读者看到"六朝何以如此"的历史原因。作者以轻松的闲聊口吻,逐一讲述了这40多位皇帝的故事,但他并没有为迎合部分读者的兴趣而效仿现今流行的戏说方式,杜撰历史事件,为编故事而  相似文献   

17.
凤县凤州镇苍坪村在这次大震中,灾情严重。凤县县委组织部的领导到村上查看灾情,走到村委会主任罗永庆家门前,看到他家的房屋倒塌,便委托村支书叫他回家一趟,了解他家的受灾情况。可叫了几次,他才匆匆赶来,双手沾满了泥浆,原来他正在给受灾群众搭建抗震棚。当听说要到他家查看灾情时,他阻拦道:“去看别人家吧,我家的就不用看了,我是党员,我自己能解决”!  相似文献   

18.
王木木 《东北之窗》2011,(Z4):32-33
前不久看了一部日剧,叫做《Perfect Report》,翻译过来就是完美报道。此剧由于档期不佳,收视率不尽如人意,但却比其他任何一部高收视率作品都吸引我。喜欢它可能是因为演员们的精彩表现,但更是因为它传达了新闻媒体存在的真正意义和一名名新闻工作者在挫折中爬起、追求事实真相的磨砺过程。新闻媒体不是什么统治者,但却有着巨大的导向力和影响力。媒体的一词一句,也许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生存甚至是生命。媒体的本质,就是时刻追求真相、报道真相。  相似文献   

19.
《中国报道》2008,(6):71-71
从5月12日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开始,中国政府派遣了士兵、武警和救援人员,开始了那种可以预见的中国共产党的大动员。但是,一种没有预见的动员在官方渠道以外发生了,产生这种状况的部分原因是,政府的新闻媒体对地震进行了不同寻常的有力的报道。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进入地震地区,捐款金额超过纪录,这种民间反应非常惊人,而且是自发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银监会日前发布紧急通知指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2008年修订版)》的规定,对于借款人因本次地震造成巨大损失且不能获得保险补偿,或者以保险赔偿,担保追偿后仍不能偿还的债务,应认定为呆账并及时予以核销;对于银行卡透支款项,持卡人和担保人已经在本次灾害中死亡或下落不明,且没有其他财产可偿还的债务,应认定为呆账并及时予以核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