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质量监督》维权投诉部:我到本村一家商店购买了外包装上标有“本产品由某保险公司提供产品责任险”的减肥茶,我按照减肥茶的说明书服用,服用至第二星期时,全身皮肤红肿、奇痒。到医院治疗诊断为药物性过敏,花去医疗费2371元。事情发生后,我即到商店交涉,要求兑现外包装上承诺的保险赔偿。商家负责人告诉我:该商店厂家已办理了保险,出了问题与厂家和商店都没有关系了,你可直接到保险公司索赔。请问:买了投保商品出现质量问题,该找谁索赔? 四川内江肖成云肖成云同志:《消费…  相似文献   

2.
消费者赵新咨询:2002年5月我在某商场购得健身器材一部,生产厂家为广州某公司,但在使用过程中国该器材存在严重质量问题,造成我右腿骨折,共花去医疗费5千余元。在我与该商场交涉时,商场称其进货时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商家并无产品责任,让我直接找厂家索赔。但厂家远在外地我根本联系不上,请问我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赵新同志:根据《消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犯的权利。对于可能危及人身或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  相似文献   

3.
一位姓胡的消费者在某商场买了一部健身器材,因为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使其在使用过程中受伤,造成腿部骨折,花了不少的医疗费。于是,该消费者与商场交涉,但商场称其进货时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商场并无责任,让消费者直接找厂家索赔。可厂家远在外地消费者根本无法联系。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消费者该怎样保护自已的合法权益呢?有关法律专家建议: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害的权利。对于可能危及人身或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  相似文献   

4.
春天来了,各种类型的展示展销会也开始闪亮登场。有以行业为名进行的展销会,有以地方区域为名进行的展销会。展销会上,各种产品聚集一堂,甚为热闹。展销会本身应保证所有的商品都是质量合格的产品,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那么,消费者在展销会上购物后发现产品有质量问题,该如何索赔呢?【典型案例】去年5月,某市隆重举行了“第八届XX省电子产品展销会”。该展销会以交流各地电子产品为目的,不仅厂家与商家进行货物贸易,而且对消费者直接开放。消费者王某一早便来到展销会上,经多方比较,王某买下一台XX电冰箱。购买时,王某索要了…  相似文献   

5.
维权信箱     
《城市质量监督》维权投诉部:今年初,我在某商场买了一部健身器材,是广东某厂家生产的,因为其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使我在使用过程中受伤,造成腿部骨折,花了不少的医疗费。于是我与该商场交涉,但商场称其进货时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商场并无责任,让我直接找厂家索赔。可厂家远在外地我根本无法联系。请问我该怎样保护我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胡涛胡涛同志:我们根据你的情况请教了有关法律专家,专家建议: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害的权利。对于可能危及人身或财…  相似文献   

6.
产品质量保险已经成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及扩大知名度、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有效手段。近来,细心的青岛人不难发现,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有很多标签上注明“本产品由保险公司承保产品质量保险”的字样。就是说消费者在使(食)用该产品后,因质量问题给  相似文献   

7.
2002年5月,消费者赵某在商场购得健身器材一部,生产厂家为广州某公司,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该器材存在严重质量问题,造成赵某右腿骨折,共花去医疗费5000余元。在赵某与该商场交涉时,商场称其进货时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商家并无产品责任,让赵某直接找厂家索赔。但厂家远在外地根本联系不上,那么赵某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根据《消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犯的权利。对于可能危及人身或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和接受服…  相似文献   

8.
一防农资购买渠道不合法。供销社农资商店或专柜,以及县一级农机公司、油料公司、种子公司,是国家农资供应的主渠道,是农民购买农资的首选市场。在这些单位买货一般都货真价实。如果在这些单位的分销、代销店购买农资时,要确认他们的代理资格,仔细鉴别商品的真假,当心挂羊头卖狗肉者。   二防交易方式不正当。农资产品事关农民命运。不要图省事、贪便宜轻信那些走村串户陌生的农资产品推销者。他们大都巧舌如簧,把产品的好处说得天花乱坠。一旦上当,只能是吃亏无处诉,索赔找不着主儿。   三防没有“明白纸”。正规厂家、合法…  相似文献   

9.
消费在购买商品时,应仔细查阅商品外包装上的字说明。它是消费了解商品的重要途径,是消费掌握商品情况的重要信息来源。对于一般商品的外包装上应标注有“生产日期、产品合格证或产品批准号、生产厂家的厂名、厂址”等字说明,如商品外包装上无这三项说明或三项说明不全,就属于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无”产品,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保险社团调研时指出:“要下大力气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同时加强行业自律体系建设,规范会员公司经营行为。”如何做到这一点?归根到底还是“诚信”二字。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企业。人们将风险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转嫁给保险公司。如果投保人对于向哪家保险公司投保保险,转嫁风险本身都成为一种风险的话,那就值得保险业的深思了。  相似文献   

11.
维权通道     
一位消费者在举行库存商品优惠销售的商店购买了一件98元的衬衫,但她在另一家商店发现一模一样的衬衫只卖89元。当她返回商店要求退货时,店主说,这是处理商品,一概不退货。法律界人士认为,这种情况属于价格欺诈行为。对于消费者的损失赔偿,可以按《消法》规定的“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执行。(《质量时报》) 消费者余某在某商场购买了一台电热水器,不到…  相似文献   

12.
人们在商场、超市可以看见越来越多包装精美的各种商品,其外包装上清晰地标注有净含量、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内容,这些商品都具有统一的质量、体积、长度,我们通常把它们称为定量包装商品。 定量包装商品在出厂前其净含量已由生产厂家在商品包装时定量计量,消费者在商店购买时,以标注的净含量为准,这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生活品质,改善家庭饮用水质量,哈尔滨的张先生购买了一台"奔泰"牌净水机。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台净水机却成了"问题机器",家里遭到水淹。当他进行索赔时,却又遭遇厂家和承担产品责任险的保险公司之间的责任纠纷。  相似文献   

14.
对于全装修房这种特殊的大型商品而言。消费者在购买时并未能见到该“商品”本身,见到的只是“样品”——样板房:因此普通市民购买全装修房不可避免地承担了巨大的风险——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5.
信任是保险业发展的基石。从本质上讲,保险是一种特殊的服务承诺,因为消费者购买了保险,在出险之前,保险公司向客户承诺:发生保险事故的时候,保险人在合同范围内给予理赔,帮助投保人度过难关。这种产品和其他企业的有形产品不同,  相似文献   

16.
确定需求:购买保险无须面面俱到 购买保险以前,首先确定自己的保险需求。而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会根据六大类需求来设计产品,分别是投资,子女、养老、健康:保障,意外。而购买保险前首先确定自己或家人将来要面临的医疗费用风险。  相似文献   

17.
浴霸具有取暖、换气、照明等功能,很受消费者青睐。但由于它经常在潮湿的环境下工作,因此在选购时应特别注意其质量和安全性能。那么怎样才能选到好的浴霸呢?仲晖建议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看标志正规厂家的产品在外包装和宣传资料上都清晰地印有注册商标及其他标志。同时,您还应看看商品上有无中国电工委员会的长城认证标志。从今年5月1日起,您购买浴霸时还要看商品和包装上是否加贴了3C标志。看生产厂家目前浴霸的正规生产厂家不多,一些不具备质量保证能力的企业往往会用仿制、假冒等手段欺骗消费者。而正规厂家产品质量、安全性能均经过…  相似文献   

18.
文化营销,顾名思义,就是指利用文化或文化性事件来组织营销工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商品是文化传播的载体,而文化则成为商品的核心卖点,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过程,同时也是参与、传播、消费这种文化理念的过程。 文化营销之所以大行其道,是因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不仅仅是为了物质上或功能上的满足,更多地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需要。随着商品的同质化趋向越来越严重,一些消费者希望通过购买有个性、有品味、与众不同的产品,来证明自己的地位、成功和价值,以显示和别人的不同。为了吸引消费者,企业也希望为产品或品牌注入更多的文化性因素,以显示和竞争对手的不同。因此,文化营销是差异化营销战略的必然结果,越是高档的商品,其目标消费者对商品的个性化要求就越多,也就越需要企业开展文化营销。 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通过文化营销的方式进行品牌传播、美誉度树立、产品营销,最终达到对消费者进行文化营销,促使消费者接受企业或者产品的营销攻势。 从友邦保险进入中国,第一次将个人营销理念带入中国后,保险代理人制度在国内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路程。但是代理人制度受到越来越多老百姓的指责,引发了诸多不满。保险的主要营销方式已经面临何去何从的困境。随着保险公司的逐渐成熟,他们已经渐渐认识到文化营销的力量,并渐渐采取实际行动,让文化为营销加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今年1月1日,中国保监会批复了各保险公司新的车辆保险费率调整后,不少消费者因理解上的偏差,在选择保险时无所适从,从而使新的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费率的顺利实施受到一定影响。误区一机动车辆保险改革就是降费。费率升降一直是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机动车辆保险改革从表面看是费率厘定问题,其实质是我国车辆保险管理模式上的变革,根本目的是通过改革,使我国的车辆保险从经营管理、产品、价格到运作模式能够尽快与国际接轨。在这次改革中虽然也涉及到费率问题,但并非一个“降”字所能概括。比如说:原来我们是一个条款一套费率面对…  相似文献   

20.
消费者在遇到相关产品质量问题索赔时,应出具相应的发票和“三包”卡等购物凭证。但实践中常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购物时未向销售商索要发票和“三包”卡;二是销售商故意推诿,不给发票和“三包”卡。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产品质量问题,索赔将带来麻烦。[典型案例]消费者江某到某百货商店买了一个“双喜”牌高压锅。购买时,江某被告知,由于该店发票暂时用完,正在税务局办理新的发票,需过几天再来领取。江某走时也未要求商店开收据,就口头告诉商店售货员他几天后再来领取发票。江某随后便出差了,一个星期后,江某开始使用新高压锅。一日,江某用高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